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王俊凯来京
三个人在茶楼花了一个时辰定了接下来的计划。
看看差不多已经是中午,斯文干脆请两个人去酒楼吃饭,饭后三个人又去了新书院的房子看了看,就是李志远也对这个位置很满意,只说袁家这个地方买得好。
第一批学员从大理寺还有附近衙门抽,这个主要是李志远负责,一鸣为辅,斯文除了催人加快房子的装修,还要负责采购这些人的桌凳以及画架画板,炭笔倒不用买,回头直接交给方管家就可以。
几十个人的中餐,最好是安排人做饭,离家远的人自己有地方住就更好,但也有没地方住又囊中羞涩的,那还得安排住的地方,还有起码的日用品。
这些斯文上午已经提出了,回头则由志远上书给王大人,包括房租以及吃住的费用等等。
半下午,斯文就回到了家,把事情跟娘子细说后,就又赶到了前院。
二强、大山包括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已经去了书院,但梓涵跟二山、大勇则暂时只能在家读书。
梓涵是准备考国子监,万一考不上,就等他爹过来再说了,汪二山跟汪大勇肯定是去文鸣书院。
正式开课后,汪林、汪轩包括老汪家的四个孩子都会回到自家的书院来读书。
而大强已经成家,年纪也十九了,则会一边在书院做事一边继续读书,底子不好,也只想中个童生,能中秀才就更好了,不过那样可能性不大。
斯文首先检查了二山跟大勇的功课,今天的功课都做的不错,字也写的比之前好,听了三叔的夸奖,两个孩子又意外又欢喜,还好还好。
“二山、大勇,这是你们这两天的功课,抽空的时候你们自己抄写这本书,字迹一定要工整,因为这是你们日后上学要用的,不然就掏你们自己的零花钱来买。”
“知道了,三叔。”两个孩子也知道父母也只是给了些学费,最多是一点笔墨钱,买书的银子包括吃喝用费基本都没有给。
斯文转身又进了东间。
王梓涵的功课做的就好多了,字迹也大气,这也怨不得汪家的孩子们,毕竟一边是乡下书塾教的,回到家也没人管着读书写字。
一边却是自小开蒙,请了比较好的先生单独教,背景不一样,受的教育不一样,像汪涛那样自律的孩子还是极少。
斯文又仔细地跟梓涵讲了他文章的优缺点,指出他的不足,怎样会更好点。
“明天起你把这些书找出来看看,这是我给你布置的文章题,两天后我会过来检查。”
“是,老师。”
现在才八月初,三个孩子这样自己复习还是不行,斯文掉头又去了老丈人家。
先是把今天的事跟老丈人说了一遍,包括房子的事。
“斯文,这些你和一鸣看着办,价格就按京城一般出租房的价格,稍微低点也行。”
“爹,我还有一件事想麻烦您。”
“你这孩子,有事就直说就是了。”
“爹,家里二山和大勇,还有俊凯的儿子梓涵,等咱家的书院开起来,我还是要把自家的几个孩子送进来读书,梓涵则先去考考国子监。”
“但这中间一个月,老是让他们在家自学我怕他们不行,特别是梓涵,万一退步了,我不好跟他父亲交代,能不能麻烦您辛苦一个月,帮我管管这三个孩子。”
“行,斯文,你让他们三个上午到我这里来,下午给布置功课回家做,我下午也好去新书院转转,还有些其他的事。”
“爹,您能帮着教一上午就足够了,晚上我自己回来也能教教他们,检查一下他们的功课。”
“行,明天就让他们辰时中过来,我会在家等他们。”
十天后,第一批三十个学员正式报到了,这批基本都是京城当地的,上午斯文教他们素描一个半时辰,中餐请了两个人专门做饭,费用由大理寺出,下午大家就在教室自习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由斯文点评。
而李志远跟袁一鸣则负责下一批的学员以及后续问题,后续问题也不少,之后的学员基本就是外地的多,这就需要解决住的问题。
而京城的大街小巷,这时候许多人都收到了文鸣书院的宣传单,上面写着八月二十六到二十八号三天会安排新学生的入学考试。
从蒙童到秀才分五个班,每个班暂收五十人等等等等,宣传单是斯文设计的,其中加了现代的手法,看上去就很吸引人。
而两位山长推荐的四位举人,现在年纪基本都在五十左右,根本不打算再考进士,只准备一心一意地教书育人,这就让人很愿意了。
另外,斯文又让汪月他们在街上传了不少小道消息,新书院的山长,一个女婿是今年的传胪,一个儿子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名次还靠前,听说每个月都会抽空给学生们上课。
这就不得了了。
一下子文鸣书院就火了起来,大街小巷甚至买菜的老太太都知道。
这让袁秀才又惊又喜,之前女婿说发这些宣传单,他还很不自在,认为是不是浮夸了点,谁知道效果这么好,按理说应该是不缺生源了。
他上午给几个孩子补课,下午不是守在工地上,就是找新招的四位举人先生交流交流,忙得也是不亦乐乎。
八月二十二号,王俊凯带着家眷过来了。
王家在京城是有大宅院的,到了的第二天,王俊凯上午就找到了斯文教画的地方。
“俊凯,你来了?哪天到的?”
“昨晚到的,斯文,你先上课,我去书院转转,等你下课。”
“好,还有大半个时辰,你儿子上午在我岳父那上课,下午回我家,他应该还不知道你们来了。”
王俊凯笑笑转身就去了新书院,儿子的事他不着急,斯文都会安排好的。
想不到新书院离他家真的不远,两条街的路,如此,他家小儿子肯定放这了。
自从有了重新读书的想法,娘子和儿子都是支持的,家里已经有了不少的家业,再说能管事的人不少,并不是说读书后就不挣钱了,生意会继续做,只不过不怎么赚钱的生意会砍了一些,明面上王家生意会少了许多。
但真正赚钱的还在。
如此还担心什么了?
他的脚步轻快,面上也露出浅浅的笑意,如初秋和煦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