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叶檀有点儿不好意思,摸了摸后脑勺。“那就是我月底要结婚了,经理能否帮我出个小轿车,去接送我的新娘子哈?”
叶檀这节骨眼,也被自己的大胆话语,逗乐了。
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开玩笑,又好像是真的。
不过刘时光可是认了真了,他一拍叶檀的肩膀,“好啊没问题,小兄弟,你怎么称呼?”
“我姓叶,叫叶檀,是下巴旗乡三百户村的知青。”
刘时光爽朗一笑:“叶檀叶知青,我记住了,每天你不是还给我送货吗?反正老见面,那就到时候你告诉我准确日子,我一定车上拴满大喜花去接送!”
他又拍了拍叶檀的肩膀,“到时候,我不光出车,还要给小兄弟你随份子包红包,然后去你们村里吃席,哈哈!”
最后,刘时光赶紧又一次抱拳拱手后,一扭身,搀着叔叔,匆匆而去。
大厅里,风消云散。
经理也撤身而去,到后面哄那个售货员100去了,所有售货员也都冷着脸、各就各位。
不过,520又仔细端详了一眼叶檀。
这个帅哥,原来是个知青,我说怎么皮肤细嫩,气度不凡呢,不光外形外貌出众,头脑思路,竟然能够玩转各个年龄阶段的,丝毫不怯阵,真是不简单!
不光如此,他竟然与红旗饭庄的经理,也有业务往来,不然怎么会说送货送货的?
520看着叶檀的背影,默默愣神。
她在想,如果早认识他该有多好?
为什么,会慢拍?
哎,或许这就是人说的有缘无分!
等叶檀,完全又被一个大几岁的小伙子拉走了之后,520和周围的售货员,又窃窃私语叶檀的与众不同。
别的售货员还调侃:“怎么了?不会你看上人家了吧?”
520听了,一瞪眼眸。
“这可开不得玩笑,别乱逗。”白了一眼后又惋惜,“人家月底结婚,难道你们就没听见?”
“结婚又能咋?干脆结婚那天给你蒙上一个红盖头,替嫁算了!”
“没错,来一个上错花轿嫁对郎!”
“对,来个生米煮成……”
“哎呀别胡说,看我不缝上你的小嘴砸。”
柜台里,520追着几个售货员,挥拳打。
杨爱国,也目睹了刚才叶檀的所有表现。
他这一次,发现了叶檀的能力,不光做饭好吃花样多。他这一个当兵出身的硬汉,堂堂的武装部部长,竟然此刻甘愿为他伏低做小,帮着叶檀把兜子拎着。
他觉得妹妹找到叶檀,真是赚大发了。
东西都放到了车里,撂在了铁锨上,他刚开始还有捉弄叶檀的冲动——知道他不会挥鞭子赶大车,便故意提议让他赶大车,也好抓住他出丑,让自己也爽爽。
“赶大车”,的确是一门技术活,一般人牲口不认你,各种操作不娴熟,还真的费劲,掉沟里也可能。
可是目前,他又反悔了,他觉得为一个有大能耐的妹夫赶大车,是他的荣幸,所以他一句废话没有,自动坐上了带着刹车的那一侧车辕子上。
刚想走,没想到从供销社门口,窜出来一个人,“嗨,哥哥呀我的亲哥哥!”
对,就是那个倒卖票的。
他怀里搂着一个包包,这把叶檀吓一跳,“你这?怎么变成了这模样?”
他很瘦弱,但是面颊却红肿着,嘴角也是肿的。
一听叶檀这么问,他苦笑一下。
“哎,为了跟几个同行争蹲点地盘,打架打的。不光如此,我家族五爷爷是红白案的,因为被儿媳妇争夺家产遭虐待,我也去跟着我五爷爷打架撑腰去了。和二媳妇的娘家人,一顿大战,不过好在我猴爷爷打赢了。”
红白案——就是老家农村专门给人接席面活为生的,无论谁家娶媳妇,生孩子过满月,过大寿,还是谁家做白事,他们都可以出面给做饭一条龙服务。
而且还有大棚,是那种粗布军绿色那种,里面备凳子桌子,碗筷等一切都有备。
叶檀听他这么一说,当即问道:“哦,你,怎么叫自己是猴爷?”
“哦,我属猴的而且姓猴,所以自称孙猴子,就是猴爷爷。”
“这还真凑够巧,”叶檀忍不住笑了,赶紧问话,“怎么样?你拿到了票没有?”
“有有有,100尺布票,一张自行车票,还有一个收音机票,一个12块钱,一个7块。布票我也给叶哥哥你吧,100尺,就给我10块。”
叶檀一听,一拍猴爷爷肩膀。
“妥了!”
只见猴爷爷一呲牙,因为他的小身板,历经了这两场打斗,实在是周身散架了,虽然不至于骨折,但是哪里都碰不得是真的。
但是被金主拍疼了,他也高兴。
至少他的这一单,痛快就成了。
于是他又环视一下四周,确定了没有监管人员,便说了句:“叶哥,一共29!”
“你知道我叫啥?”
“我擦!那还不知道,刚才柜台表现那样勇!并且也自报了门户不是吗?”
“好好!”
叶檀从裤兜里,掏出来3张大团结。
猴爷爷一见,眼睛冒光,赶紧拿过来,叶檀刚想说,那一块钱不用找了,只见猴爷爷立刻从怀里,掏出来了几张红糖票,“叶哥哥,几张红糖票,所以,那一块钱,不用找了。”
不过猴爷就是当违法角色的人习惯了,交易一完毕,立刻习惯性小贼一样消失,猫躲起来。
杨爱国见叶檀的出手阔绰,也是佩服不已,见他为了迎娶小妹果真在搜罗各种票,又深深感觉小妹这辈子值了。
尤其刚才他和人理论时的强大气场,给那个年长人撑腰,还有认识一个中年气质男,竟然对他称兄道弟,对他那么客气,杨爱国此刻,便对他更是敬畏。
给他赶大车,
他心甘情愿!
“呦吼、驾!”手握着鞭子稍微一挥,大红骡子一仰头,随着杨爱国的驾驭,“哒哒哒哒”,轻松朝着三百户方向而去。
三百户。
到了村里,村长都没在屋圈着,早早跑到了大队部院外,巴望着。
因为田地干旱不得了,如果真的不长秧苗,注定几个月后颗粒无收,全村会饿死人的。
到时,都不是穿不暖的问题。
因为村里,又不是没饿死过人,在十年前,一个村的人口,其实也是千八百口,为什么经历了十年后,目前还是七八百?
原因也有六零后灾荒,
那时候饿死了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