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也不是绝对。”
姜白茶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剑可自保,亦可杀人。
我们可以利用柳珊珊和系统来获取配方。
那么也可以利用柳珊珊所谓的魅力值,不是吗?”
姜白茶冲着池青橘笑眯眯的眨了眨眼睛,嘴角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
池青橘因为姜白茶这副蔫坏的样子看得愣了几秒。
反应过来后,迅速在脑中将姜白茶的话过了一遍。
随即,嘴角勾起了一个和姜白茶一模一样的笑意。
是啊,这个“魅力值”若是利用的好了,那未尝不是一件大杀器。
刀能切菜,亦能宰人。
端看持刀之人如何使了。
在池渊帝的默许下,在姜白茶和池青橘的推波助澜甚至暗施援手下。
柳珊珊打理的那间胭脂铺子开的如火如荼。
柳珊珊做出的胭脂和香皂,在柳夫郎有意无意的透露下。
引起了许多夫郎的注意。
或许是为了讨好,又或许是出于好奇。
那些夫郎们都纷纷买来用了起来。
系统虽然不是正经系统,但给的方子确实是好方子。
真正好用的东西是不会被埋没的。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那些夫郎们用了后发现确实不错,便开始争相购买。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铺子里的那些库存很快就销售一空。
夫郎们近日谈论最多的就是今日用了什么胭脂,或是沐浴时用了哪种香皂。
没有买到的那些纷纷求到了柳夫郎跟前。
可柳珊珊和二秀两个人,能做出的数量毕竟有限。
眼看着有银子却赚不到,这让柳珊珊急的直冒火。
更何况,他可不愿让自己每日里的时间都浪费在做这些重复的工作上。
因此当柳夫郎被人求得多了,试探的提出安排人手给柳珊珊帮忙时。
柳珊珊立即一口答应。
他暗自窃喜,这可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他还十分大方的提出可以让三公子柳玥玥来负责这两项事情。
毕竟柳玥玥先前对这些也很感兴趣,在这方面也很有天赋。
他这副不藏私的样子又成功获取了柳夫郎的好感。
柳夫郎先前只是想给柳珊珊几个签了死契的下人打下手,可没想到柳珊珊的意思竟然是要直接把方子拿出来。
这让柳夫郎的内心很是震动。
毕竟这些方子可是很值钱的。
一个好的方子可是能够传家的。
以后就是带到未来的妻家都是极有面子的事情,走到哪里都会被人高看一眼的。
由此看来,在柳珊珊的心里,是真的想为左相府出一份力,也是真心把柳玥玥当成亲哥哥来对待的。
这样一个至诚至孝的孩子,怎么能不让柳夫郎好感倍增。
殊不知,这两个方子对于手握系统的柳珊珊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不,甚至只能算是沧海一粟。
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
用最小的付出来获得最大的收益。
傻子才不乐意。
既能刷一刷柳夫郎和柳玥玥,甚至左相的好感度。
又能获得免费的打工人,
甚至还能借此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好处。
柳珊珊觉得自己不是傻子,这等好事自然不会错过。
因着这件事情,柳珊珊在柳夫郎这里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由原来的每五日出府改为了三日可出府一次。
他在左相府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负责了一摊子事的柳玥玥也开始每日里忙碌了起来。
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成熟稳重。
这让二公子柳瑜瑜也坐不住了。
他亲手给柳珊珊做了一套极精致的衣衫,委婉的表达了自己也想跟着柳珊珊学东西的意思。
柳珊珊自然来者不拒。
悄悄将柳瑜瑜也设为攻略对象后。
他将兑换的口脂和香水配方交给了柳瑜瑜。
这些日子的赚钱速度,让柳珊珊明白了还得是化妆品暴利。
这个世界男人的钱真好赚!
胭脂铺子的成功给了柳珊珊极大的信心。
他兑换方子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
天京城里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
胭脂铺子,镜子,新的织布工艺,新的菜式等都开始在天京城里出现。
甚至向着周边扩散。
整个北池国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姜白茶和池青橘早在柳珊珊的创造发明赚钱事业走上正轨以后。
就盘算着要离开的事情。
姜白茶在天京城的这段日子有沈天冬的教导。
医术又进步了不少。
就连池青橘也完成了医术的启蒙,开始了正式的学习。
可沈淮安毕竟年纪还小,离开父母太久也不好。
几人商量了一番后,就决定动身去神医谷。
要论学习氛围,那还得是神医谷。
那些可个个都是能为了研究慷慨献身的狠人啊!
姜白茶还是很想带着自家小包子去长长见识的。
毕竟自家小包子一直就在天京城里打转。
还从来没有离开天京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呢!
用了几日安排好了其他事情。
将盯着柳珊珊的任务交给了池渊帝。
毕竟自从大皇女和二皇女开始替池渊帝分担工作后。
池渊帝身上的担子就轻了许多。
整日里沉迷于看话本子,以至于眼睛看东西都有些模糊。
还是跑来找沈天冬给她扎了几针,又吃了几副药,这才好转。
如今将柳珊珊交给池渊帝来盯着,正好可以给池渊帝找点事情做。
更何况现在柳珊珊一心沉迷于搞钱,并不怎么作妖了。
盯着他也不费什么事。
池渊帝有些不大乐意。
姜白茶和池青橘对着池渊帝好一番甜言蜜语和黏黏糊糊的贴贴。
这才让池渊帝答应了放两个人一起离开。
临走前还给两个人塞了许多好东西,生怕两个人用不惯外面的东西。
姜白茶和池青橘包袱款款,开开心心的手牵手出了宫门。
留给了池渊帝两个无情的背影。
气的池渊帝直咬牙。
哼!要不是大皇女和二皇女目前还是担不起大任。
她早就扔下这个担子出去逍遥自在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那两个孩子近两日看折子的速度越来越慢。
许多国事的处理方式上也十分欠妥当。
面对池渊帝的责骂时,两个人的认错态度十分良好。
连连称是,说是自己思虑不周。
可第二日时,却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
气的池渊帝不得不自己上手处理。
当然,现在的池渊帝还不知道,有个词语叫做“摆烂”。
那当真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
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