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相公的小情绪
一大早,武也没练,斯文就带着方和去了汪家村。
“你说什么?年底不回来了,直接去京城?”汪老头差一点破了音。
“爹,我也是刚收到老师的信,他信里就是这么说的,一鸣也去,当然,能去的话,证明你就已经是举人家的老太爷了。”
一句话让老两口都笑了起来。
也是,只有举人老爷才去京城考进士,考上就是官了。
“这次去又是乡试又是春闱还有殿试,身边没有春娘实在不行,她还在家里闹呢,舍不得她三个儿子,难道就不担心我?”斯文一脸难过。
汪老太连连点头:“可不是?连着几次大考,你一个人怎么行?还要准备吃食,你考秀才就是她跟着的,她还是有旺夫运的,去,一定要去。”
兄弟几个没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
汪老头竟然也点点头:“老三,运道这东西还真是有的,你媳妇旺夫这倒是真的,不行就让她去吧,孩子们不是还有他们外公吗?”
斯文点点头,又看向他的兄弟们。
“大哥,前些天我碰见师爷,他是县衙这次缺一个文书,如果大强愿意去,我就去找找县太爷,先去外面练练也好,学会为人处事,他老丈人也在一处,不担心人欺负他,再说县太爷这点面子还是要给我的。”
汪老大汪大嫂拼命点头,去了县衙,就是吃公家饭了,大强读书只一般,考科举是不行的,他是长子,不能差了。
以后老三要是发达了,还能提携她的。
“老三,那就麻烦你去找找县太爷,我们大强考不了秀才,再说在县衙,也能抽空读书的。”
斯文点点头:“还有一件事,春娘跟我一起去,三个儿子要送去外公家,大强不算,剩下的四个,武也学了一年了,该教的已经教了,再就是自己苦练了。”
“我觉得你们还是送他们去胡先生那,早晚在自家练,等我们回来再说吧。”
汪老二他们能怎么说,两个人都去考试了,庄上没大人在,光那些庄户肯定是不行的。
汪老二点点头:“只能这样了,你考试要紧,回头我就送到胡先生那。”
老四也点点头:“大勇在他三婶那这一年,好了许多,如果不是没法子,我真不想让他走,三哥,以后有机会,你还是带带他吧。”
斯文点点头:“以后再说以后的吧,爹娘,我还得下去找县太爷,这事暂时不能说出去,知道吗?”
大家都点点头。
“那我走了,下午还得去老丈人那,他们还不知道我要带春娘走的事,哎,娘子还要劝,我真是累。”
老两口跟着儿子后面,汪老头道:“好好哄,不能吵,考试最要和气,和气才有气运。”
斯文点点头:“她也不是拎不清,就是舍不得儿子们,我回去再劝劝。”
汪老太忙说:“你先去县太爷那,事情办好了就去你老丈人那,到时候你娘子还能怎么说?自然是考试要紧了。”
老头跟着点头,斯文摆摆手,忙上了车。
上车后,唇角勾起来,越勾越大,轻声笑起来。
老两口还真是信儿子。
斯文下去确实先去了一趟县衙,大强做文书本是县太爷跟师爷商量好的,无非是收斯文一个人情。
不多时斯文就出来了,回到庄上就打发一个人去了汪家村,送去了大强当文书的凭证,下个月初就可以直接上任了。
也算是了掉他的一个心思。
袁春昨晚起就开始收拾三个儿子的东西,一上午又收拾了不少,简直就是一车厢,夫妻俩带着四个孩子就这么回了娘家。
对三个孩子住袁家,袁家一家子都没有意见。
三个孩子这么乖,谁不喜欢?就是两个弟媳妇,现在见了袁春两口子,更是笑意盈盈。
这个大姑子对她们一直不错,家里生意基本都是托她的福,这次又带她们入了股,还不用拿现银,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一鸣媳妇更是愿意了,这样儿子就不用去庄上了,在家就能学本事,儿子离的时间久了,跟娘都会生分的。
袁秀才看着三个孩子乐:“在我这里,你们还不放心?保管把他们教得好好的,养得也好好的。”
袁母抱着娇娇,瞥瞥老头子,乐吧,哪个不知道他最是高兴?老了老了,就喜欢身边有自己喜欢的晚辈。
袁春拿出一个盒子,当大家面打开来。
“娘,表妹成亲我们应该是不能赶回来了,这是两亩田的地契,这是三十两压箱银,这是一个银簪一个银镯,到时候你给她们。”
两个弟媳妇对望一眼,姐夫还真是宠大姑子,这么多的陪嫁,差不多六十两了。
袁母点点头:“你们给了,我也就帮她们收下了。”
斯文道:“前天我找了刘家小子谈话,他说绝对没有悔婚的打算,腊月一定会成亲的,不出意外,我估计刘家今天肯定是要去何家一趟的。”
老两口都连连点头,这样最好,姑娘家还是不要退婚的好。
“爹,我上午回老宅了,我那大侄子下个月去县衙当文书,另外几个侄子就让他们还是回胡家读书,我兄弟们也答应了。”
袁秀才点点头:“他们答应就好,你们俩都不在庄上,几个孩子确实不适合住那,出了事怎么办?”
斯文想想还是说:“刘家小子本这次不去考试,本人是想去的,应该是担心开支,我已经让他考虑了,如果想去,明天一早就在城门口等我们,估计是要去的。”
一鸣点点头:“那人还是不错的,你这样,以后表妹会过的舒服些。”
斯文余光瞟向娘子,娘子果然面露微笑,她对这些人还是很好心的,要不是自己再三求,这次是无论如何不愿意跟自己去府城。
在家里,女儿第一,儿子们排在二三四,她自己第五,相公才是末位。
一时间,斯文突然有些心酸起来。
袁春一会吩咐这个儿子,一会又吩咐那个儿子,老爹老娘也要吩咐几句,忙的不亦乐乎,哪里还顾得上相公的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