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如朱元璋所想,董卓其实已经做好了决定,他找刘协,只是为了寻求一个正当的理由罢了,但或许他的心中依旧抱有最后一丝幻想,一个会出乎他预料的可能。

【皇宫内,当董卓出现的那一刻,小皇帝刘协明显有些紧张。

董卓眉头紧锁,他发现自从给刘协请了老师来教导他,这个曾经自信勇敢的少年变了,如今的刘协和当初的刘辩一样,胆小懦弱,甚至都不敢直视他的眼睛了。

目光复杂的直视刘协许久,董卓失望的叹了一口气,他将目前的局势和需要做的抉择全都说了出来,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希望刘协做个决定。

可刘协听完以后却只是战战兢兢的缩了缩脖子,“一切全听相国安排就好。”

砰!

董卓愤怒的踢翻了身旁的一张桌子。

他气呼呼的抬起手直指刘协,却只看到刘协害怕的躲到了椅子后面,这一刻,董卓的心中突然有种十分无助的感觉,他后悔了,也许他不该这么早就将刘协推到皇位上,也许他应该亲自教导刘协而不是愚蠢的信任那帮大儒。

最终,董卓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愤慨的转身离去,第二日,他便当众宣布撤离洛阳,迁都长安。

这个决定一出,自然再度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

只是这一次董卓没有心情再和他们扯皮,朝堂上,董卓霸气的一挥衣袖,“我是在通知你们,不是在和你们商量。”

很快,大军开拔,董卓率先带着小皇帝刘协前往长安。

临行前,董卓麾下的一帮将领询问董卓,洛阳该怎么办?难道就这么交给诸侯联军?

董卓冷笑了一声,“他们想白捡一座繁华的城池?做梦,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就都烧了。”

事到如今,董卓已经不在意他的名声会臭成什么样了,他只想要利益,能够确保他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的利益。

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掠夺行动开始了,西凉军很好的贯彻了董卓的命令,能抢的都给抢了,抢不走的就放火烧了,一时间昔日繁花似锦的洛阳城便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等到联军赶到洛阳,留给他们的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火光漫天。

正如李儒所说,虽然董卓只给联军留了一座废城,但联军还是就此止步,分崩离析了。

初平二年(191年)四月,董卓入长安,此时的长安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建,毕竟曾经做过都城,迁都一事并不困难。

联军解散后,董卓听取李儒的意见开始休养生息,如今皇帝在他手中,只要他静心培养皇帝,待将来天下有变,便可再度提军征讨四方,平定天下。

然而如今的董卓早已没了昔日的雄心壮志,对于刘协更是满眼的失望,甚至到后来如非必要,他都不愿意再见刘协一眼。

在董卓看来,刘协已经废了,教他无用,还不如尽情享乐,本着报复的心理,董卓开始如他手下的那帮凉州军痞一般为非作歹,恣意享乐。

李儒几次劝诫董卓不要放弃希望,可董卓每次都只是口头答应,但实际上完全没有听进去那些话。

后来,有人为了讨好董卓,建议董卓自比姜尚,叫小皇帝刘协认他作尚父,董卓虽已无雄心壮志,但他还没傻到会坦然接受这样的提议。

董卓询问了他信任的蔡邕,蔡邕表示这种称呼可不能乱叫,得先立下不世的功勋才可以与之匹配。

董卓觉得有道理,他向来奉行的都是无功不受禄的原则,就比如在外人看来和他十分亲近的吕布,董卓就因为吕布一直表现的出工不出力,所以一直没给什么像样的赏赐,只是弄了些虚名给他,以安其心。

至于他自己虽然自认功劳卓着,但以他如今的功绩确实还不足以和姜子牙那样的大佬比拟。

可是后来,有人跟他说当初周武王姬发认姜子牙做尚父的时候还没一统天下,早叫晚叫都一样,再加上也不知是谁教会了刘协叫他尚父,董卓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称呼。

此后的日子里,董卓基本彻底摆烂,他对朝堂之事再无过问,只要确保朝廷还在照常运行就可以了。

与此同时,他听信谄媚之人的话语开始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宫殿豪宅,随后更是搜罗了无数名贵物品和美女以满足自己的贪欲。

在这个时期,董卓唯一还信任的人只剩下蔡邕,而蔡邕也时常劝诫董卓注意言行举止,但董卓每次都只是哈哈大笑一番,从不以为意,这让蔡邕也是十分的无奈。

初平二年六月,长安发生地震,凉州也发生了旱灾,蔡邕借此机会劝说董卓收敛暴行,以免遭天谴。

上了年纪的董卓早已没有了年少时那般无畏的勇敢心态,他听从蔡邕的建议缩减了日常花销,出行也不再追求排场。

可很快就有人跟董卓谏言,说天灾不可免,但人祸需警惕,听说最近有人谋划要行刺董卓,董卓一听顿时就坐不住了,他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怕死,一听有人要针对他,当即将与自己有仇怨的,看不顺眼的全都找理由杀了。

一时间整个长安人心惶惶,董卓如此暴行之下,自然有不少大臣坐不住了,他们联合在一起意图刺杀董卓,却不想事情败露,死的死,逃的逃。

在这些人里,有一个比较隐忍的人叫王允,他虽然也想杀董卓,但他深知强取实为不智,于是他偷偷联系了因为被忌惮而一直郁郁不得志的吕布,谋划了一场让董卓完全没预料到的刺杀。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这一日小皇帝大病初愈,准备大宴百官庆祝一下,按照常理作为相国的董卓自然也要参与。

然而就在宴会开始前,宫中突然传来消息,说是刘协有事找董卓商谈。

董卓起初是不想去见刘协的,毕竟他不认为刘协和他有什么好谈的。

可前来传递消息的太监却偷偷塞给了董卓一张纸,董卓看了一眼纸上的内容,顿时坐不住了。

这张纸上居然将董卓意图培养刘协扫平天下,匡扶汉室的理想全都写了出来,且看笔迹,这些都是刘协写的,这一刻,那本来已经被湮灭的梦想之火再度被点燃,董卓当即就要进宫。

却不想就在这时,已被他冷落多时的谋士李儒不知从何处得到了消息,当即拖着病重的身体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

他告诉董卓,刘协不可能毫无征兆的改变,这是一个陷阱,不要去。

可此时的董卓已经被希望之火冲昏了头脑,“纵是陷阱又有何惧?就算这是一场鸿门宴,我也不想放弃这个能让天下复兴的希望,你懂吗?”

看着董卓坚定的眼神,李儒好似终于看懂了自己追随了大半辈子的主公,他释然的一笑,最终目送董卓上了轿子,向皇宫走去。

“主公……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