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丰耕县要打造旅游季,除了城外的景色之外,城内也要做出特色。

这么短的时间,从建筑下手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从文化上下手。

衣着、饮食首当其冲。

林宝初去找薛伯,让他再赶制一批‘丰耕印象’的服饰。

并且自己和沈戟带头,从现在开始,尽量以‘丰耕印象’为日常服饰。

不管是全身装也好,半身或者配饰也好,都尽量带上这些元素。

今天林宝初就是上身穿丰耕印象,下身穿常裙出门。

今日大集,城里乡外的摊贩几乎都会来做生意。

林宝初拿着纸笔,从街头走到巷尾,记录每一个饮食摊的菜品。

菜品、口味,太有限了!

都是两州三县里常见的食物,包子、馄饨、阳春面、烙饼……

传统,无创新。

需要用到大量油、糖的小吃,在街上几乎看不到。

油炸食物和甜品在小吃界可占据不少地位,喝的也很少。

旅游季里,小吃街是重点项目之一,林宝初还得想办法丰富街上的小吃。

沈戟从外面回来,进屋就看到林宝初在桌子前奋笔疾书。

偶尔还抬起头来,冲着窗外碎碎念什么。

他走过去,看到她在纸上写了许多像是菜单的东西。

“高山土豆、铁板豆腐、炸鸡薯条、烤肉肠、豆花、糖水、煎饼果子、纸杯蛋糕、糯米糍、仙草冻……”

确实是菜单,因为他认得这里面的糖水和仙草冻。

“阿宝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沈戟在另一张椅子上坐下,很自然地拿起蒲扇给她扇风。

这几日天气热得很快,她脖子上已经冒出一层细细的汗。

“你回来啦。”林宝初没看他,又在纸上写下一项小吃名,“新区的房子应该到管道了吧?”

盖房子的事情由沈戟全权负责,她很少过去。

房子,如果她插手的话,一定会不自觉向前世的房子靠拢。

林宝初不想把房子盖得太标新立异。

因为在材料上做不到,硬盖的话很容易变成不伦不类的样子。

所以她索性不管,让沈戟去做,她唯一的要求只是管道。

是排污管道。

和客栈一样,新区的房子要有独立卫生间,排污的管道用的都是土陶制管道。

用土陶管道虽然贵了点,但胜在耐用,咬咬牙也就割肉了。

毕竟是住人的房子,不是用来炒的。

“嗯。”沈戟看向她,控诉道:“阿宝,你已经很久没有给我做甜食吃了。”

从去年月圆节到现在,她一直都很忙。

驰援池州府、修栈道、种果树,现在又要策划旅游季。

他已经很久没有吃到她亲手做的甜食,连一碗仙草冻都没有。

林宝初拍了拍他藏糖粒的衣兜,笑他:“你不是每天都会抓一把糖吃吗?”

糖厂做的薄荷糖、饴糖、姜糖他都没少吃,还要让她做甜食。

林宝初想到什么似的,放下手里的笔,去掰开沈戟的嘴。

瞧了瞧,“还行,没蛀牙。”

她突然的亲昵,沈戟心跳得厉害,叫他如何受得了?

他抱起她就亲上去,委委屈屈的样子,“阿宝,陪陪我……”

他们已经许久未亲密了。

-

林宝初罗列出可能做到的夜市美食街的小吃后,就去想办法定制需要用到的厨具和原料。

她要自己先把这些小吃做出来,才能开展后续的小吃街工作。

“各位,我想问一问大家,有没有谁认识做冰块买卖的人?”

林宝初跑到办事大厅,“我想要些冰块。”

计划中的一些美食、饮品需要冰块,但林宝初没有。

扶贫小队正在筛选之前收回来的消费券,旅游季还会有一次消费券抵现银的活动。

上次的消费券有部分破损,需要重印。

再加上这一次增加了一千张金额不等的大额消费券,力度加大,扶贫小队正为此忙活着呢。

“林姑娘你要冰块做什么?”许牧问。

“给美食街项目做些茶饮。”

“美食街开始做了吗?”福珠激动地抬起头,“林姐姐,都有什么吃的呀?”

上次开会,她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个美食街了。

林宝初说:“我列了一些菜品,这两天打算试着做做看,要是能做出来就上项目。”

“真的?”福珠兴奋到跺脚,举手表示,“那我要试吃!”

“我们也要。”

这个机会难得,扶贫小队都不想放过。

回想上次他们在一起品尝林宝初的手艺,还是去年的果蔬宴。

“没问题。”林宝初笑了笑,双手一摊,“所以,谁有冰块?”

别跑题啊,她的问题还没解决呢。

“这个……”扶贫小队面面相觑,“好像大伙儿都没这方面的人脉。”

“福姑娘、秦公子,你们也没有吗?”朱金华问二人。

福珠和秦让是他们当中最富豪的人家,他们两家要是没有,那就真没有了。

“我家做粮食生意的,而且就在池州,哪儿来的冰呀。”福珠表示无能为力。

“我倒是能让我大哥去帮忙找找,但需要时间。”秦让看向林宝初,“林姑娘,你很急吗?”

天已经热了,她能不急吗?

“尽量快点吧,我想和美食街同步上。”

林宝初话音刚落,就听到身后县衙大门有马蹄声和脚步声响起。

扶贫小队转头眺望窗外。

“是不是英雄家人来了?”

按照上次来信的时间,剩下的两家也应该到了。

“请问,县令大人可在?”

门外先进来一个车夫模样的人,此人问完话,就又进来了七八人。

这些人有男有女,以少壮为主。

从站位上看,应该是两拨人马。

但从衣着上看,他们衣着款式相似,是同一个地方来的人。

这几人,应该就是之前来信的两家。

“我们县暂时没有县令,我是主事人之一。”林宝初微笑道:“你们可是来认碑的段家和陶家?”

“正是!”

听到眼前人叫得出他们的名,段、陶两家人立刻快步走来。

两个妇人更是直接红了眼眶,“姑娘,我舅舅的碑在何处?”

“在祭堂。”

林宝初轻车熟路,将两家人往祭堂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