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画面来到安庆两江总督府。
“这个老九,早就告诉他不要那么急,他非要去!”
曾国藩看着前线曾国荃不断送来的求援战报,忍不住拍桌大骂。
也就是亲弟弟,换做别人,曾国藩早就撤职查办。
但形势的确非常严峻。
两支能作战的陆军主力,曾国荃的吉字营和鲍超的霆字营,都因为瘟疫至少倒下一半人。
大雨滂沱的梅雨季节是火药最大的克星。
湘军无论是火枪还是火炮都必须装填火药,雨中作战直接就是废物。
还装备着大量落后冷兵器的太平军,在这个阶段战斗力反而是更强的那一方。
这还是李秀成主力没有回援的情况呢。
一旦李秀成主力回援,后果不堪设想。
但这还不是更要命的。
几封来自京师的急信也送到了曾国藩手中。
“什么,弹劾我和老九贪功?”
曾国藩怔了一下,脑袋冷汗滚滚而下。
这个弹劾,绝对是要命了。
因为全是真话!
八旗在湘军的头号战将多隆阿,明明是安庆之战的外线总指挥,论功行赏时却连前十都没进。
彭玉麟、杨载福、鲍超对曾国荃、曾贞干两兄弟疯狂抢功的行为也很不满。
一旦朝廷派人下来查,各种证据不要太多,曾国藩连狡辩都没办法狡辩。
更坏的消息还有。
一封李鸿章的信送到。
“启禀恩师,弟子如今在上海亦是苦苦支撑,只能派四千兵马前往救援。”
曾国藩大怒,直接拍桌。
“这个李鸿章,他麾下现在都有两万人了,竟然只派四千去金陵。”
“他就是这么回报我这个恩师的吗?”
骂归骂,曾国藩也毫无办法。
李鸿章可是曾国藩一手举荐的,总不可能因为这种事情把这个弟子给弹劾掉吧?
紧接着,是浙江巡抚左宗棠的急信。
“……我部正在衢州一带和长毛李世贤部激战,决战时刻已在眼前,实无法抽调一兵一卒前往的金陵,还请曾大人见谅。”
曾国藩脸色彻底铁青。
比起李鸿章,左宗棠更是演都不演了。
“这些混账东西,都忘了本官当年保举他们的恩情了吗?”
“在这种最要命的时候,竟然一个个都对本官置之不理!”
曾国藩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情绪,破口大骂。
那可是两个亲弟弟的性命,是曾国藩湘军最宝贵的班底,是攻克天京的大局,是曾国藩仕途和后世名声最关键的节点。
可就在这样的时候,那些被曾国藩一手提拔上来的部将、朋友、弟子们。
要么敷衍了事,要么袖手旁观,要么干脆搞内讧!
曾国藩神情沮丧,瘫坐在太师椅上。
这一刻,他分外地想念胡林翼。
“胡兄,你怎么就走了呢……”
若胡林翼还活着,此刻的湘军断然不会是这种四分五裂,人心散乱的情况。
【湘军进逼天京,看似太平天国已经被逼到绝境。】
【但少了胡林翼这个湘军巨头来协调各方利益之后,整个大湘军体系内部矛盾因为曾国荃执意抢功而被彻底引爆。】
【前不久才因为收复安庆而登上人生新巅峰的曾国藩,赫然发现自己竟然也站在了悬崖之上!】
大宋世界中,赵匡胤呵呵冷笑。
“左宗棠的话实在是太对了,曾国藩确实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
太子赵德芳抓了抓脑袋,颇感疑惑。
“父皇,之前曾国藩不是已经转变性格,成为一个圆滑之人了吗?”
赵匡胤哈哈大笑。
“你以为现实是小说话本吗,孩子。”
“你以为只要把刚直的性格改成圆滑,就一定能成功吗?”
“用一句佛家的话来说,你呀,着相了!”
赵德芳一脸尴尬。
改变性格融入社会还不行?
成功竟然是一件这么困难的事情。
赵匡胤笑完,表情淡然地开口:
“你要明白一点,孩子。”
“无论什么样的性格,都能在这个社会上取得成功,都能成为领导者。”
“但有一个最关键的前提——作为领袖时,你要尽可能地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
多隆阿、李鸿章、左宗棠、鲍超、彭玉麟等人为什么要加入湘军,认曾国藩当大哥,为什么要对曾国藩点头哈腰唯命是从?
是这些大清的人才犯贱,不认个大哥就不舒服?
当然不是。
是因为他们觉得跟着曾国藩能获得足够的利益,能升官发财!
但曾家兄弟的吃相太难看了。
尤其是安庆之战,曾国藩把自家弟弟曾国荃名列头功,却极力打压外线主将多隆阿。
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湘军众将当然都知道多隆阿是由湖广总督官文强行安插进来的外人。
但,不公平就是不公平。
更何况,要比亲近的话,谁能有曾国荃、曾贞干两个弟弟更亲?
合着大家卖命,就是为了让你曾家三兄弟升官发财?
赵匡胤说到这里,哼了一声。
“曾国藩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才想让曾国荃去上海,把天京的功劳平分给老兄弟。”
赵德芳呃了一声,道:
“是曾国荃自己不愿意,这事也不能怪曾国藩吧。”
“胡闹!”赵匡胤这下是真的发火了,差点一巴掌甩过去。
“曾国藩是大哥,是曾家的家主,是曾国荃和曾贞干两个弟弟的仕途引路人!”
“长兄如父,你觉得曾国藩如果当真下定决心,曾国荃和曾贞干敢说个不字?”
赵德芳顿时噎住。
赵匡胤哼了一声,冷冷道:
“和曾国荃的吵架,只不过是曾国藩兄弟在外人面前演的戏罢了。”
“曾国藩这家伙就是贪得无厌,就是凡事都想把好处拿尽。”
“他以前想当忠臣,就一直骂皇帝。”
“现在想通了要提升仕途,就一直不择手段地给自己和家族捞好处。”
“性格看似变了,他本质压根没变。”
“就曾国藩这种寡恩的德性,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不鸟他可就再正常不过了。”
“他的心胸当不了皇帝,没有任何可能改朝换代!”
听着赵匡胤的断言,赵德芳一边点头,一边想起金幕中曾经播放过的一幕。
那是在曾国藩性格转变之后,胡林翼的一声叹息。
“曾兄变得圆滑了,但这样的转变对曾兄来说,并非一件好事!”
赵德芳心中生出明悟。
原来在那个时候,胡林翼就已经看透了曾国藩,预见到了他将来必然会众叛亲离的处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