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刎颈之交要了陈馀的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刎颈之交要了陈馀的命

小标题:陈馀命丧泜水之上,刎颈之交阴阳相隔

赵王歇、陈馀平时会在壁垒内巡视,虽说他们所带的中军大帐只有一处,但实际他们常走动。

这些士卒一听有人喊赵王歇、陈馀被活捉,那里会仔细判断消息的属实性。

如果赵王歇和陈馀在赵壁的最前面,怎么会允许赵军空壁而出,而不留兵马守本?

陈馀和李左车都是当世的能人,怎么会这么容易被汉置换旗帜。

赵军中有很多士卒,甚至是百将乃至五百主、千人的将领眼神左顾右盼,然后跟着大喊,“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各自逃命兮。”

这一句句喊话本就让惊魂未定的赵军胆寒,再看连五百主、千人级别的将领也跟着喊。

士卒的心里,那就确定无疑。

兵遂大乱,遁走。

赵将见之,恨死此刻乱喊乱叫的人,如果没有看清何人所喊,赵将也差点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就因为看到乱喊而动军心者皆是张耳的旧部将,皆是亲张耳者。

瞬间赵将就明白所以,这可是里应外合,韩信张耳引赵出壁垒大战,另一支奇兵撤换旗帜。

现在内奸又跟着起哄,这可真是大大的麻烦。

士气太重要,兵败如山倒,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势,现在经过这内奸一喊,兵不乱才怪。

赵将气的挥剑斩杀,“自乱者斩!”

可惜虽斩者不能禁。

壁垒内的丁复见状正是实际,于是从内向外冲击。

一直尾随出井陉口的韩信、张耳见赵军乱,于是下令轻装出击,以疾风之势,夹击赵军。

在赵军大乱时,时不时亲自督战的陈馀立刻发现情况不妙,他第一时间下令保护赵王歇。

因为陈馀知晓即便赵军大败,只要赵王还在,那么还能卷土重来。

如果赵王歇被俘虏,那么赵地就真的完蛋,就跟魏豹被韩信俘虏一个结果。

这样的结果完全出乎陈馀的预料,他完全没想到十余万大军,怎么顷刻间兵败如山倒。

这十万大军,其实分前四后六,前面四万驻扎在井陉口,随时准备着击出井陉口的汉军,后面六万则是由陈馀、赵王歇亲自压阵,

是用来最后解决汉军的。

可是没想到前面四万赵军的溃散,使得这六万尚未动的赵军也跟着大乱。

韩信、张耳与丁复的内外夹击,使得陈馀第一时间判断出这兵败如山倒的气势,难以一挽狂澜。

这才通知赵王歇向南撤,赵王歇表示愿与士卒共存亡不愿走。

不过俗语道祸不单行,南面的战报也跟着传来,陈馀言,“安阳,棘蒲,已被汉王率军击破,现在攻击邯郸,如下邯郸,襄国将会危险,彼时欲回都城而不得。”

陈馀的意思是襄国不能丢,钜鹿不能丢,现在汉王亲自率兵从南面进攻,已经逐一拔城,赵王当亦率兵南下,坐镇襄国。

于是赵王歇才赶紧向襄国逃。

赵王歇本想让李左车跟着他一起逃向襄国,但李左车实在不忍心这尚未动的六万赵军跟着溃散。

加入六万赵军也跟着溃散,那就真的回天乏术,这才请命留下,协助陈馀指挥赵军。

李左车、陈馀亲自指挥赵军迎接汉军,可惜在汉军的夹击下,赵军依旧大败,被俘虏和逃散者不计其数。

李左车见状不妙,建议陈馀向南撤,以鄗县城(今柏乡之北)为根基,进行反击。

泜水之上,鄗县之南布阵抵抗。

陈馀同意,率军边战边撤,一路向泜水上撤,“赵兵溃散,心无战意,可背水以激发斗志。”

陈馀的意思是也来个背水之战。

李左车不太赞成,现在是兵败如山倒,而非士气高涨之时,并不适合背水列阵。

陈馀未听,不断向泜水而来,赵卒退无可退。

汉将韩信夹击大破赵军后,命张苍率军去追击陈馀、赵王歇。

张苍率轻车骑一路追来,一直追到泜水之上,居然想列阵抵抗汉军。

张苍笑道,“此时岂能背水之战……传令全军,速击,能擒杀赵王、大将者重赏,苍亲自为其表功。”

获得军功不易,但让刘邦知道你获得军功更不易,现在张苍说他会亲自向汉王表功,那这种激励相当的大。

汉军疾战赵军,赵兵无心再战,士气低落,又无可退之处,于是纷纷投降。

陈馀大怒,连斩几名千人将,敦促赵兵继续作战。

张苍招降陈馀,陈馀不降,反而继续指挥赵兵反抗,张苍不悦,觉得这么下去,数万赵兵如果真的被激发斗志,非常不妙。

因为张苍自己率领的轻车骑才不过数千,完全和赵军兵力不对等。

如果赵军被陈馀激起斗志,他张苍必战死于此,于是下令数百重骑兵随他亲自去击杀陈馀。

张苍下的命令是击杀陈馀,不再是活捉。

汉军的重骑兵也就是郎中骑兵,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在数百骑兵的冲击下,直接将陈馀围住。

张苍弯弓射箭,只是射中陈馀的腿,他想捉个活得,让张耳亲自处决他昔日的挚友。

等到韩信、张耳赶到,张苍已经压着陈馀来见韩信。

再次见到陈馀,张耳心生感慨,竟不知该说些什么,陈馀怒目而视。

张耳道,“吾与成安君乃昔日挚友,何故非要如此?”

陈馀道,“不必假惺惺,馀与耳,自钜鹿之时已非挚友。”

张耳长叹一声,便不再见陈馀,韩信征询张耳意见,如何处置。

陈馀的身份较为特殊,怎么处置,即便是汉王在此,恐怕最终的决策权也是交给张耳。

张耳请命伐赵,并动用一切资源就是要手刃灭国仇人。

可自从见到陈馀,心里的怨恨一下子消散,不知道为何就是没有了感觉。

非恨非怨,或许当初陈馀的选择是对的,明知道不敌秦军还要让他们去送死,

如果当初换成他张耳率兵驻扎在钜鹿之北,他估计也不会冒险。

那个情况下,钜鹿城内虽然紧急,然诸侯必定陆续赶到,秦军必然会分心应对诸侯,攻城必然变缓。

可如果和秦军战,可能会死的很快。

张耳和陈馀的恩怨,自然有当事人来解决,所以韩信也断定刘邦会将陈馀的命运决策权交给陈馀。

张苍得陈馀,没有自作主张,交予韩信,韩信则征询张耳。

张耳思虑片刻道,“陈馀自称代王,又兼任赵太傅,实则代、赵动乱之根本,且有将帅之才,如放虎归山,难免赵地再起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