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调教大明 > 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等大文章李达等人是不可能知道并明白的,不过这不影响他们的兴致,很多人在讨论一两个月内南货抵达的可能性有多大……不能怪这些人没见识,事实上他们已经开始成为这个国家最有见识和执行力的一批人之一了,当时的物流之难,后人是难以想象的,试想数百年后有大量的货运卡车,高速公路,物流仍然是货物贩运的最大成本之一,更何况在此时道路条件不佳,只有畜力和利用水力的明朝物流有多么困难?后人吃到各地的菜肴不困难,用某地的物产也不困难,在明朝时,却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就象是在辽东收购价为九两银子一斤的人参,到了江南,就是翻上去十倍价格也不止,如果是百年老参,黄金也不一定买的到。

惟功的商业帝国一开始就建立在物流上,可以说是抓到了最好的切入点,真真是最妙的一招棋了。

众人正说的入港,号炮连响,这一次却是用的将作司刚送来不久的四门小炮。

重约七百斤不到的样子,用两个高大的车轮推拉,炮身可以上下调整,全部用青铜铸成,炮管上有望山,方便调距瞄准,炮身后是挂钩,可以悬挂在马车尾部拖拉行进。

这是将作司费时半年多铸出来的第一批铜炮,听说是总兵官大人和赵士桢等人日以继夜的研究,铸炮在大明本来是比造枪要简单多的事情,因为铸炮的泥模法已经很成熟了,不象铳管要熟手匠人不停的钻管,稍不小心钻歪了就前功尽弃,而铸炮就简单一些,虽然失败率还是很高,炮模要提前几个月大量制造,然后晒到一点水气也没有,才能使用,这一次的铸炮法和以前完全不同,连炮组操典都是一边打一边试,慢慢摸索,这炮一来,便是中左所千总部的宝贝,最近试射已经明显快的多,基本上火铳打一发这炮可打两发,等再过一阵子,估计火炮打三发到四发,火铳最多一发到两发,速度要比火铳快一倍还多。

用的炮子是三斤重,药四斤,推实之后杀伤范围在五百步内,还有铅子霰弹,要进入二百步内为最佳杀伤范围。

此时这炮打响,当然没有装弹,只是空响,是礼炮的一种放法,当然也是镇总部的规定,比起鞭炮来,肃穆庄严很多。

随着号炮声响起,一群军官和文官相携而来,而海面之上,终于显现出两艘大船的身影。

船是已经几天前下水,但停泊在船厂一侧,被山体挡住了,此时慢慢升帆航行过来,两千料的大船用三桅,帆就有大小几十面之多,巨舰之大,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之外。

“肃静,持枪两两一组于岸边巡视!”

旗队长止住还在谈话的众人,每个人将火铳以两手斜握,并开始移动脚步,往岸边警戒。

这样的巨舰,确实冲击着人的心灵,在士兵们开始行动的时候,没有人出声,众人都是出神的看着海上的巨舰。

“好家伙,真大。”

最后时刻,李达还是忍不住轻轻出声,在他身边的旗队长瞪眼看了他一下,不过自己也是忍不住又向海上看过去。

确实,太大了!

当时欧洲的远洋船只不过长二十来米到三十米之间,吃水一百多吨,眼前这船吃水三百多吨,长度也是近五十米,宽六米,不要说李达等人,便是中左所这边常年在海边见过不少商船和渔船的也是前所未见,从未见过船的也罢了,犹其那些经常看到小船的海边居民,看到这样的大船,整个人都是呆征住了,有一些闲汉下巴掉了下来,口水直滴,却是丝毫不觉。

“王老请。”

“张将军请。”

在张猪儿前面的是一个年在花甲的老者,身形瘦削,面色也不是很好看,但精神颇佳,特别是两艘大船开过来之后,这位老者精神一振,更是大步前行,丝毫看不出老态。

这老者也没有穿官服,只是一身寻常宁绸制的道袍,两足丝履,头戴唐巾,看起来就是家居闲适的乡绅模样,张猪儿也只是以老相称,并没有称某老大人。

但其实此人却是在刑部左侍郎的位子上致仕,是一个正经的大人物。

能在大明位至京卿都不是凡俗之辈,一共只二十余人,加上科道不过四十余人,每廷议的固定参加者,大明国策有资格参与讨论和制定,并且执行,而刑部侍郎也算不上不下,虽不比礼部和吏部,亦强过工部和户部,以此老的年纪和精神态度,其实完全可以在京任职,从其眼神深处的郁郁之气来看,实在是因为仕途的不得意而被迫致仕,当官到京卿的大人物中,最近这些年这样的人倒真是不少。

此人就是王宗沐,是高拱在职时的头马之一,大明隆庆朝的海运执行人,是一个实干家和海运专家,可惜在党争之中倒了下来,张居正上台之后就停了海运,王宗沐被摞在干滩上,好几年才喘回气来,后来就是巡视宣大等处,到处跑劳禄命,也没有实职,更无可能入阁,索性就干脆辞官了事。

这还算是他运气好,高拱当年的党羽也是颇多大员,落得好下场的还真的不多。想想张居正曾经和冯保联手想致高大胡子于死地,两人当年好歹都是裕邸出身的故友,这般心狠,果然政治人物无私交真情,一点不假。

王宗沐此番前来一则是静极思动,他一生事业是成也海运,败也海运,文官之中,有专业技能的寥寥无已,有志于在海上开辟漕运路线的更是不多,所以他曲高和寡,乡居也是不欢。现在听说辽阳这里预备大兴海运,虽然托名是在商行名下,不过谁都明白这是少英国公的大手笔,有此见识,再加上故友相求一起前来,故而就在三月春暖之后动身,沿运河一路北上,再起旱过来,每日行三四十里就停,遇到名山大川还停下来休息几日再走,堪堪到四月中才到辽阳,见过惟功后在辽阳住了几日,终是忍不住要看船,早早便一起过来。

在他身边,是一个五十来岁的青衫文士,方巾直缀,也是十分瘦削,隐在王宗沐的五六个从人和长随身旁,毫不出色。

只是眼神转动时,眼中灵光智慧闪烁,叫人一看就知道此人非凡品。

此人便是徐渭。

自从北京返回浙江,乡居一段时间后,盯着他的人返回,徐渭自愧食言,一心要去辽东效力,正好老友王宗沐也从临海要赴辽东,徐渭跟随同行,又掩人耳目,又可与老友一起游山玩水,悠游自在。

只是旧名却不能用了,他是大才子,一念之下,便将徐渭改为徐泾,这一来不仅瞒了李如松的人,便是辽阳镇亦无人知道。

他动了考察一番的念头,王宗沐见了惟功等人,徐渭却是未曾见,连孙承宗亦是不曾接触,一路从辽阳到辽南四卫,再到中左所,这么看了下来。

到了此时,看到大船时,王宗沐和徐渭的感觉都是一样,两个人相视一眼,都知道了对方的心意。

身为浙人,岂能不知道海运的重要之处,岂能不知道现在方兴未艾的海上贸易有多么丰厚的利润和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果不是明末的战乱和异族入侵,以当时中国沿海有识之士和海商的能力,中国走出大海,占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海面,绝不是痴人说梦。

郑芝龙以一个海盗的身份,屡败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虽然荷兰未尽全力,但有这样的成绩,能在荷兰人手中抢回台湾,数次海战击败荷兰舰队,郑氏父子和中国水师的实力,仍然不容轻视。

现在郑氏还未曾出头,南方海域还在大明水师的严密控制之中,主要是嘉靖年间海盗倭寇为患之后,明廷加强了南方水师的力量,这使得南方群盗还不曾重新形成规模,到等万历中期之后,水师**无用了,南方海盗又渐渐恢复元气,形成万人以上的规模。

现在北方又出现这么一股海上力量,对于两个浙人中的翘楚人物来说,当然深明其中的要紧之处!

“好,好,好。”

王宗沐眼角隐隐有泪光,眼前的两千料大舰给他的冲击和震撼是无与伦比,他的见解和认识,远远超过普通的士大夫,更不要说眼前的人群,两艘大船在海上,其意义远远超过这一次南北货物的物流流通。

“当年敬老你说一千料大船七百艘足矣,以南自北,漕粮可至,南货可至,张叔大以一已之私,借口数船沉没便罢海运之事,殊为可恨啊。”

徐渭对张居正好感不多,他这样疏懒狂放,好言无忌的名士在万历三年被狠狠镇压过一回,张居正为了改革大计不出现杂音,在万历三年时奏请捣毁禁止天下讲学书院,逮捕妄议朝政的名士,著名的王阳明心学一脉的大儒何心隐,就是死于这一风潮之中。

如此一来,徐渭这样的性子怎么对张居正欢喜的起来,只是他不以行废人,张居正再可恶,他也不会学王士贞,造谣说人家使用春yao壮阳,夜御十女,好象他趴在张居正的床底下一样。

只是眼前现成的靶子,徐渭不向张居正开上两炮,那也就不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