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氏当前是楼氏的附庸,他们能不能回归晋国看楼氏愿意出多大的力气,只要不是涉及到家族的生死存亡,哪会有什么违逆呢?
因为马匹不娇惯的关系,狐怯居当天就带人出发了。
在高处看到情况的栾书,他特地派人过来问楼令。
纳赋出征的各个家族都携带了马匹,只不过算在楼氏名下的马匹数量最多,也只有楼氏有那么一批来自狐氏的人会干出单骑走马的事情。
所以,别说是栾书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看到的人都知道离开的人马属于楼氏名下。
多加一个“名下”的原因,便是属于楼氏的附庸,自然要算在楼令的头上了。
楼令如实告知来人,派遣人马前往封地调集物资。
不久后,得到信息的人禀告给了栾书。
“这是笃定这一场战役会打很久。”栾书其实也有相关的猜测,只是没有十足把握。
因为是正副手的关系,士燮时常需要待在栾书身侧,自然也知晓了楼令派人回国干什么的答案。
“是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士燮说道。
南下的家族,排除掉那些体量比较小的小家族,中等家族或是大家族都带来数量不少的“羡”。
这些“羡”兵没有自己的私产,武器装备和后勤都要由家族承担。
一旦战争变得旷日持久,各个携带大批“羡”的家族,他们确确实实是要提前准备物资以及进行运输。
问为什么不在南下期间携带更多的辎重数量?怕是对后勤体系一无所知的人才会这般问了。
人手就那么些,马车的限制摆在那里,能够携带多少物资存在一个上限,真的不是想带多少就能够带多少。
楼令在南下之前,下令准备相当的物资,携带南下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另外那些没有被一块带着南下的物资,它们被储备在“吕”地的仓库,等着下一批转运。
狐怯居带人要去的地方便是“吕”地,他手里有楼令给予的调运文书,随行的也有来自楼氏的楼冰,可不是到了地方一句话就能够将物资拿走。
其余的家族,他们的准备没有楼氏那么充分,派回去的人通传来自家主的命令,需要有一个调运和集中的过程,看各个家族的办事效率来决定调运的时间长短,等物资被运到南方,可能一个季度的时间早就过了。
而楼令要求狐怯居在十五天之内运来第一批物资,主要理由是多了六千名俘虏。
可不是抓到俘虏就完事,俘虏一样要每天吃喝。提供给他们的饭量,肯定不如己方人员,甚至会刻意控制饿不死就好,问题是数量达到六千!
有了这六千个俘虏,他们每天消耗的粮食抵得上楼氏三千人的量,怎么看都不算低了。
如果楼令不及时补充粮食,哪怕后面没有再俘虏敌人,携带的物资都经不起四个月时间的消耗。
事实上,那还是楼令一开始携带的粮食足够。
在正常情况下,也就是春秋时代进行纳赋,多数家族只会准备全军可食用三个月的粮食,后面再慢慢进行补充。
那三个月,其实就是正常的纳赋期限,超过了就要由国君来供应了。
只不过,当前的晋国处在特殊时期,成了铁公鸡的晋君寿曼不肯拿私库的粮食出来供应,需要各个家族被迫负担。
晋国的军事历史上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也就是一国之君拿不出粮食,由各个家族暂时自己承担,事后一国之君再补上。
因为有过例子,不了解晋君寿曼的各家之主不着急,了解晋君寿曼的各家之主事先已经想好了怎么来获得补偿。
那么就是一次没有关系,有第二次可就要出现问题,多数家族决不允许出现第三次。
在当天,有许许多多家族派人回国,数量之多搞得发现情况的楚国君臣一头雾水。
楚君审甚至派出使者来问晋君寿曼,知道了什么情况的晋君寿曼选择性装傻。
要不然晋君寿曼还能够怎么样。他告诉楚君审,说自己不愿意拿出粮食,晋国各个家族要自己想方设法去准备啊?
可能是晋国各家族的举动搅得楚国君臣疑神疑鬼,楚国右军跟晋国上军打到一半,楚君审要求中场暂停。
竟然还有要求中场暂停这种操作?可别觉得稀奇,不止晋国和楚国开打有过中场暂停的例子,列国之间也出现过很多次。
提出中场暂停只是规则的一部分,跟挂免战牌能够暂时休战的情况类似,肯定要双方都认可才会被执行。
楚国那边将自己的右军撤回去,换成了郑军出营接场。
楼令听郤锜得知是郑军接场,搞得当场暴跳如雷。
说来也是啊?
晋国和楚国都有实力角逐天下霸主的宝座,地位方面比较平等。
要排个三六九等,郑国只算是二流国家,档次肯定跟晋国或楚国不一样。
郤锜纯粹是觉得受到了侮辱,才会暴跳如雷。
很生气的郤锜将火气发泄在郑军身上,重新开打就是一再猛攻,结果只花了半个时辰(1小时)就将郑军打得崩溃了。
由于是“因怒兴师”的关系,尽管上军很快击败郑军,可是上军付出的伤亡也极大,多少算是一种得不偿失。
只不过,郤锜只在乎心中恶气有没有得到发泄,大概不是那么在乎平添多少不必要的伤亡。
晋军与楚军连续交战了四天,互相试探出对方几个军团的成色,到第五天并未继续交战。
“这是进入到喘息的环节了啊?”楼令在第六天又看到互相往来的两国贵族。
开打又有默契进行休整之后,两边的贵族往来可不是一开始的交际情况了。
楼氏这边有不少楚国贵族前来,他们的到来就为了一件事情,打听某某人是不是成了俘虏,有的话就去见一面。
那么做当然不止在确认生死,其实也是步入赎回的一个环节。
这种事情可不止发生在楚国个家族,晋国这边一样有人被俘,所在家族也会干相同的事情。
有一个现象挺有意思,哪怕是有逃跑的机会,说是有节操或不屑都行,反正没有晋人或楚人那么干。
被俘的人,他们大多会要求来见自己的人,下一次携带某某什么东西,乃至于要求将自己的随扈或侍女送过来。
其实不难理解,一来是跟名声有关,进入战俘营再跑跟押解途中获救是两回事,从战俘营逃跑会“社死”,下一次自己或族人就没有被俘待遇了。因此,哪怕是家族没有钱来赎回去,俘虏也不会进了战俘营又想方设法逃跑;第二个因素是,交赎金就能够获得自由,多数人可不想增添其余的风险。
处在交战阶段,哪怕是谈好了赎金又能立刻拿出来,无论晋军或是楚军都不会马上放人。
立刻放回去做什么,好让对方继续上阵,再抓一次吗?
真的不想拖太久,最快也是确定战役结束之后了。
这一轮“中场休息”进行到第十五天,楚国那边主动提出继续交战。
再一次进入交战的阶段,晋军或楚军可不会提前告知将会是哪个军团上场,也不会继续限定投入的兵力。
“水汽越来越重,是要下雨了吗?”
一次新的会议之中,有人提到了气候的转变。
栾书当然注意到了气候的转变,关注点却是其它,问楼令,道:“楼氏在凌晨有一批部队抵达?”
确实是楼氏的队伍,不过是先头部队。
栾书得到答案,惊奇地问道:“十五天来回,速度这么快?”
知道怎么回事的人,他们用探究的目光看向楼令。
“单骑走马,速度会快很多。”楼令给出众所周知的答案。
栾书有其余的不解,继续问道:“用马驮运,才能够携带多少。耗费时间和人、马之力,得不偿失吧?”
楼令只是笑了笑,没有给什么答案。
用马驮运的量,自然无法跟使用马车相比。
一匹马驮运,上限不会超过两百斤。
一辆车的装载量不会低于三百斤,装下四五百斤也是可以。
楼令是派人骑马回去,确确实实也用马驮运了一批物资过来,不代表没有车队南下。
“里面有什么说道的地方?”郤至心里也好奇,选择低声问出来。
楼令可不好像对栾书那般来对待郤至,同样压低了声音,说道:“后面有车队。”
其实,楼令这一次就是顺道考验一下大队的骑马长途行军,真的不是光有运输任务。
光用畜力驮运,马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该是选择骡子才对。
栾书看到楼令与郤至窃窃私语,心里肯定对楼令的笑而不语有意见,只是涉及到家族隐秘,哪怕中军将都不能逼问,更不能将不满表现出来。
“接下来便是正式交战,有鉴于楚军在试探阶段处于弱势,有些事情不得不防。”栾书用这句话来作为会议的正式开场白。
那的确是!
楚国君臣一旦认定自己处在弱势的一方,他们并不会死守交战规则,什么招数都使得出来。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楚人数量多,再用烂招,要被诸侯耻笑,哪还有脸继续争霸。”
有人先笑出声,更多的人发笑。
现场却是有些人没有笑,相反脸色看上去很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