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一开始就发动了猛烈攻击,陕县的城墙迎接着一波又一波的巨石攻击。
然而魏军却迟迟没有进行登城,这让龙明感到不安。
其实源贺之所以不登城,只用投石车攻击城墙,原因在于源贺派遣五千骑兵突袭渑池,妄图解除后顾之忧。
虽然魏军渡过黄河,并进弘农,但是这里毕竟是宋国,而且陕县距离渑池并不远,渑池有三千守军,但是源贺对此十分担忧,生怕宋军在陕县吸引目标,然后将他合围在陕县,就像他在安邑那样。
所以渑池哪怕不能攻下,也不能让他出兵,至于长安兵马距离太远,暂时威胁不到。
由于龙明进攻河东带走了弘农大部分守军而且是精锐,虽然临时拼凑了两万兵马,但是宋军的战力让源贺不敢小觑。
宋军时不时的利用投石车反击魏军,双方暂时在陕县对峙起来。
虽然攻打陕县不是最终目的,但是必须要攻出来,崔浩的建议让拓跋焘十分心动,而且崔浩所说的如果成功,那么宋国必然撤兵。
崔浩的策略就是寻找宋国薄弱之处一击而中,旁听害怕魏国,不敢轻易发动决战。
这个策略很实用,尤其如今,宋国多处出击,兵力必然不足,这就有了孟津失守,魏军攻破偃师城兵临洛阳,还有如今陕县也是如此。
再说,魏国经历军制改革,加强了对于步卒的重视,不论攻城还是守城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拓跋焘更加重视情报的获取,和对宋国细作的搜捕。
这次能够在安邑大败宋军,野王的行动十分完美,不仅将宋国细作全部杀死,也让宋国没能提前得知消息。
至于那些江湖人士,不过是他命人用金钱收买的一些刺客罢了。有了三千骑兵攻打渑池,源贺也放下心了,准备开始攻打陕县了。
魏军开始对陕县城墙发起攻击,魏军这次行动十分迅速,很快就将云梯架设好,随后魏军士卒开始登城。
宋军的抵抗十分顽强,无数的滚木、擂石如雨点般被扔下城墙,魏国士卒则奋力抵挡然后向城墙攀登。
宋军士卒很快将烧的滚烫的开水倒下城墙,魏军士卒发出阵阵惨叫。
随后,无数猛火油被扔出,点燃了不少的云梯车。
至于攻城锤,第一时间留有猛火油招呼。
魏军进攻受挫,但是源贺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下令继续进攻。
魏军不断尝试冲击城墙,意图登上城头和宋军短兵相接。
宋军士卒可不希望他登上城头,最好是在登城途中就被砸死。
不过一刻钟后,陆续有魏军士卒突破宋军的阻挡,登上了城墙。
宋军士卒立刻有人拔出兵器向魏军士卒发起进攻。
宋军士卒十分勇猛,魏军士卒人数少,很快就被宋军士卒淹没。
攻城战还在继续,魏军依旧在尝试登上城墙。
这个时候魏军再次出动攻城锤,打算以城门作为突破口攻入城内。
不过,这一点,龙明要有准备,不仅准备了刀门,还有不少巨石,一旦城门难以抵挡他就会关闭刀门,甚至利用巨石封死城门。
魏国士卒再次登上城头,这次的魏军十分勇猛,不断攻击宋军,为后的士卒开辟道路。
宋军士卒则三三两两为一组,寻找目标围杀。
仅仅一炷香的时间。魏军士卒再次被赶下城墙,
源贺感到十分可惜了不过事已至此,他知道后悔无济于事。
一日的征战,士卒疲惫不堪,源贺下令鸣金收兵,然后率大军退回大营。
从今日攻城来看,源贺发现龙明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守城器械安排精妙。
而且士卒之间有些一定的配合,早知道这不是一支久经战阵的队伍,这是从各县调来的。
此刻,源贺不得不承认,宋国人才太多了,而且此人还是西域人,却死心塌地的效忠刘义隆,让人很是费解。
源贺索性不去想这些,他派人密切注意长安方向,一旦长安的援军到来,他只能暂避锋芒。
龙明也在推算长安援军的到达时间,但是城外的魏军斥候让他难以对魏军保密,还有就是陕县根本容不下那么多军队。
再说他还有刘义隆的圣旨,不能随意出战,其实意思很明显,刘义隆不奢求龙明能够攻下河东,保住弘农就可以了。
龙明其实也明白,之所以刘义隆没有斥责他,多半因为还在战事中,如果能够守住陕县,就算是戴罪立功了,不过损失两万多兵马,秦州都督就不要想了。
第二日,魏军依旧按部就班的攻打城池,宋军则死死的守着城墙,没有让魏军再次登上城头。
而且今日宋军投石车大显神威,不仅击毁多架魏军投石车,还击毁了多架井阑。
这也让宋军士卒士气大振,守城更加卖力。
而且此时,宋军援军已经抵达渭南,正向华阴前进,过了华阴就是潼关,出了潼关就进入弘农了。
不过,长安的三千骑兵已经出潼关进入弘农地界,正向陕县快速前进,他们的任务就是突袭渡口,让魏军首尾不能相顾。
“将军,长安密报。”
龙明看完心中有些放松,看来这次不会再有变故了,一旦突袭成功,魏军必然回军夺渡口,到时候他可以配合骑兵击败魏军,一雪前耻。
“传令加强城墙防御,不能让魏国进城一步。”
“诺。”
第三日,魏军攻城时发现宋军今日有些不同,魏军不仅很难登上城头,而且井阑还被城内弩兵死死压制,这让登城的魏军士卒损失惨重。
源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心中有一股不好的预感,随即下令道:“鸣金收兵,返回大营,派出斥候确认宋军援军位置,还有派人告知渡口,一切小心。”
“诺。”
此时渡口南边的树林里,三千宋军正在此休整,等候斥候的消息。
三名宋军斥候正在观察渡口的情况,他们藏的很隐蔽,不仔细观察很难被发现。
“伍长,看来他们防御并不严密。”
“再观察观察,事关重大,不容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