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崇祯七年 > 九三一大小曹将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逃跑的方向是西北,而此时,远远地已经能听到爆裂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远处有烟尘漫天而起。一个闯军回头看了一眼,而后便赶紧转过身来,疯狂的踢打着胯下的战马,口中大骂道:“入他娘的,这些官兵来的真快啊!还让不让人活,他们都不睡觉的么?”

他旁边一个似乎是小军官模样的闯军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骂道:“就你他娘的话多,给老子闭上你的鸟嘴,赶紧赶路才是正理!若是让那些狗官兵追上,自己知道是什么下场!”

那闯军被他训斥了一通,立刻乖乖的不敢说话了,闭上嘴只是打马向前。

这支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队伍急匆匆的朝前奔去,而他们的前方正是湫头镇。

他们仓仓惶惶的离开了这个昨天晚上刚刚扎下的营地,有些辎重家当甚至就直接扔在这儿,因为仓促之间实在是没法带了,若是戴上这玩意儿,那说不定就会耽搁时间,被曹文诏的人马给追上

。因为这些东西把自家的命送上,那可就太不值得了。

他们离开这里之后,约摸一盏茶多一点儿的时间,便有一大队兵马来到了这里。这一队兵马人数足有两三千之多,远远望去,铺在整个原野上一望无际,遮天盖地,让人瞧了便是心肝震颤。

他们全部都是骑兵,一个个还都颇为精锐,身上战甲,手中兵器,腰间双插,一应俱全。看旗帜,他们乃是明军。

而在这支队伍中,又有一支格外精锐的队伍,不但人身上披着战甲,连战马身上都披着。不过人披的并非重甲,而是青布铁甲,战马上面披的则是棉甲。他们手中的武器也不是如其他骑兵一般的腰刀,而都是长矛。只不过这长矛比之明军通常用的长矛,要有了些变化。长度更长了,达到了足足一丈五六尺之多,而粗度也增加了一圈,看上去便是颇为骇人,威力想必不小。这支人马大约有一百二三十人,很明显,他们是作为介乎于轻骑兵和重骑兵之间的。

要说是重骑兵吧,那防御力和铠甲坚固程度以及冲击力还到不了那个份儿上,但是呢,论铠甲坚固程度和短距离的冲击力,又比轻骑兵要强得多,而同时机动性又要比重骑兵好。

就连他们乘坐的战马,也并非是蒙古马,而是体型要稍微大出一些的河曲马。一般来说河曲马比蒙古马要高上那么一点儿,体型也要大一圈,承重能力更好些。他们身上的铠青布铁甲比其他骑兵身上的棉甲要重一些,再加上马甲的重量,这些战马驮载的重量比其他的战马多出四五十斤。

这支骑兵便是曹文诏手下的王牌,每每跟敌人野外浪战之时,若是骑兵居多,强势压来,他便用轻骑兵缠战,而后用这一支骑兵冲击敌人侧翼。而若是敌人以步卒居多,结成阵型,严密防御,他便是先用轻骑兵远远射击,杀伤敌人,若敌人混乱,则有机可趁。若敌人不乱,则是用这支近乎于重骑兵的队伍为前锋,组成一个巨大的锋矢阵,用他们为箭头,去刺穿敌人,将敌人击溃。

这支队伍刚刚组建的时候,足有三百人之多,后来经过跟义军的连番大战,现在已经只剩下这点儿人了。不过留存下来的都是精锐,一个个儿强悍无比,都是能够以一敌三敌五的角色。

这些人是他手下最精锐的一支骑兵,同时也是他的亲兵。

被他们簇拥在中间的,乃是一个高大魁梧的汉子,他赫然便是曹文诏

曹文诏今年三十二三上下,身形高瘦,面色彪悍,眉宇间子带着一股戾气,似乎一言不合便要拔刀杀人一般。被他瞪上一眼,便让人心里一个哆嗦。

他神色间也透着掩不住的疲惫,眼中布满血丝,脸又黑又瘦,风尘朴朴,显然这段时间苦追了那一支义军,也是让他受了不少罪。但他眼中却是透着兴奋和激动的光芒,因为他和前面那支义军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了。眼瞅着今日再加上一把劲儿,应该就能将对方追上。

那支义军足有上千人之多,而且都是骑兵,可见乃是逆贼之中的精锐,若是将他们全歼,则功劳不小。

曹文诏招招手道:“拿地图来。”

“是!”

一个亲兵应了一声,从怀中取出地图,恭敬的送了上来。

曹文诏展开地图,拧着眉头看了一会儿,忽然间哈哈大笑,一拍大腿,指着上面一个点道:“入他娘的,这些该死的逆贼,前头便是真宁县湫头镇!儿郎们,随我杀上去,杀光那帮逆贼,咱们今日便能在湫头镇好生歇息一番了,到时候好酒好菜管饱,老子准你们大醉一场!”

命令被传令官不断传递下去,三千骑兵轰然大吼,风云为之变色。

军中大旗手摇起了硕大的旗帜,这三千骑兵有如滚滚铁流一半,继续向前。

而他们还不知道在前方等待他们的到底是什么。

一个时辰之后,曹文诏率领他麾下的兵马,抵达了湫头镇。

湫头镇建在一条小河边,那河流绵延而来,并不算很宽阔,远远瞧去,大致就能判断出来这河流的宽度也就是在一丈上下。水量似乎也不是很大,有的地方甚至都已经见底儿了,而湫头镇就建在这条河的西边。从曹文诏等人所在的位置要抵达湫头镇的话,须得越过这条河才行。

湫头镇是一座规模很大的镇子,在整个真宁县都数一数二。它位于庆阳府、延安府、西安府这三个区域的交界点上,乃是一个交通要道,商旅往来极多,所以便造就了这里的繁华

这里地势算不上险要,但由于地理位置所在是太重要,所以历来打仗的时候,都乃是兵家必争的要地。

在这个大明朝的崇祯年间,惶惶末世之下,到处都在打仗,尤其是陕西,更是连年兵荒马乱。在此等惶惶乱世之下,湫头镇的乡绅百姓们,也都是很为自己的安全担心,是以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自己。比如说,在湫头镇外面,他们修建了一圈镇墙用来保护自己。

这一道镇墙,高度大约在一丈五尺上下,五尺左右的厚度,把偌大的镇子给围了一圈儿。而东边的镇墙就在那条小河后面。

大门位置上修建的有城门楼子,在城门楼子旁边则是两座两丈左右高度的箭楼,上面布满了射口,若是碰到敌人的话,弓箭手可以进去里面射击。

兴许是看到了外面的这些乱兵,分不清楚他们的身份,此时整个镇子的几座大门全都关得严严实实的,曹文诏远远的瞧见,在镇墙上面还有人影晃动。那些人似乎手里都拿着武器,曹文诏向身旁的一个年轻汉子笑道:“这镇子倒是还有点儿意思。”

曹文诏那年轻汉子瞧着镇子两边腾起的漫天烟尘,沉声道:“大人,想来是那些乱贼逃到此处,眼见得短时间内打不下这镇子来,便从镇子两边绕着逃走了,咱们追不追?”

这汉子一身山文甲,瞧着应该是身份不低的将官。他年纪不大,也就是二十来岁,长相和曹文诏有些相似,他也很高,甚至比曹文诏还要高一点儿,而且很强壮,比曹文诏要粗壮一大圈儿。他手中持着一支大铁枪,没错儿,就是铁枪!那铁枪通体黑沉,瞧着竟然是从枪头到枪尾都是精铁打造,怕不得有个三五十斤重!

但他却是单手提着,瞧着就跟手里拎着一根稻草也似,轻飘飘的混不费什么力气。

此人正是曹变蛟。

曹变蛟是曹文诏的侄子,也是他手下副将,乃是曹文诏最器重的手下。曹变蛟也是一身武艺,强悍无比,论起勇猛来,丝毫不逊色于其叔叔,甚至还更有过之。

曹文诏和曹变蛟,被称为大小曹将军,说起来,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