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春 > 第八百零五章 抄家师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嗷!!”

“啊呜!!”

站在高达三丈的女墙后,换了身重甲的贾蔷,看着城外密密麻麻嘴里鬼叫着的蒙古人攻城,心中的震撼感难以描述。

他听过悍不畏死这个词,却没见过这样的人。

前世见过热兵器时代导弹横空的大战,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总是不以为然,觉得不过小儿科。

而且还认为明朝那些军将太废物,居高守坚城,居然还会被野猪皮攻破?

站在城墙上往下射箭丢石块,傻子也应该守得住才是。

闭上眼睛射箭,也能杀死敌人罢?

直到此刻亲眼目睹了,才知道这种想法多幼稚。

这些蒙古人迅猛如野兽,身上披着羊皮袄,寻常弓箭射在身上,不中要害根本无视。

有些蒙古人身上顶着四五支箭矢,非但没倒下,反而愈发悍勇,随手拔出身上的箭,反手射上城墙,竟能射杀一名守城士卒。

鞑子的箭,又准又毒,远不是汉人能比。

他们高举牛皮板,好似变成了刀枪不入的怪物,连硬弩都能防御,来到城下,搭起了所谓的“攻城梯”,也不过是一根不知从何处砍来的树干。

就凭此,蒙古人如狼一样,迎着箭矢,迅猛的往上攀爬。

有人中箭落下,后面的立刻顶上。

快,快,极快!

应对这样的敌人,守城士卒虽也爆发出血勇之气来,但打的十分辛苦。

而守城之卒不到两万,攻城之敌,近八万。

八万,放在前世似乎还不到一个大型小区的人数。

可放在眼前,则是密密麻麻无穷无尽的攻城大军。

没有任何取巧之力,就是血肉硬拼。

杀!!

“宁侯,父亲让我带你下城,这里危险!!”

华安脸色发白,来到贾蔷身边,要领他避让。

贾蔷深吸了口气,摇了摇头,道:“去与我寻一把重些的兵器来。”

华安不解其意,仍要劝贾蔷下城。

贾蔷摇头道:“既然来了这,就没有临阵脱逃的道理,速去,越重越好。”

周围好些士卒都看着他,他若一退,势必影响士气。

华安耐不过,只能让人去取。

未几,却见亲兵不知从何处抬来一方天画戟……

华安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通臭骂,那原是镇在兵器架上做装饰用的饰品,得需两个人抬着走才行。

亲兵却自觉委屈,觉的原是好心,待贾蔷出了丑拿不动,不就自己下城去了?

谁料贾蔷上前试了试,竟单手提起,抡舞一圈,赫赫生风。

华安一见,心惊之余,也知道带不下去贾蔷了,心思一动,又让亲兵去取了一张面盔来。

如此,身披重甲,脸上带着面盔的贾蔷,除了两只眼外,几乎无懈可击。

贾蔷也感到满意,提着方天画戟刚到城墙边,迎面就射来一箭,唬出他一身冷汗。

幸好面盔为精钢打造,防御住了,贾蔷勃然大怒,抄起方天画戟,对着蹿上来的蒙古人一记横扫,生生将人打飞出去,惨叫着飞出城外。

这力道,让周围守城兵卒大声叫好。

贾蔷让周围人让开一段空地,此处由他一人防守。

以其巨力,和重达百二十斤的方天画戟,很快,当世无敌武侯之名,名传宣府!

而华家父子趁机四处宣扬,朝廷所派大军很快前来支援。

镇城军心随安!

……

黄昏时分,蒙古人丢下一地尸体,终于潮水般退了去。

贾蔷去了面盔,露出一张俊秀然满脸杀气的脸来。

身上重甲已经染了一层厚厚的血污,冻结成了血冰。

周围士卒已经更换了一茬,和最初的面孔不同了……

便是眼前的士卒,也都神情木然,眼神茫然。

这就是战争。

贾蔷忽然很是敬佩起前世那些伟人,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仍然能鼓舞士气,让大军于惨重伤亡中,保持极高的斗志。

他思虑稍许后,深吸一口气,大声对周围士卒道:“今日兄弟们拼死守城,守的不是高官厚禄,守的不是战胜后的丰厚赏钱,我们守的是我们背后的高堂父母,我们守的是妻儿子女,守的,是那些奉养我们的百姓乡亲!

如果让外面那些骚气冲天的禽兽攻破城池,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妻儿,将会成为世上下场最惨的人。

我们没有后路,唯有用血肉铸就钢铁长城,永不坠落!

华安何在?”

“末将在!”

同样一身血污,被亲兵扶着的华安挣脱亲兵上前,大声应道。

贾蔷道:“即刻让人准备热水热菜送来,要多准备肉。另外,战死的兄弟都做好登记,有家人在镇城的,烧埋抚恤银子三日内发放,双倍发放!”

华安闻言迟疑道:“侯爷,这,没有先例……”

贾蔷厉声道:“本侯奉天行事,所言皆为天授!吾皇圣明,最是体恤百姓士卒,谁有异议,只管寻本侯来理论!叛逆侯杰本侯杀得,苛勒兵卒之昏将,本侯杀不得?”

华安大声应道:“末将遵命!”

未几,就有提前煮好的热腾腾的肉块肉汤烙好的大饼成筐成筐的送到。

贾蔷之言也被四处传开。

终于,城上的士气再度高涨起来。

“宁侯万胜!大燕万胜!”

“宁侯万胜!大燕万胜!!”

……

入夜。

大明宫,养心殿。

隆安帝看着跪在殿下的忠勤伯杨华,面色铁青。

隆安七年当头第一天,城内竟然因为抢粮发生骚乱,踩踏而死数人,又失火焚毁粮铺一间,民宅更是烧了半条街,烧死七八人。

其他多处粮铺虽未出现人命,可也多有骚乱。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这也让立志推行新政,开启盛世的隆安帝,自觉被人狠狠扇了耳光。

简直混帐!!

“查清了,伙计关门后,外面百姓急了眼,因听说往后粮价一天比一天高,今日若买不着,往后怕是吃不起了。因此一拥而上,混乱中有人摔倒,连带着倒了一片,可后面的百姓不知道,仍往前挤。又有人把粮铺里供奉财神的香烛碰倒了,烧了帷幔,后面人堵着门窗,一时走不脱,就呛死了几个……”

杨华只觉得晦气透顶,这种事也能发生,若是在东城就好了,东城是兵马司在管这些事,偏发生在西城和南城、北城。

当初为了夺西市,所以西城的治安、火禁都由步军统领衙门来理会,如今出了事故,自然由他来承责。

“安南的粮船出了事,是怎么泄露到百姓耳中的?朕昨晚才接到密奏!”

隆安帝气的语调都有些变了。

韩彬摇头道:“臣使人查过,松江府送折子的差人先至军机处后,出了皇城后并未保密此事,随即四散开来。此事在松江府已不算秘密,所以……”

一直面色阴沉的恪荣郡王李时也好奇:“怎么就东城无事?莫非东城百姓提前知道甚么?”

此言一出,诸君臣多有皱眉者。

御史大夫韩琮沉声道:“王爷慎言!东城治安、火禁一直由兵马司掌管,兵马司素来要求百姓遵守秩序礼数,无论何时,凡三人以上者,皆需有序排队,违者罚钱十文。且一旦出现超过五十人聚集之事,必有兵马司兵丁出现,维持秩序。此议曾为御史弹劾,有欺民扰民之嫌。如今看来,却是一项善政。”

韩彬亦不无警告道:“十万石海粮之损,为天灾和海匪之祸而起,恪荣郡王为观政皇子,话不可轻言。”

谁都不是傻子,李时在指向哪一个,众人心知肚明。

但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若是都能在养心殿内出现,那就是乱政之始。

李时闻言,忙躬身认错道:“小王并无他意,只是……百姓们不知天象之变,只认为是内务府钱庄之更换,才致使海粮断绝,多有罪小王之处。一时气昏了头……”

李时敢说敢认,还能认错,这让诸位军机的面色好看了不少。

隆安帝面无表情的看着李时……

张谷摇头道:“便是贾蔷仍管着内务府钱庄,这等事该发生的也少不了,王爷不必往心里去。外面骂军机处都是草包宰相的也不少……”

韩彬淡淡道:“国事艰难,影响百姓生计,被骂一声草包又如何?不过督促我等更加勤勉为政罢。需知,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张谷苦笑一声道:“元辅所言甚是,仆明白,也认了。”

李时眼角抽动了下,心里难堪的要死。

这又是含沙射影的对他一通训斥……

隆安帝目光深沉的扫了李时一眼后,问道:“林爱卿何在?”

话音刚落,就听殿外内侍传报,林如海到来。

待宣入内后,隆安帝忙问道:“林爱卿,户部可有粮米可放?”

林如海见礼罢,微笑道:“臣已经调拨户部粮仓存粮一万石,发往各处平息争粮之乱。另外,臣已下令,查抄了此次出事的郑家粮号。大燕虽遇到些难关,但不是乱世,由不得粮商们恣意屯粮惜售涨价,大发这等国难财。皇上放心,这次风波,很快就能平定下来。其实京城并不缺粮,再怎样,漕运未绝,百姓们吃用的粮食并未减少。眼下不过是粮商想借机发财,故意为之罢。”

养心殿内诸人悚然一惊,韩彬沉声道:“如海,你查抄了郑家?”

林如海点点头,又笑问道:“查抄不得么?郑家民生粮铺惹出这样的大乱来,户部没有封查之权?亏他家也有脸叫甚么民生粮号。”

韩彬沉声道:“户部是有封查之权……可自此之后,你势必为士林清流中众矢之的!郑家虽无高官,却连出三代大儒,门生遍布朝野,尤其在江南……你就等着挨骂罢!”

一个与民争利面目可憎的贪恶权相的形象,是断跑不了了。

林如海笑了一声,同隆安帝道:“臣为皇上信重,托以户部国事。如今却因短缺粮食搞成这个样子,治罪都是应该的,挨些骂,难道不是应该的?骂就骂罢,国事为重。”

隆安帝闻言,淡淡扫了眼面色僵硬的李时后,欣慰叹息道:“这如何怪得到爱卿?一来天时艰难,二又有边患作乱,爱卿殚精竭虑,不为自身声名着虑,下狠手治理奸商恶贾,实为国士之臣。果有骂名,朕与爱卿同担。”

林如海谢恩罢,左骧则关心道:“林大人,郑家那粮号,抄出多少粮食来?”

林如海道:“三万石。”

众人闻言皆吸了口凉气,李晗皱眉道:“怎会这么多?”

林如海淡淡道:“准备多时了,去岁为了赈济山东、甘肃,直隶各处藩库粮仓都没有多少存余。先前若无海外之粮的消息传来,粮价此刻原本就应该节节攀高。囤积三万石,待粮价升高之后,能得巨利。”

诸君臣对郑家的感观,愈发厌恶。

隆安帝听闻这么多,再一算,心里长出了口气,缓缓道:“如此一来,宣府粮草也就够了。”

李时淡淡扫了眼林如海,心道这般下狠力,还不是为了他那个弟子贾蔷?他是怕贾蔷在边关饿死罢……

这一对师徒,惯会在御前卖乖讨好。

这念头刚起,忽见殿外进一内侍,躬身道:“皇爷,殿外有宣府八百里加急文书送上。”

“宣!将送信之人一并带来!”

未几,一风尘仆仆的士卒被引上殿。

红翎文书被送上后,隆安帝手都微微有些颤抖。

这个时候怎会有八百里加急送上?

莫非,宣镇出事了?

不止隆安帝如此做想,连其他军机都这样担忧。

按理,无论如何此时不该有十万紧急之军情才是。

若果真宣镇破了,那才是倾天之祸,北地瞬间糜烂。

不过等隆安帝看完密折后,脸色就古怪了起来……

“皇上,宣镇到底如何了?”

韩彬见隆安帝久久不语,其他人也都等的心焦紧张,因而出口问道。

隆安帝扯了扯嘴角道:“淮安侯华文说,贾蔷晃了个虚枪,就带了两个人星夜兼程昨天到了宣府,傍晚调兵,抄了宣府范家,杀了副总兵侯杰和范家家主范毓并,得钱粮无数,内奸案破了,让朝廷不必再发粮了。还让户部,去接银子……”

韩彬:“……”

李时:“……”

诸军机:“……”

众人心里皆有些古怪,先有先生抄一批,如今弟子又抄一批……

林如海不关心别个,只问送信兵卒道:“贾蔷以何罪杀人,现在何处?”

那宣镇兵卒紧张道:“回……回大人,宁侯以里通敌国,盗卖宣镇武库军械之罪杀人,范家人已经招了,是真的,还抓了一批藏身在范家别宅的鞑子王子和公主……现在,现在……早晨小的奉总兵将令出镇城时,蒙古人正在攻城,宁侯在城墙上杀敌,他用的是方天画戟,以一抵百,杀敌无数,大家都叫他再世温侯……”

林如海也终于不再淡然了,微微变了脸色,嘴抿了起来。

战场上,刀枪无眼……

而一直看着一群大佬议事的忠勤伯杨华,此刻心里却是一叹:宣德侯府麻烦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