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跟张翠英正商量这事儿,张翠英自然是说:“看你自己,你若是认定了那个人,以后想好好的跟他过一辈子,那就他在哪里你就留在哪里。”
林静觉得不对,这不公平“那怎么不能我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张翠英真心觉得这女儿不是自己教养出来的,“一家人哪里有那么多公平?总要有人牺牲。”
“你说你要是个有个什么正事要做,我瞧子川那孩子肯定会依着你,你就想着不打鱼就晒网还好意思说什么牺牲?牺牲啥了?牺牲太阳光了?”
林静……太阳光也很宝贵的好不好。
林静给林云打电话,林云倒是宠妹妹,“你想怎么选就怎么选,哥哥支持你。”
毛巾厂的技术优势已经到顶了,市面上出现了不少仿造的干发帽、毛巾,但是先发优势在,毛巾厂的效益依旧很好。
林云的体重随着厂子的效益而增长,兜里有钱,说话特别有底气。
林静……“有没有可能,我给你打电话,就是我自己不知道怎么选?”
林云道:“自己的路终究还是要自己选的,哥可以支持你,但总不能帮你走。”
林静……钱赚得多了,说话都有哲理了。
话说得容易,选择却似乎不好做。
舍友们就不能问,问就是统一的答案——希望林静留在帝都。
倒不是因为秦子川,就是她们都准备留在帝都,自然就希望林静也能留下,若是能在各自结婚前大家还住在一起,那就更好了。
林静几人大学生毕业准备就业,康小军高三冲刺准备高考。
曾经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孩子这会儿目标很清晰——上最好的大学学计算机。
他现在会的知识已经不少,将来肯定是要更上一个台阶的。
康父很无奈,孩子小的时候自己就已经管不住了,以后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更是他无法干预的。
现在国内很多人都在说,以后大学生毕业也不分配工作了,读大学还不如卖茶叶蛋赚钱,但康父还是觉得儿子若是能够上大学更加有前途。
他们家能有一个大学生也是脸面有光,更何况康小军在学校的成绩保持年级第一,有冲刺清北的希望。
越是接近毕业的时刻,学校里的氛围就变得愈发沉重,学校里的同学们大多服从学校的安排。
毕竟在时代的政策之下,大多数人是服从大趋势的。
再说明大毕业的学生应该再怎么样也能分到个市里的就业机会,不会再回原来的农村乡镇、甚至县城了。
大多数的人是想为自己工作的事情托人找关系谋个轻松的好差事的,但有条件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的人是有想法,难经营,到后面或主动或被动的表示服从学校的安排。
苏晴家里已经帮她找好了工作,放在几十年后看,退休了退休工资都比普通人要高几倍的工作,林静鼎力支持。
苏晴也觉得这份工作很不错,既能有份稳定的收入,又能边工作边做兼职赚额外的钱,单位的福利也很好。
这时候能找份这样的工作,若是以后升迁顺利,苏晴觉得对自己来说已经足以。
在丁鹏老爷子的使劲撮合之下,她跟夏磊也确定了恋爱的关系,是准备毕业后就结婚的。
“毕业就结婚?会不会太快了点?”匡如兰觉得单身的日子都还没开始,自由的生活就没了很可惜。
苏晴道:“他年纪不小了,丁爷爷催得紧,我也不小了,家里都希望我们能早点结婚、”
婚姻法虽然让结婚的年龄推迟到二十岁,民间其实其实很多人不到法定婚龄就办酒结婚的,她毕业已经22岁了,也是要结婚的年纪了。
“更何况结婚之后肯定是要孩子的,早点生孩子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以后退休的时候也能早点享受。”
匡如兰不知道该惊讶还是该佩服,“都还没正式工作呢,你就想退休生活了?”
苏晴有点不好意思,然后看着林静道:“我这不是跟她学的吗?”
林静……我讲究的是及时行乐,可不会等几十年之后。
匡如兰的家庭比苏晴更好,想要安排个事业单位并没有难度,更何况她本来就有帝都户口,还在英语竞赛中获得过名次,出国做过一年的交换生,不管是家里的背景还是自己的硬性都很好,就算是进外企都很容易。
但她没有另外钱去找工作,也拒绝了学校的安排。
匡如兰道:“我还是觉得自己做老板娘更酷,赚的钱也更多。”
“毕业之后我想先去国外看看,回来再做好老板,顺便监督好另外一位老板上班。”
林静……你出国就出国。
你做老板娘就做老板娘,你眼睛看着我做什么。
不过匡如兰有这底气,钱财有家里托底,就算是做生意不顺利了,以后想要找正式的单位上班家里也能给她找个好工作,所以对于家里闺女的这点小愿望,匡父和匡母都是鼎力支持的。
娇养的小公主是他们的心头宝,能做女王那就更加好了。
邵秀清是农村来的,父母都是农村的,她本来是逃婚出来的,毕业了自然不愿意回老地方。
以前没钱没能力,肯定拒绝不了学校给安排的工作,现在她在蓝海做得很好,收入也比同龄人要高很多,哪怕以后蓝海倒闭了,她也会留在帝都,绝对不会回去的。
更何况林静的公司还能给她安排落户,她先前读书的时候将户口迁到了学校,毕业再将户口迁到公司,以后听说买房也能落户,她赚够了钱买房子就能有单独的户口,家里那些人就再没办法左右她了。
让大伙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宋友梅。
宋友梅从来都是循规蹈矩的一个人,这次却选择了考研。
宋友梅也问过她们的意见,选择困难症的病友团们的意见是:想继就考,不想考就不考。
没有啥参考价值。
宋友梅白了塑料姐妹们一眼,“说了跟没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