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复话音落下,君臣四人的目光都变了变。

“怀仁,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李世民问道。

“倭国的岛上,有两处巨大的矿产,一处银矿,一处金矿。”李复说道:“金矿具体储备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这两处矿,十分容易开采,另外,那处银矿山,产量可不小,支撑起整个大唐新的货币体系,完全没问题。”

石见银矿将近有四百年的开采史,巅峰开采期,银产量占据整个世界的三分之一。

一个小小岛国,世界三分之一的产银量,就说明这个银矿有多厉害了。

要是不厉害的话,也不会被记载的这么详细,被惦记上。

银矿的产银,不仅仅是作为货币在倭国内部流通,甚至还支持着倭国与西班牙,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中原商人之间的往来。

“甚至,那银矿是由两套矿化脉系组成,另外一套,是铜矿。”

李复再次抛出了一个重量级的消息。

大唐没有以银作为货币流通起来,但是铜,对眼下的大唐来说有多么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倭国,岛屿,上面竟然金矿银矿铜矿齐全。”长孙无忌的目光落在那长条状的岛屿上,目光中尽是热烈。

“是啊,这谁能想到呢?”

“殿下是如何知道的?”杜如晦好奇问道。

“那就要从书中看端倪了。”李复说道:“顺带着,结合前隋的时候,他们对新罗百济用兵。”

“不过,矿产的事情,大唐这边,最好派人去一趟。”李复看向李世民。

这种活儿,就需要李世民手底下的百骑司去做了。

最好是混入他们当地。

李世民踱步走到岛国地图上,一脚踩在了九州岛上。

“既然他们能来,那咱们就能往。”李世民面无表情的说道。

其他的,说再多,那也都是将来的事情了。

战争,不会马上就发生,但是矿产,既然有,那就去探明。

不管是金矿,银矿,还是铜矿,大唐都缺。

至少派遣出去的官员,所探得的矿,好像没有多少,而且,在储量上,也比不过李复所说的着矿藏。

李世民心里在琢磨着。

中原大地上的好东西,现在不开采,将来能够留给子孙后代。

既然知道外面有,那就等着国力丰厚之后,先从外面拿。

反正拿回来,会一直留在这片土地上。

“你们几个,今日就莫要回去了。”李世民的目光扫视过几人:“晚上在宫中用膳吧,着人回家送个消息,就说在宫中住下了。”

“是。”几人拱手应声。

“朕会让王德,将相应的书册竹简都送到这里来,但凡是对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有所记载的,全都找来。”李世民笑道:“书,还是要读的多啊。”

随后,李世民看向李复,带着几分好奇和疑惑。

“怀仁,你与倭国,有仇?”

要是没有仇怨的话,又怎么会这样去注意遣唐使,还熬夜读书,来甘露殿说这些?

不否认李复说的都是有道理的,而且,低头看看脚底下的地图就知道了,李复所说,未来都是可能发生的。

但是,李世民可太了解自己的这个堂弟了。

让他入朝参政他不肯,让他做官给权利,他不要。

就躲在庄子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想要做的,就勤快的很。

他不想做的,谁都劝不动。

可是遣唐使一来,隔天他就来宫中了,说了这么多,目的也很明显。

怎么看他都是像灭了倭国。

至于金矿银矿什么的,更像是一个理由.......

但是仔细想来,这么多年,他一直都生活在泾阳县的庄子上,跟倭国,好像也没有什么往来啊,甚至都没有接触过。

怎么就这么不喜欢倭国人呢?

难不成还能是十几年前,长安城还叫大兴城的时候,跟倭国遣隋的使团有过什么不高兴的事情?

倒不是不可能,不过,那时候他才几岁?

那时候,三伯父还活着吗?

李世民心里也是带有疑惑的。

“不喜欢他们而已,顺带着,惦记着他们的矿产。”李复无所谓的摊了摊手:“买卖做大了,总是用铜钱布帛,太过于麻烦了,所以单纯的也觉得,大唐的货币体系,也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这不就拉上左右仆射和长孙尚书一起商量这事儿了嘛。”

李复的脸上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

但是这笑容怎么看,都不单纯。

“长安城的胡商也是越来越多了,问了手底下的掌柜的,西域各国,用的是这个。”

李复从怀中掏出一枚银币,交给李世民。

“咱们大唐呢?武德年间虽然统一,但是再货币方面,依旧沿袭了前朝, 中原战乱的时候,包括在武德年间,甚至是现在,依旧还存在以物换物的情况。”李复解释着:“别的不说,就说茶庄,如今买卖比以前更好了,仅仅是长安的茶叶铺子,节前节后的,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进账。”

“以东市的茶叶铺子为例,去年中秋节,最便宜的散茶,都是二十四贯钱一斤。”

“二十四贯呐,一贯钱就是一千枚铜钱。”李复说道:“二十四万钱,那是多少?用牛车拉都要拉一车。”

“这方便吗?”

“但凡是大宗货物交易,哪家不是先打条子,签花印。”

“随后来往拉这些铜钱锦缎,就得用好些个牛车马车。”

“铜钱,作为百姓之间,日常的花销,是好用的,但是朝廷能否适应当前以及往后的情况,顺势来增加新的货币体系,为大宗交易,提供相应的便利。”

“长安城里的高门大户,世家豪族,包括普通的有钱人,不管是花钱还是挣钱,都有这方面的需求。”

“比如说,这一枚银币,在大唐,能换到多少铜钱,朝廷没有法令,全靠着商贾之间自行估量。”李复说道:“一两银子,换多少铜钱合适呢?甚至是往后,金作为比银更高一等的贵重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数目又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