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海关司
散朝之后,朱慈烺将程绍宽和孙德仁,还有何金涛三人叫到了自己的书房。
是关于海军的事情,需要和三人交代一下,毕竟大明接下来的一系列的安排都和海军有关。
“老孙啊,有关战舰的武器装备进展的如何了?”
朱慈烺端起手中茶杯,询问起来。
“陛下,武器装备已经测试成功。新式的火炮也由前装改为了后装,还有赛电枪的改进,不仅减轻了重量,性能和稳定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了给我们未来的海军登陆作战提供火力掩护,我们根据您给的图纸,重新设计了一款速射火炮,重量只有三百多斤,十分适合登陆作战。汉阳造的产量,现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是否给所有的陆战队和海军的成员装备,还请陛下定夺。另外,我们在地狱咆哮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升级,现在它正式改名为“东风”,覆盖的面积大大的提升。唯一的缺陷就是花销太大,除非舰队遇到危险的时候,或者对方的士兵密集可以使用,其他的情况不建议使用……”
孙德仁今天是有备而来,光是手上的武器清单,就密密麻麻的半米长。
“很好,绍宽啊,你们新的海军有什么要求,尽管和老孙提。锦衣卫那里,从明天开始,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对福建郑芝龙的情报搜集上,大明想要征服七海,必须先搞定这个老狐狸!不过,在此之前,朕决定建立一个全新的衙门——海关司。”
朱慈烺说罢,喝了一口茶水。
说到整个海关司,是朱慈烺作为后世人的叫法。
其实,它的名字叫做市舶司,是历代王朝在港口设立的,专门用来管理对外海上贸易的衙门。
自大唐开元年间开始,在广州就有了市舶使,只不过管理的人员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宦官。
真正的市舶司,是从宋朝才开始的。
到了大明的时候,这个衙门沦为了皇帝炫耀实力的衙门,各国进贡的东西都由他们管理。
所谓的税收,也寥寥无几,和赏赐的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随着大明国力的衰退,几个皇帝更是进行海禁,大明的市舶司荒废了很久,直到万历年间才被恢复。
对于还是十分了解的程绍宽,顿时来了兴趣:“陛下圣明,开海通商对我大明来说十分有益的。欧洲的番夷人货船每年,都会从我大明的港口购买大量的陶瓷、丝绸、茶叶等货物,卖到他们的欧洲之后价钱翻了不止十倍。只是我大明只有广州、泉州、宁波三处设立市舶司,而且对于商品的规格、数量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些对我大明的贸易十分的不利,臣斗胆建议陛下成立一个远洋贸易公司,专门从事海外贸易,这样一来既便于管理,对我大明利润的提升也有很大的裨益!”
朱慈烺点点头,觉得程绍宽说的很有道理:“不错,海关司的成立就是为了管理。至于港口的事情,朕解决了郑家之后,沿海的城市都可以从事贸易。朕回头也会成立一家公司,专门负责海外的贸易。对了,何金涛你对于郑芝龙的了解有多少?”
见到皇帝询问自己,何金涛赶忙起身道:“回陛下,郑芝龙此人小名一官,父郑士表。万历三十二年,出生在福建南安石井一个小官吏家庭,石井为闽南渔村,郑一官“少落魄”,从小习海事,“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跅弛放纵,渐流荡逸,失父爱。先后在扶桑、东南亚多地待过,对扶桑、欧洲的番夷人十分的了解。甚至还和他们有合作关系,他的火器,很多都是荷兰人提供的。手下还有一大批番夷雇佣军,是整个东亚最大的海上势力之一。崇祯十年的时候,这家伙就和番夷人干过仗,最终凭借着数量优势惨胜。因为功劳,被先帝封为水师提督,名义上掌管大明所有的战船……
不过此人,的确有他的一些手段,曾经以每人三两银子的价格,招募流民移居大员岛等地,也算的上有些政绩。不过这几年来,这厮趁着朝廷式微,不断的铲除异己,充实自己的羽翼。表面上是实行了一些仁政,实际上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管理方便。此人称霸福建之后,更是借着朝廷的名义,打击海盗走私,暗地里却是掩护自己的走私势力。通过不断的压榨各方的海盗势力,从而获得每年两千万两白银的收入,从来不给朝廷上交税收。因此,郑芝龙实则是我大明最后的割据势力,必须予以铲除。”
“嗯,此事不急,再叫他蹦跶一段时间。老孙啊,你身上的担子又重了。朕要你在三个月的时间内,配合造船厂造出一百艘各式的战舰和飞剪运输船来。”
孙德仁闻言,赶忙拱手道:“陛下请放心,老臣一定不负众望!”
“绍宽啊,这些日子您就辛苦一下子,带着麾下的将士们用老旧的战船出海,先拿扶桑的海盗或者走私船只练练手,三个月你们会拥有崭新的战船的!”
朱慈烺看向一旁的程绍宽安慰道,毕竟造船需要时间。
但是,大明沿海的匪患不绝,很多因素在于扶桑对于走私势力和海盗提供援助。
甚至,就连福建的郑芝龙都是背后的推手。
现在,大明的水师的战船,大多老旧不堪,根本无法对海上的敌人形成绝对的压倒性的优势。
如果这个时候派水师出去剿灭海盗,无异于送死。
因此,这件事情必须谋定而后动。
只有新的战舰全部改装之后,加上训练有素的船员,才能将新式的战舰的威力彻底的发挥出来,不然的话一切都是徒劳。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带着这些将士,好好的训练的,等到战舰列装的时候,这些人一定会是合格的船员,绝对不会因为训练给陛下丢脸的!”
听了程绍宽的保证之后,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