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静怀疑自己是早上吃了药脑子才会这么迟钝,要么就是被匡家姐弟把脑子给废掉了才在别人的问题中打转。

汽车制造的专业问题本来就跟自己无关,完全不懂的她怎么会想认真去思考问题呢?

人家敢问她都不敢答。

一问三不知还使劲的想,这不是浪费时间是浪费脑细胞啊。

但是说为什么会看好新能源车,那她就不困了。

燃油车,燃油车,首先要烧的就是油啊。

“现在华国还能出口石油可能感觉不那么的强烈,等过几年华国的制造业起来了,成为原油进口国之后就能感受到压力了。”

“世界主要的原油出口国距我们的路途都不近,到时候想要进口原油的成本就会迅速的提升,加上东亚溢价这些问题,成本也会大幅提高。”

“关于世界能源危机的事情你们看到的应该比我多,钱与人都是小事,与国就是大事,经济命脉被卡住别人手里的感觉总归是不好受的,新能源车的显着优势就是不用烧油。”

面前的人沉着脸没有说话,不赞同,不反对,但似乎还不满意。

华国现在的石油还在出口,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的场景都不在想象范围内,用得着考虑被人卡脖子吗?

怎么会没关系?

想想隔壁的金家,以前有苏国廉价的石油进口,日子滋润得比华国不知道舒服多少,等到苏国解体之后,这些照顾性的廉价石油没有了,别说工业了,就是农业都跟着垮了。

汽车制造,造出来的车不可能不需要耗费能源吧?根本就绕不开这个话题。

显然那位袁老师和他身边的两位老者也是在思考这个问题的。

专利的技术壁垒在秦子川提供的计划书上面他们都已经看过了,也都认可,所有才有种错觉,觉得林静是个懂行的。

但没想到林静还懂这个。

有的信息虽然不是机密,但在电话机都不广泛的时代,想要知道真的很难,知道的人却未必会考虑这个问题。

想到因为能源危机,日本的低耗油车才迅速的占领了国际市场,一路崛起,似乎也很有道理。

道理林静懂一些,但局面不同人的思考就会不同。

加上她确实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想了想林静又从环保的角度说了一通大道理。

环保可是以后国际大趋势,也就证明新能源车在未来的市场前景很广大。

看表情,并没有把人给说服,华国连先污染再治理的时代都还没有正式开始,你就来说环保?

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着。

不,现在大多的华国人吃饱肚子还没多久,撑着的人都还少。

终于,静总的脑子回归了。

她一个不懂科学的人谈什么科学?还是几十年后的科研?

我们要的是冲刺世界第一,那需要的是什么?除了科研还需要钱啊,很多很多的钱。

画饼会吗?

燃油车的饼全世界都已经画出各种形状,华国想子再画也没几个人愿意投资了。

新能源车那就是全新的赛道啊,只要饼画的好,肯定会有很多人来投资的。

搞科研的人再怎么清贫,科研都是要花钱的。

尤其是这种科研,不是一点小钱就能打发的。

更何况想做世界第一那就要经历市场的各种检验才能知道自己做的东西好不好,不但改善的过程也需要钱的。

商人逐利,但利未必就不是好东西。

最开始发话的人又发话了,“说得这么好听,别的国家难道不知道吗?”

林静诚实道:“知道啊,肯定知道,不然我也不会知道有新能源车。”

“既然你也说了,我们国家的科研条件还很落后,那怎么跑过那些发达国家?”那位被称为袁老的人神色凝重,不知道究竟是心动还是失望。

那淡淡的眼神中,似乎有很复杂的情绪。

林静觉得自己懂,也可能懂不了。

“不知道,只能拼命。”林静缓缓的道,就算是未来能够看到结局,那也是胜利者的结局。“还要看运气。”

为了实现这一天,这其中有多少人的前仆后继?

但林静很肯定,后天很美好,但很多人会死在明天晚上。

她?

她不过是愿意为祖国的科研事业举一下手而已,说不定能让梦想早点实现呢。

“既然想做世界第一,就必须去国际上竞争成为胜利者。”

袁老笑了,似乎对这句话很满意。

林静对这些人还真的是琢磨不透,怕他们想歪了,还是说一说自己国家的优点,虽然但是缺点是很多,现在还很落后,但优势也很明显啊。

轻装上阵就是一个大大的优势。

别的国家燃油车的发展都已经更新很多代了,世界上销售的小汽车说是被几个国家给垄断,不如说是被几个集团给垄断。

国家反对垄断才能让市场保持活力。

企业渴望垄断就能控制市场获得最大利润。

“不管是以后的汽车生产商还是能源巨头,他们都会反对新能源车的问世与推广。他们起步早实力强大,资本雄厚能很好的阻碍本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林静很平静的解释。

不是瞎编的,这是真的。

发达国家看起来是真的发达,但是财阀和首富在决策上有太大的话语权,就算知道未来的趋势如何,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去阻碍与自己利益相背的产业发展。

在场的觉得林静说的有道理。

至少觉得林静画的那个饼,也许真的很香。

更何况林静还不是画空饼,愿意帮忙筹钱。

在场也有人出国过的,外国的科研事业有很多就是企业赞助的,赞助者未必就是懂行的,但都是给真金白银的投资者。

袁老微微点了点头,似乎也同意林静的说法。

厚眼镜不知道袁老的点头究竟是什么意思,而是质疑:“谁知道这是不是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瞎想呢?万一要是不成功怎么办?她难道还能负责吗?”

林静给了他一个不客气的白眼,“这不是瞎想,这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