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在双方还在沟通之时,刘平安决定把那个叫张华宁的书办放了,先试试水,看那边什么形势,按照如今状态来看应该打不起来,真有可能是误会了。

张华宁满脸是血,手脚抖动跪在安抚使刘广志身前,他没想到只是打了个秋风就惹出滔天巨祸,差点引得双方打起来,完了自己小命不保。

“大人明鉴,我看山西来的乱民是要造反,请大人尽快出兵镇压。张华宁一看形势对自己不利直接破罐子破摔。

“狗东西还敢反咬一口,刘广志气的浑身发抖,就是因为眼前之人的一点贪念,差点让他的安抚工作功亏一篑,此人心肠歹毒,不能留了。

刘广志对身边随从挥了一下手叫人把张华宁带下去,正准备派余小二再次去刘平安那边解释就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男子跑到延安知府周传忠身边说了几句话。

周传忠转头对刘广志苦笑一声说道:我已经打听到跟咱们对峙的人是谁,是汾阳县铜厂的东家,他这次受巡抚大人委托拉着六万斤铜过来陕西交接,另外还带着他们镇里的所有百姓,那个书办张华宁该死。

刘广志听完周传忠的话一脚踹翻身前的桌子说道:那个狗东西当然该死,你说的六万斤铜是怎么回事?

周传忠叫人把桌子扶起来回道:汾阳县那边有一处大铜矿,每年生产二十几万斤铜,换算得三十多万两银子,近一年来山西很多军费都依靠铜厂的利润支撑。

刘广志狠狠拍了一下大腿叹道:太可惜了,一年三十几万两留给东胡人,造孽呀,那么多钱,就是把整个山西的田税加一起也不比那座铜矿的出产多多少。

刘平安要是听到刘广志的话语只能撇撇嘴,山西一年的税收可比那三十多万两高多了,光收田税有个屁用,山西最大的问题是几乎不收商税,所以才会依靠田税,那帮口外经商的人家哪个不富可敌国。

为了彻底解除误会,延安知府周传忠亲自跑了一趟,他跟刘平安曾经在渡口见过面,他历数了那个狗屁贪腐书办一顿后笑呵呵带着刘平安交付他的六万斤铜扬长而去,其实这批六万铜是要交付给西安府官员的,但现在已无可能,为了安抚刘平安这些山西百姓,刘广志和周传忠特意准备了一些肉食给送了过来。

刘平安交接完铜之后心情低落,他想起了在四平镇的大铜矿,那是他的心血,如果没有战争他现在可能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嗯,可能都娶上媳妇了。

可现在,他带着一帮穷困潦倒的百姓四处流浪,到现在连个落脚地都没有,更有可能会被朝廷安排到甘肃,或者宁夏戍边,时也命也。

“大哥,大哥,

刘平安回头望着闯进来已经长了好几岁,古灵精怪快要十岁的三丫心情好了不少,四处流浪又能如何,起码家人陪在身边。

“哎呦,大丫也跟着来了。刘平安见早已长成大姑娘的大丫打了声招呼,要不是这两年战乱不断,大丫这个大妹妹早已找婆家嫁出去了,大伯娘为了大丫婚事差点愁白了头。

大丫笑呵呵坐到刘平安身边说道:我刚从黄家小姐那边过来,听黄小姐的意思,她好像不准备去南方定居,如果可以她想先跟着咱们一起。

“明白了,刘平安明白黄诗云的意思,如今太乱了,他们姐弟带着一大群人在他这里最起码不愁吃穿,可一旦离开他这去南方,手里有没有钱先不说,距离太远天知道能不能安全抵达。

这是准备给自己当保镖啊,可自己这边现在没有进项,以后可怎么养这帮人?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但愿找到一条能赚钱的路子。

“刘兄弟,我找你有事?

刘平安刚想亲自下去安抚一下因为两军对峙担心不已的百姓就见自己的茶友唐掌柜和他大儿子走了过来。

“唐老哥,有事您说?

唐掌柜略显惊慌试探问道:刘兄弟你跟我说实话,咱们已经过河到了陕西,为何会有官军拦着不让走。

刘平安见四下无人把唐掌柜拉到一边轻声说道:我听已经南下的冯家人说朝廷可能要把咱们山西的民众安排去甘肃镇戍边,嗯,也有可能是宁夏镇。

“什么?唐掌柜吓得脸色发白,去甘肃镇,那里除了本地军户,就是大周流放犯人的地方,没人愿意去那种偏僻遥远的地方受苦。

刘平安见唐掌柜吓成这样无奈摇了下头安慰:唐掌柜不必如此,这也有可能是冯阿大推测,朝廷可能还会把咱们送往西安府或者本地其他府县。

唐掌柜有些担心,但也毫无办法,他有点羡慕张大牙那个老混蛋,借着冯家的光跟着去了西安府,听说要准备进川地投奔大儿子一家。

刘平安望着心不在焉的唐掌柜父子,本想叫人去问问官府到底怎么安排他们山西来的百姓,但一想到这么重要的事,绝对不会跟他说,就算他从山西带过来六万斤铜那又怎么样?

本来按照规矩,那些铜就是官府的,用这个跟人套近乎没用。

安抚使刘广志听着下属汇报的山西百姓数量皱着眉头,整个山西因为大部分被东胡人占据,剩余完整渡河的也就平阳府和一些其他府县少量百姓,但高达3万户还是让刘广志心烦不已。

他主要是没钱安置这么多百姓,按照朝廷旨意每户分发五两银子,而且还要给这么多人分发粮食,土地,耕牛,土地还好说,自己去开荒即可,但耕牛在如今的行情可不是小数目,粮食也是大问题。

刘广志其实更想把百姓安置到富裕的汉中府,那样就可以节省开支,但皇上和首辅都想把人送去甘肃镇戍边,那边草原部族众多,加上边军精锐大部分都在京城,造成两镇兵力空虚,急需填补人口。

如今的陕西边军只有从京城回来的一万五千人,这么点人要守卫广阔的边境线已无可能,不说别的,在甘肃镇只有区区不到一万人马,根本守不住,听说从京城回来的边军总兵官刘成现在正依托边军疯狂招兵,以其填补空白。

如果不把山西百姓送去戍边,那甘肃镇,宁夏镇几年之后必然被草原部族吞并,特别是草原霸主东胡人,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刘广志心中发寒,大周一旦丢掉河西走廊也就失去朝廷唯二的几处马场,没有战马的大周朝如何收回幽云地区,别说收回幽云,可能整个大周北方全都会成为东胡人的天下。

朝廷的决策没有错,刘广志下定决心后给朝廷上了一份奏折,主要讲述他现在缺少钱粮,朝廷必须支持,否则无法迁移这么多百姓去甘肃。

在刘广志等待朝廷回复之际刘平安也已经下定决心,他让张秀才用银子开道从官府那边打听消息,一旦去甘肃戍边,他需要了解甘肃镇的具体情况。

张秀才就把打听来的消息的源源不断告诉了刘平安,甘肃镇的情况让刘平安震惊不已,更应该来说是震撼。

甘肃镇跟宁夏镇都归属三边总督管辖,但区别在于这两个地方是军镇,很多老百姓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当兵吃粮,三边总督治下边军有一半都是两地百姓,而且这俩地方跟大周其他地方不同,因为被草原部族包围所以这两地实施的是军户制度,有点类似于明朝的卫所制,所以大周只有甘肃镇实施这种军队制度。

跟明朝卫所制不同的是两地军户比大明卫所兵活的要滋润一些,朝廷是不收田税的,而且为了边疆安全大量给予补贴,当然是不会给老百姓钱,当地百姓防备草原部族也需要自备粮食。

也就是说老百姓自己种地产出的粮食自己留着,但作为守备地方军种要自备粮食,朝廷会给与银钱补贴。

刘平安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认为他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官,没错,去荒凉无比的甘肃镇必须得弄个千户官来当,否则根本无法让自己那一家子过上吃喝不愁的生活,在甘肃镇除了将门世家之外其他人想经商赚钱,没权利,老老实实种地当兵就是你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