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题:项羽东回亲战彭越,刘邦收兵欲复保成皋
后方不得安生,诸将无法摆平,项羽不得不决定亲自率军东击彭越。
数万军队不是说走就走,在走之前定要防备汉突然从背后偷袭,故而项羽命龙且悄悄做准备。
项羽率军本在宛城外驻扎,与刘邦对峙,这让刘邦颇为头疼。
难道要一直缩在壁垒内不出,刘邦虽然严令不得出战,但心里没谱。
时间一长,也会让九江王黥布看笑话,为此黥布不止一次的向刘邦请战,愿率九江兵与楚一战,杀杀楚的威风。
黥布受项羽之命作战多年,彼此非常熟悉,熟悉项羽的厉害,也熟悉项羽的缺点。
“汉王,楚军如此嚣张,大王宽厚可忍,布不能忍,愿为汉王战。”黥布从汉,刘邦分数千兵马予他,加上新收数千人马,进万人。
有近万兵马,黥布的胆子立刻大很多,以黥布对项羽的了解,他的数千人马至宛,那么项羽一定会第一时间出击。
至于为何没出击,黥布一时间没想明白,但有一点黥布很明白,与汉联合可战楚。
如今黥布急于与项羽战,刘邦明白其原因,心中报仇心切。
随何入九江劝其叛楚,黥布也只是阴与汉合,未敢声张,如今急于与项羽拼命,有违其沉稳的风格。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黥布因楚尽杀其妻子,仇恨让黥布有些冲动,难以压抑。
黥布听闻妻子被尽杀,除悲痛欲杀其将肥诛外,就是立刻通知衡山王吴芮,告知他楚已杀其女。
使得衡山王也能果断站在反楚的立场上。
黥布了解项羽,知道项羽某些方面妇人之仁,但对于背叛者那是非常决绝的。
三番五次约黥布一起击汉、击齐,黥布不响应,突然间就叛楚归汉,既然黥布如此绝情,那么项羽会更绝情。
尽杀布妻、子只是第一步,处理就要干干净净,以免后患。
对于敌人,项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杀的干干净净,要么恩威并有,给予足够的重用。
既然项羽这么绝,那黥布要反就反到底,拉着自己的岳丈一起反,没有衡山王的女儿,关系并不能说断就断。
刘邦对于黥布的请战,没有冲动的允许,毕竟黥布此刻手下还有分给他的汉兵。
就在此时斥候回报楚军忽然撤兵。
“退兵?项羽退兵?”刘邦有些难以置信。
“确已退兵,大王可趁此机会追击。”汉将沛嘉建议刘邦趁项羽退兵追击。
沛嘉此人,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此人兵初起时,乃以舍人从击秦,能以舍人身份跟着刘邦的自然不一般。
入汉时为郎中,属于刘邦身边的近臣,还定三秦和东出争天下时,就已经是将军。
在河南王申阳投降后,收编其军队交由宣虎统领,洛阳这样的重要之地,就交给沛嘉。
刘邦自成皋一路入关时,经洛阳就带上沛嘉,由沛嘉率军护送和断后。
沛嘉在汉书中记载为工师喜,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沛嘉的建议得到黥布的认同,黥布也认为可趁机追击楚军。
“不可,项羽乘胜追击至宛,楚军士气高涨,今退兵非战不利,其必缘由,待查明缘由再言追击与否?”夏侯婴认为不可冒然追击。
夏侯婴一直是跟着刘邦身边的,即是刘邦的御手(司机),又算是车兵的大将。
夏侯婴说话的分量,自然不能小觑。
刘邦的眸光明灭不定,追与不追全在刘邦一念之间,无论对与错,皆在他的选择。
追又何益,现在根本打不过项羽,这才坚壁不出,自然不能贸然出击,刘邦道,“击楚未有胜算,如此乃楚诱敌出洞之计不妙,且待军机查明。”
谁也不知道追击会有什么后果,此时陈平从外回,谒见。
陈平道,“彭越渡睢水击项声、薛公于下邳,大破楚军,故而项羽东回,留终公守成皋,此乃北行收兵,复入保成皋之机。”
陈平的建议,刘邦听进去,于是下令出壁垒,一路向北,走走停停,这次走的并不快。
目的不是急着北上击楚,而是继续收散兵,尤其是收到的兵分给黥布,刘邦决定让黥布成为一支与彭越一样能独立牵制楚的力量。
一路向北无话,单说项羽率军东回,由于项羽所率领的基本是车骑,而且是曾建立营救彭城奇功的精锐。
速度快,而且能吃苦耐劳,可以星夜兼程。
汉三年五月中下旬,黑压压的楚军就与红色的魏军即彭越军,依旧魏相号召梁地,只是心中早有称王梁地之心。
彭越能在梁地游刃有余,除却自己将兵的能力和灵活度,其次便是魏相这个帽子。
如今魏豹已死,自然就属这汉王所封的魏相,古人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非常注重这个名,故而彭越将军队的甲胄和旗帜皆是按照魏国的样式打造,只是和西魏略有差异。
项羽至,项声、薛公军大振,二人也入帐向项羽请罪。
项声道,“声未能破彭越,有负大王之托。”
项羽没有责备,开口道,“彭越将兵奸滑,非若可制。”
薛公见项声请罪,自己也不能拉下,立刻道,“臣未能坚守下邳,连败于彭越,臣有罪。”
项羽摆摆手,“勿急言罪,且论如何破彭越。”
项羽用兵非常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刚猛如虎,击天下诸侯如摧枯拉朽,非常善于借势。
乃兵形势的特表人物,兵家有四势,乃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和兵技巧。
韩信是兵权谋的代表人物,自擒魏、取代开始名声大噪,每次用兵皆几尽兵权谋,打的敌人出其不意,打的敌人防不胜防。
项羽则不同,他所用的皆是阳谋,借助兵势里打倒敌人,无论是地利还是天时都在项羽的“形势”中。
一至下邳地域,项羽便开始布置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形势。
自项羽派遣萧公角击彭越,最后却大败时,项羽就知道彭越不好对付,甚至比黥布还能缠。
否则以破黥布之项声,不至于被彭越连败,项羽绝对再次鼓舞士气,提高必胜的信念,如当年破釜沉舟一样。
破釜沉舟是项羽将兵形势发挥到极致的手笔,所谓大势所趋,当时面对不利局面,欲逆势胜秦,唯有拔高楚势。
当相信可成,最终才会成,这是项羽学兵法悟出的适合自己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