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181章 孟津战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孙瓒奉命攻打孟津关。

负责驻守那里的,是董卓军大将,虎贲将军李肃。

孟津关北濒黄河,南依邙岭,有了山与河,作为依托,关隘便于长期坚守。

更是形成了,以关制河、以河卫关的局势。

孟津关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黄河滚滚东来,川流出陕,奔腾在豫西峡谷,水流湍急。

抵达孟津关的时候,河道渐宽,流速骤降,便于船只横渡。

因此,孟津渡口自古以来,就是南北往来的交通要冲。

先帝在此设立孟津关,有黄河作为天然屏障,它占尽了地利的优势。

洛阳城外的八大险关,孟津关最为易守难攻。

想要攻打孟津关,必须要水陆并进。

然而公孙瓒军,多为幽州骑兵部队。

想要拿下孟津关,必须要有水军助战才行。

然而孟津关,修筑在黄河南岸,公孙瓒军想要攻打关城,就必须要渡过黄河。

人倒是好说,马可怎么办呢?

严纲亲自带了一队白马义从,尝试着涉水渡河。

终于让他找到了,一条渡河通道。

魏攸不放心,亲自参与探路,终于确定了——白马义从轻装突进,可以涉水渡过黄河,对孟津关城发起进攻。

公孙瓒问:“军师,白马义从是陆战雄师,到了水上,威力骤减,真的没有问题吗?”

魏攸说:“主公,联军分兵,其实就是明争暗斗的开始。”

如今各处均有捷报。

兴汉军,先克虎牢关,再夺旋门关,联军第一精锐,当之无愧。

孙策军,也是一鼓作气,拿下了轩辕关。

这轩辕关的攻打难度,比起孟津关来也毫不逊色。

孙策军可以一战而下,肯定是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牺牲。

袁术军,纪灵单骑破伊阙关,这件事情已经名传天下,想来也是事实。

就连曹操军,面对荥阳守将徐荣,也破釜沉舟,以三万流民青壮的鲜血,吓退了西凉铁骑。

袁绍军一出动,豪强荀家的荀谌,携敖仓投奔,直接让董卓军西凉铁骑,仓惶西逃。

诸侯联军,几乎每家都以最大的诚意,向天下人展示了,讨董的功勋。

反观白马义从,从幽州千里迢迢的,来参与酸枣会盟。

除了在虎牢关下,被并州铁骑碾碎了雄心壮志之外,就再也没有出彩的地方了。

为了白马义从的未来,这一仗必须要打,还得打好。

否则汉室边军之中,再也没有白马义从的地位了。

魏攸的话,直接点中了,公孙瓒军的软肋。

诸侯讨董,其实就是联军向天下人,炫耀武力。

如今成败参半。

兴汉军据九郡之地,进可攻,退可守。

周边的对手,只有刘虞和白马义从了。

要是白马义从表现不佳,怎么可能,顶得住兴汉军的压力呢?

公孙瓒问:“军师,这仗非打不可吗?”

魏攸回答说:“开弓没有回头箭!”

白马义从来到孟津关,就是要打仗的。

如今面对险关,正是宣扬武力的好时机。

邹丹说:“主公,打吧!白马义从,得留下一个传说。”

公孙纪也说:“主公,天下风云际会,这里是精锐的熔炉。”

战斗,是白马义从,唯一的出路。

公孙瓒沉吟半晌,终于开口说话了。

公孙瓒说:“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仗该打,那就打吧!”

就这样,八千白马义从,分成了四队人马。

严纲等人,各带两千。

邹丹率先涉水渡河,抢攻孟津关,掩护其余各部。

白马义从,弓骑皆精。

邹丹张弓搭箭,在孟津关下,耀武扬威。

李肃站在孟津关上,看着黄河对岸,整装待发的白马义从。

副将李恬问:“将军,什么时候发起反击呀?”

李恬觉得,一万西凉铁骑,趴在孟津关里睡大觉,让白马义从,在关下大呼小叫的,简直就是,有辱西凉铁骑的威名。

李肃说:“小恬,不可意气用事!”

西凉铁骑,分守八关之后,本来就没有什么兵力优势了。

要是再大肆挥霍一番,董卓军的处境,就会更加的不妙了。

诸侯联军,损失一个,可以立即补充十个,百个,千个。

西凉铁骑,损失一个就少了一个。

想要补充,得等上十年,或者是八年。

西凉铁骑,拼不起呀!

李肃觉得,董卓军独战天下,其实是一个战略错误。

以西凉铁骑的战斗力,可以实现战略目标。

然而从战争潜力上来说,以两州人口,对抗十州大地,而且还是真刀真枪的硬扛,这和上赶着找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战争不是这么打的,这样的拼下去,西凉铁骑迟早完蛋。

李肃心想,是时候改弦更张了。

跟西凉铁骑一条道跑到黑,就只能陪葬了,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李恬惊呼:“将军,白马义从主力,开始渡河了!”

李肃看着昏暗的天空,冷静的说:“那就,开始吧!”

黄河水面,燃起了熊熊烈火。

李肃本以为会大局已定,然而白马义从的表现,令他瞠目结舌。

剩下的六千白马义从,居然顶着大火冲锋。

孟津关下的两千白马义从,见身后燃起了大火,居然没有慌乱,而是发起了决死冲锋。

第一支百人马队,居然以血肉之躯,硬撼关门。

战斗不到一刻钟,人成碎片马成泥。

西凉铁骑的斗志,居然被瓦解了大半。

李肃忧心忡忡的望着关城之下,那损失殆尽的白马义从百人队。

怪不得公孙瓒军白马义从,可以纵横辽东属国。

仅凭这份牺牲精神,便是天下少有的精锐。

邹丹见第一个百人队,全部阵亡,脸上的表情,依旧没有什么变化。

邹丹说:“第二个百人马队,上!”

白马义从再次冲锋,又是一番绞肉机似的战斗。

西凉铁骑,开始动摇了。

西凉铁骑自从成军以来,一直都是碾压式作战。

如今面对悍不畏死的白马义从,这可是血肉较量。

西凉铁骑,终于怕了。

好不容易绞杀完毕,李恬气喘吁吁的说:“将军,白马义从疯了吗?”

前面的人,用血肉之躯冲关。

后面的人,顶着烈火前进。

李肃说:“这就是名震天下的白马义从。”

一支与西凉铁骑,齐名的军队,又怎么可能,没有过人之处呢?

现在看来,不怕死,就是白马义从,纵横辽东的杀手锏了。

白马义从的第二次决死冲锋,宣告失败。

邹丹握紧了手中的战刀,大吼一声:“第三个百人队,跟我上!”

这是一场有进无退的战斗,邹丹觉悟了,白马义从的战士们,也觉悟了。

甚至就连胯下的战马,也拿出了拼命的勇气。

剩下的一千五百名白马义从,不约而同的发起了冲锋。

邹丹的马撞在了城门上,城门瑟瑟发抖。

邹丹向后跃起,马死,人活。

那些来不及脱离马背的白马义从战士们,连人带马,撞上了城门。

李肃站在孟津关瓮城的城楼上,看得一清二楚。

这样的精锐之师,西凉铁骑,真的可以匹敌吗?

李肃的信心不足,估计西凉铁骑,也会丧失信心了吧?

孟津关的第一道城门,宣告被破。

邹丹的肩膀上,插着一支白花花的羽箭。

严纲带着,一队黑色的白马义从将士们,接替了邹丹,继续攻击瓮城。

李肃看着李恬,见他一副见了鬼的模样,叹了一口气说:“小恬,传我将令——撤!”

李肃知道,孟津关城破,已经是必然的了。

白马义从,用生命堆出来的战果,给了天下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李恬问:“将军,咱们还没有失败,为什么要撤退呢?”

李肃回答说:“当大火无法阻挡白马义从的时候,西凉铁骑就已经败了。”

硬撑着不走,只会让更多的人,死于非命。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战争的结果。

这一仗,白马义从赢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西凉铁骑穿了鞋,就只能拱手认输了。

李恬似懂非懂,他只听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西凉铁骑,输给了白马义从。

李肃命令:

西凉铁骑,退守偃师,保住洛阳城的东大门。

当李肃进入偃师之后,徐荣,郭汜和樊稠,早就已经进城了。

七万西凉铁骑,驻军偃师,开始了诸侯讨董的第三阶段。

偃师战役,是洛阳会战的决定性战役。

……

公孙瓒,带着伤痕累累的白马义从将士们,一步一步的走进了孟津关。

看着保存完整的关城,公孙瓒却高兴不起来。

魏攸跟在后面,亦步亦趋,欲言又止。

公孙瓒问:“军师,仗打成这样,有意思吗?”

魏攸回答说:“以烈士的血肉,换得了永不褪色的威名。”

值与不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是一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题。

白马义从,用生命换取了荣耀。

公孙瓒问:“消灭了多少西凉铁骑呢?”

魏攸回答说:“西凉铁骑,见势不妙就撤退了,一人未折。”

公孙瓒无语了,花了天大的代价,又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呀!

白马义从得了大义和孟津关,却牺牲了数以千计的将士。

西凉铁骑失去了孟津关,人却完好无损。

这一仗,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

公孙瓒很是不甘心,白马义从拿命拼来的城池,居然是对手自主放弃的,这叫他情何以堪哪?

公孙瓒让魏攸退下之后,悄悄的唤来了公孙纪。

公孙瓒问:“白马义从,需要一场斩首过万的功劳,这件事情,你能办到吗?”

公孙纪回答说:“没有问题。”

就这样,公孙纪带着白马义从,开始了杀良冒功。

……

旋门关,兴汉军大营之中。

刘正看着手上的情报,脸色铁青,怒火中烧。

刘正问:“奉孝,这就是秉持天下大义的诸侯联军吗?”

郭嘉回答说:“侯爷,公孙瓒军也是没有办法呀!”

付出了三千人马的伤亡,居然一名西凉铁骑也没有消灭,白马义从会干出那样的恶事,也就不奇怪了。

刘正说:“沙场交锋,迁怒于平民百姓。兴汉军,耻于与公孙瓒军为伍。”

刘正命令:

兴汉军,与公孙瓒军割袍断盟,同时昭告天下——兴汉军,绝不与杀良冒功者为伍。

让天下诸侯,都好自为之吧!

贾诩说:“侯爷,这可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呀!”

刘正说:“文和,兴汉军总得坚持自己的底线,不是吗?”

刘正也清楚,公孙瓒那么做,只是为了替白马义从正名。

然而此等歪风邪气,不可助涨,否则就助纣为虐了。

贾诩闻言,也无法再劝了。

毕竟公孙瓒军的做法,已经突破了兴汉军的底线。

兴汉军要是没有什么表示的话,还有什么脸面参与讨董。

刘正一直以来,都以为公孙瓒是枭雄,对外族狠,对自己人应该是不错的。

然而事实证明——坏人永远都是坏人,对其他人坏,对自己人更坏。

白马义从,就是铁证。

兴汉军的断盟宣言,很快就到了诸侯联军各部,引起了不同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