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 第341章 刘祥闹出的大乌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师洛阳小朝议,故苍梧太守刘曜之子零陵烝阳的刘祥,被任命为新任的江夏太守。

待刘祥接到担任江夏太守的诏书之后,自是领自家儿子刘巴及数名侍卫,朝着荆州江夏奔去。

当太常刘焉得知刘祥竟然是走的汝南袁氏门路,方才得授江夏太守之职,刘焉的心中自是暗自生恼。

于是太常刘焉忙书信两封,命侍卫分送南阳太守刘表及南郡太守刘洪,告知二人刘祥可能已经暗中投效汝南袁氏之事。

而宗亲子弟中的侍中刘岱,得知江夏太守秦颉身死,江夏郡国兵叛乱越发壮大之事。

为助兄长刘表早日平定叛乱,侍中刘岱也书信两封,一封送给正在江夏平叛的兄长刘表,一封则送往江夏东面的庐江郡。

略过正前往江夏赴任的刘祥父子及数路信使,目光再回到汉江口沙羡大营。

南阳太守刘表及荆州刺史王叡,领一众将校进得中军大帐,当一众将校见得南阳太守刘表高居主位之时,自是诧异不已。

而当众人知晓南阳太守刘表,才是此次平叛大军的主帅之时,众人又尽皆欣喜。

毕竟谁不喜欢跟着常胜将军打仗,与荆州刺史王叡相比,有着丰厚战功的南阳太守刘表,明显更得一众将校信赖。

待刘磐等人讲述江夏叛乱的具体情报,刘表才知江夏太守秦颉身死之后,赵慈叛军目下依旧盘踞在江夏郡治西陵。

至于让刘表忌惮三分的江夏荆蛮,他们叛乱的声势虽大,但到目前为止,缺乏军械的荆蛮,却依旧未曾攻下任何一座城池。

至于目下的沙羡大营之中,除了南阳的三千精骑、一千五百郡国精兵以及一千水师之外,还有南郡江陵城带来的四千精锐州兵和两千水师。

同时江夏竟陵刘氏与江夏安陆黄氏,也各自带了一千族兵前来协助平叛,而有心建功立业的黄祖,更是向刘表请缨愿为大军先锋。

让没有军职的黄祖以及区区族兵担任大军先锋,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黄祖既然有心建功,刘表还是愿意给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的。

毕竟历史上的黄祖便是自己的部下,他非但射杀了江东猛虎孙坚,更凭借江夏一郡之地硬生生的,阻挡了江东孙氏十余载的猛攻。

对于黄祖这等大才,刘表还是有心拉拢的,是故思索一番之后,刘表自是下令道。

“令黄祖为佐军司马,隶属南阳南部都尉文聘帐下,你二人领三千水师,顺江而下收复邾县、鄂县、蕲春三地,并扫荡沿途的荆蛮叛乱。”

“令骑都尉刘磐、黄忠为大军先锋,领三千精骑杀奔叛军盘踞的江夏郡治西陵城,本侯与王使君领大军随后便来。”

“至于江夏竟陵刘氏与江夏安陆黄氏的两千族兵,由江夏竟陵刘氏统领,屯守沙羡大营,转运南阳以及南郡钱粮,供给大军平叛之用。”

众人闻言,自是躬身应诺。

因为事态紧急,刘磐、黄忠二人自是领三千精骑杀奔江夏郡治西陵,而文聘、黄祖二人也领三千水师沿江而下,前去收复邾县、鄂县、蕲春三地。

至于刘表、王叡及剩余的将士则先行休整一日,再前往江夏郡治西陵平叛。

次日一早,刘表、王叡领大军向江夏郡治西陵行进之时,却有太常刘焉以及宗亲子弟刘岱的信使,自京师洛阳奔来。

待细看叔父太常刘焉的书信之后,刘表方才知晓零陵烝阳刘祥,已经被任命为新任江夏太守。

至于宗亲子弟刘岱的书信,则是告知兄长刘表,他对现任庐江太守陆康有救命之恩,若是需要帮助,可让其领兵协助平定江夏叛乱。

此前招兵湖祭祖大典之后,南阳刘望之、零陵刘先、长沙刘泌等人尽皆投入自己帐下,唯独刘祥、刘巴父子早早的回返零陵烝阳老家。

而历史上的刘祥也确实是担任的江夏太守之职,只是没想到刘祥却是走的汝南袁氏的门路,这也难怪历史上的刘祥会与刘表有些不对付了。

至于刘岱对陆康的救命之恩,却又要从皇帝刘宏大铸金人,聚敛天下钱财说起。

皇帝刘宏为了聚敛钱财,大铸金人,自然要大幅增加税收,百姓自此更是贫苦,当时的青州乐安太守陆康见此,自是奋笔疾书,上书谏言此事。

结果陆康的谏言,却被阉宦一党扭曲为对皇帝刘宏的大不敬,乐安太守陆康论罪当死。

幸得当时还是侍御史的刘岱上书谏言,方才使得陆康保全性命、免官归乡。

不过忠义之士,总有复起之日,不久之后陆康便被征召为议郎,随后又接替现任汝南太守羊续之职,成为现今的庐江太守。

此番若是江夏叛乱声势浩大,难以平定,刘岱也希望用这个人情,请庐江太守陆康协助自家兄长刘表,尽快平定江夏郡国兵叛乱。

看完两封书信,刘表自是笑着对荆州刺史王叡说道。

“朝廷诏令故苍梧太守刘曜之子刘祥接任江夏太守一职,此外汝南太守羊续屯兵江夏与汝南边界,庐江太守陆康也屯兵江夏与庐江边界。”

“多方合力,再加上我荆州人马,平定江夏叛乱指日可待也!”

荆州刺史王叡闻言,也知是宗亲一系的关系,方才有汝南太守与庐江太守兴兵驻扎边界之地,是故也越加坚定抱紧刘表以及宗亲一系大腿的想法。

五月中旬,刘表、王叡大军即将抵达江夏郡治西陵之时,新任江夏太守刘祥便已携子嗣刘巴,及数名侍卫追上平叛大军。

“禀报主公,大营外江夏太守刘祥携其子刘巴,请求拜见主公。”

消息经层层传递之后,由中军大帐外的亲兵侍卫,躬身向刘表禀报道。

如果刘祥一早便投效自己,亦或愿意成为宗亲一系的一份子,刘表倒是挺乐意亲自出营接见刘祥父子的。

毕竟刘祥虽没有什么名气,但刘巴却是三国历史中响当当的人物,刘巴不但参与编撰蜀汉律法《蜀科》,他更是一名顶尖的经济学家。

只是刘祥现今却是走的汝南袁氏的门路,才得以接任江夏太守之职,这着实让刘表心中有些膈应。

也许刘祥也并不知晓宗亲一系与汝南袁氏之间的矛盾,只是奔着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名头,更方便求取官职罢了。

只是他毕竟也有暗中投效汝南袁氏的嫌疑,是故刘表对他的热情自然就降了好几个维度。

“且召江夏太守刘祥父子入帐议事吧!”

亲兵侍卫闻言,自是躬身退去。

不多时,刘祥、刘巴父子便已进得中军大帐。

江夏太守刘祥见得主帅之位上的人,约莫四旬出头,但却精满、气足、神旺,而且更有一股雄浑的气势碾压而来。

至于主位侧方倒也有一座,其坐之人也约莫四旬出头,只是更显文士一些。

刘祥也知荆州刺史王叡出身琅琊王氏,王叡之父王仁更是担任过青州刺史这样的高官。

那么家学渊博的荆州刺史王叡,定然也是个文武双全之人了。

是故那主帅之位上的人,明显便是官职更高、各方面修养更好的荆州刺史王叡了。

至于那南阳太守刘表,本就是太学生出身,更遭受过党禁十余载,年前又鼓捣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汉语拼音》等经文。

是故侧方位上的那名更显儒士风范的文士,定然便是那官职稍逊一筹的南阳太守刘表了。

对比主位之上的荆州刺史王叡,与侧方位上的南阳太守刘表,明显荆州刺史王叡的各方面都要胜过刘表数筹。

是故江夏太守刘祥,也越发庆幸自己没有听取邱公城岛上老族长的嘱托,让自己父子尽皆投效刘表帐下了。

要不然自己也不可能去往京师洛阳,认识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主袁隗了。

自以为搞清楚状况的江夏太守刘祥,自是朝着主位之上的人躬身拜道。

“江夏太守刘祥拜见王使君,有王使君领兵平叛,我江夏百姓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