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章 1986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

1986年,上至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下至几岁的孩子,全被猴子给迷住了。

82年筹拍的《西游记》,时隔四年,终于解开了面纱。

春节期间,央视连续试播十一集,观者如潮。

节后。

全集放出。

无数观众或是打电话,或是写信,集体要求重播,再重播。

拍的太好。

从制作,到表演,再到影视配乐、后期等等,86版《西游记》都无愧经典之谜。

全年龄段受众!

连陈晓鸥那样的‘时髦’少女,都追剧追的停不下来。

看了一遍,还要看第二遍。

包括李杰和青儿的儿子,六岁的小家伙,同样迷得不行,天天招呼着孙猴子。

碍于儿子的缘故,李杰也重新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经典就是经典。

很久很久以前,年幼的他,也跟小宝一样,天天追的起劲,注意力全在猴子身上。

长大之后却发现,原来《西游记》里的女角色,也很看好。

女儿国王、玉兔精、嫦娥、万圣公主、老鼠精、七位蜘蛛精等等,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美女。

另外。

《西游记》的服化道,同样很用心。

各种发型、服装,令人眼花缭乱,不像10年,尤其是15后的古装剧,女性角色几乎不盘发。

发型千篇一律。

那是做不出来造型吗?

明显不是。

一切都是为了省钱。

不是省造型的钱,而是省档期的钱。

越复杂的造型,越耗费时间,且不提真正的考究,即使一天只盘一个造型,那也要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是那种复杂的,三四个小时也很正常。

毕竟,要盘,要卸,拍摄期间还得整理。

如此一来,拍摄周期至少延长一半,乃至一倍。

208万一天虽然夸张,而且有猫腻,但正常报价一天大几十万,那是妥妥的浪费不起。

古装戏的投资成本高,不是随便说说。

这天。

李杰正在家里陪儿子看《西游记》,结果好几个职工联袂来到了他家里。

为首的是一分厂的老职工王全星,只见他领着几个年轻的工友,手上还提着一个大西瓜。

“何厂长,您可得救救我们啊。”

一进门,老王就开始诉苦。

那是真的苦。

几年过去,一分厂的日子越来越过不下去,从去年开始,一分厂已经到了拖欠工资的程度。

工资,那是职工的命门。

为什么都相当工人,不就是图一个稳定,旱涝保收嘛。

现在连工资都开始拖欠。

还能图什么?

虽然去年年底补发了工资,但到了今年,又开始重蹈覆辙。

每到发工资的那天,财务科都会迎来一大批工友。

谁家没有个急事。

那些双职工家庭还好一些,如果是单职工,断了工资,那是真的过不下去。

一分厂的困难,也牵扯到了三分厂。

总归是一个厂子。

去年年底,一分厂的工资,有七成是从三分厂的账面划过去的。

剩下的三成,一半是二分厂承担,另外一半是总厂从银行搞来的贷款。

因为补发工资的事,去年年关,三分厂的福利待遇削减了50%。

不仅如此。

账面开支差点变成负数。

为了这事,李杰还专门跑了一趟总厂,跟厂长大闹了一通。

钱,可以给。

闹,那也必须闹。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如果不闹,总厂只会得寸进尺。

这边。

老王一诉苦就是十几分钟,听完他的事,李杰故意做出一副头疼的样子。

半晌,他叹了口气。

“老王,这事不是我不帮,而是帮不了。”

“如果想解决一分厂的困难,你们得找老黄(一分厂厂长),或者直接找厂长。”

“另外,你们一分厂的职工,也得齐心一点。”

闻言,老王露出无奈的表情。

心齐?

说的容易,做出来,那是千难万难。

近四百号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每个车间,还有自己小派系。

小派系上面还有派系。

庙虽小,风那是一点都不小。

如果有办法,老王也不会求到李杰头上。

如今。

京西木材厂谁不知道‘何厂长’的大名?

进三分厂的名额,不知道有多紧。

想进?

也不是不行。

得意思意思。

那些事,李杰也知道一点,不管分配怎么分,他只有一个原则,只要进了三分厂,就得守他的规矩。

不然谁说话都不好使!

包括厂长!

现在的李杰,说话就是那么硬气!

谁让三分厂的效益好呢,如果没有三分厂,京西木材厂早两年就撑不下去了。

双轨制,必然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别看木材厂不像钢筋、水泥等物资那般稀缺,但计划外和计划内的差价也不低。

用计划内的价格买入,再以计划外的价格卖出,那利润可不低。

哪怕只是原材料,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一分厂、二分厂都有类似的情况。

三分厂?

那没有。

李杰不惯着那批人,仗着有点小权利,就搞一些歪风邪气。

钻空子的本事,不仅有,还很大。

如此这般的倒换,过程中不免有一些灰色地带。

一部分赚的盆满钵满,然后,又有一部分人跟着喝汤,大部分工人,那只能喝西北风。

所以。

一分厂的日子,愈发的困苦。

约莫半个小时后,老王失望的离开了筒子楼,来时带的西瓜,又被他拎了回去。

李杰没要他的西瓜。

这年头,西瓜不算便宜。

既然不办事,那肯定不能收。

不对!

即使办事,那也不能收礼!

觉悟高成他这样的人,那是袅袅无几。

其实。

一分厂的困境不是不能解,而是太麻烦,非常非常麻烦,这里面涉及到的不止是一分厂。

也不止总厂。

还有厂外因素。

牵扯到的人太多,想要解决,没个一年半载的功夫,根本不可能。

何况。

这一次解决,下一次未必不会发生。

除非李杰成为总厂厂长。

但,那又不可能。

资历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