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凌听后眉头紧锁起来,从目前掌握的消息来看,流匪显然是有备之师,如果强攻山寨,恐怕要吃亏,毕竟流匪的装备和兵力都远胜己方。更重要的是,杨凌还担心刘锡会不会趁机混水摸鱼,那样就麻烦大啦。

刘锡作为济州刺史,手中掌控着近万名官兵,如果这次他真敢借机浑水摸鱼,到时即使将刘锡打垮,恐怕也要伤亡惨重。想到这儿,杨凌忍不住叹口气,如今他孤身在外,实在不宜冒险。

杨凌沉思良久后决定暂且观望,让探马严密监视流匪的动向,同时命令城内各衙门积极配合行动,争取尽早肃清附近的盗贼。

接下来几天,济州城内鸡飞狗跳,百姓惊惶失措,生怕流匪会攻城。不过流匪并未采取任何行动,这让许多人暗松口气。

杨凌在城内巡视时,突然看到街道上聚集着大批百姓,好奇之下便挤过去查看。等他走近后才知道,原来是官府组织众百姓修建防御工事。

济州府位处济河西岸,背依群峰,东临泰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这些年来虽然屡遭流寇骚扰,但却始终屹立不倒。

不过最近几年流寇势力扩大,济州境内出现大规模的叛乱,其中就有大股流匪。

这些流匪占据山岭,四周又无险可守,因此济州军每隔数日便会派人进山剿匪,不过往往是有去无回,因为这些人十分狡猾,经常把沿途的村庄屠戮殆尽,引诱城镇增援,然后伏击城外的军队,这些人战斗技巧高超,往往打完就跑,济州军根本追之不及。

然后这些人便躲藏在深山老林中,偶尔出来袭击附近的村镇,这些村镇的百姓苦不堪言,往往连续死伤数十人,甚至全族被灭,所以百姓对这伙流匪恨之入骨,官府组织百姓修筑防御工事,百姓们踊跃参与,这种情景也算是在预料之中。

不过杨凌看到修筑工事的民夫中,竟然有几十名年纪偏小的童男童女时,眼睛顿时眯成缝,脑海中浮现出某种念头。

“杨大人,你看怎么样?”

杨凌回过神来,微笑着道:“刘大人辛苦啊!”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杨大人若无它事,就先忙去吧,晚上我设宴款待杨大人。”

“呵呵,晚上我就不去叨扰刘大人休息,改日咱们再喝酒。”

两人闲谈片刻,杨凌便告辞离去。

“大人,这是您要的东西,已经检验过没有问题!”

刘锡见到杨凌回来,急忙将桌上的包裹递过来。

“嗯,我知道,辛苦你啦!”杨凌拍拍刘锡的肩膀道。

刘锡笑着摆摆手道:“哪里话,杨大人客气啦。”

两人寒暄过后,杨凌便打开包袱查看里面的货物,发现果然都是他要求的东西,当下吩咐人将这些东西送到城楼上,准备布置城墙。

“大人,这个是什么玩意?”

负责运输的军丁忽然指着城垛下方问道。

杨凌扭头望去,只见在城垛下方,竖立着三面旗帜,左侧写着“刘”字旗,右侧写着“韩”字旗,中间则是“王”字旗。杨凌记得这应该是自己之前提议用于鼓舞士气的旗号,没想到居然被刘锡利用起来。

“嘿嘿,刘大人这次干得漂亮!”杨凌忍不住赞道。

“哈哈,杨大人过奖,只要杨大人喜欢就好!”

杨凌点点头道:“这次流匪猖獗,我看城外的流民也需要赈济,既然刘大人有心替济南城的父母官分忧解难,那就帮助流民搭建营房,免除他们宿帐,让他们有个容身之所吧!”

“好嘞,我保证办得妥妥的!”刘锡拍胸脯保证道。

接着刘锡便召集众官吏商讨筹措赈济银两的事情。

杨凌在城头上看到济州城内的粮仓堆满米面,不禁暗感诧异,他虽然知道刘锡这段时间积攒下不少钱粮,但没想到刘锡居然存储的粮食比较充足,按照杨凌估计,济州城内的粮仓差不多能够支持五六十万流民度过冬季。

杨凌正疑惑时,耳边传来刘锡的声音。

“大人,您怎么站在那发呆呢?”

杨凌闻言扭头望去,只见刘锡正朝这边招手,旁边的人也纷纷向杨凌打招呼。

“哦,没什么,刚才在考虑事情,你继续!”杨凌含糊地敷衍两句,转身返回自己的官署。

杨凌坐回椅子后陷入沉思,他在琢磨刘锡这么积极主动地组织人手修筑防御工事究竟安的什么心思?

刘锡为什么不惜花费巨资购买大量的木材、石块,又不肯请求朝廷拨付钱粮赈灾?这些问题在脑袋里闪电般掠过,最后杨凌想明白这是为什么。刘锡这是在表示忠诚,表达对他的拥护。

这么说来,刘锡并非自愿效忠于自己,那么就必然受到某种胁迫。杨凌仔细分析过这件事的利弊后,便认为最大的可能是兖州的知州王铎在背后搞鬼。

想到兖州知州王铎是袁崇焕亲信,杨凌便觉得刘锡投降他的可能性很低,不由皱起眉头,暗忖:“王铎是不是察觉刘锡有投敌嫌疑?”

杨凌越想便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因为兖州距离济州路程不远,从兖州城调兵增援济州县,只要快马加鞭赶到济州县即可,根本无须劳师动众地调集百万人马。

如果真是如自己猜测那样的话,那么王铎肯定还掌握着刘锡更多的秘密。

想通这点,杨凌不仅没有丝毫轻松,反倒感到头疼起来,毕竟这涉及到他和刘锡二人的切身利益,如果王铎抓住机会翻脸,恐怕今后的麻烦会源源不断。

杨凌想到这里不禁叹息道:“看来以后得小心行事才是!”

杨凌正在沉吟间,忽然听到屋外传来脚步声,紧跟着房门吱呀的打开,孙瑜从外面推门进来,脸色阴郁。

“卑职见过大帅。”

孙瑜进来后躬身施礼道,杨凌抬手虚扶道:“孙兄弟不必多礼,快请坐。”

杨凌请孙瑜在桌边坐下后,关切地问道:“孙兄弟,可是遇到什么困难?”

孙瑜摇头苦笑道:“没啥事儿,就是家里闹哄哄的。”

杨凌恍然,怪不得孙瑜这副模样,敢情是被家里给闹腾烦恼。

“孙兄弟,实际上你不必担心,我已经给你岳丈写信,希望他能帮你劝服妻子。”杨凌笑道。

孙瑜闻言精神大振:“多谢大帅。”

“不必客气,其实这也不算帮你,只是举手之劳罢。你岳丈那人很仗义,相信这点小事还是没问题的!”

孙瑜连连点头称是,随后犹豫地说道:“大帅,我娘子说我爹已经答应她和离,这事是否作数?”

孙瑜原来的媳妇叫张秀云,乃是张家村人氏,嫁给孙瑜后怀孕八月临盆,生下个胖小子后,孙瑜就把她带回济南。

孙瑜本人长得高大魁梧,武艺超群,深得张知府器重,张秀云在家里颇受欺辱,甚至还曾想谋杀孙瑜的孩子。张秀云见状吓坏,连夜逃走。孙瑜追捕张秀云未果后,却遭张秀云家人的报复,结果导致双腿失去功能。

孙瑜虽然愤怒于张家报复的狠毒,却始终舍不得休弃张秀云,直到张秀云的娘亲病死,张家的人逼着孙瑜休妻,孙瑜依旧不肯同意。

“当然作数,不过孙兄弟你也别太伤心,这件事我也帮不上太大的忙。”

“不,卑职不奢望岳丈帮卑职做决定。只要岳丈答应不再阻挠我和秀云的婚姻就行。”

孙瑜的岳丈叫王铎,也是兖州府衙的佐贰官,官位虽不高,但在兖州地区权势熏天。王铎的儿子王世贞是袁督师的宠臣袁宗第的心腹,在兖州地界横行霸道,张秀云就是被王世贞强抢回来的。

杨凌微笑道:“孙兄弟放心好啦,等会我就命人送封信去,告诉岳丈,让他老人家尽管放宽心。”

“多谢大帅,多谢大帅!”孙瑜激动地站起来抱拳道。

杨凌摆手笑道:“你先别急着谢,我现在还有件事交代你。”

“什么事情?”孙瑜连忙询问道。

“你先去准备几套盔甲、腰刀和火炮,待会跟我出战。”

“末将遵令!”

杨凌吩咐完孙瑜后,突然想到自己还缺乏弹药,遂拿起文案上的公文对刘锡道:“刘大哥,麻烦你帮我找个铁匠铺。”

“没问题!”

“对啦,派个人去趟兖州,把这件事告诉王知州,就说咱们准备趁热打铁攻取兖州,若他肯合作,那么事成之后,本官绝对会重重赏赐他。”

刘锡立刻领悟到杨凌这么做的用意,他眼睛顿时变得雪亮,兴奋地说道:“大帅英明!”

杨凌微笑着摆手道:“你且下去准备吧。”

“喏!”

刘锡走后,杨凌又把刘锡提供的名单挨个核对,确认无误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军队。

这次出征,杨凌总共部署四千五百名官兵,其中三营都指挥使司所属各营各有两百人,加上刘锡所率的民团,总计七千余人。除掉驻守昌黎的部队外,杨凌麾下的预备役军官也凑齐六百余人。

杨凌将部署在昌黎的两千预备役全都拉到济州港附近训练,这批预备役军官将在两日后乘船抵达济州港。至于昌黎县的预备役,则留在那里负责治安维持秩序。

在昌黎县境内,有不少乡绅土豪盘踞,其中就包括陈家的陈家坞。

陈家坞位于昌黎县西北部,靠海吃饭,每年秋收后,都会有不少农夫前往陈家坞采摘桑椹或野葡萄卖钱。

杨凌虽然占据济州,但也不想与陈家坞为敌,于是命令驻扎在陈家坞附近的军队撤回,只保留部分巡逻哨和监视哨,剩下的部队都撤退到济水河东岸的济阳镇休整,同时派出两艘渡口仓库装满物资的渔船,运送两千支火绳鸟笼前往济州码头。

由于昌黎县城内没有防御工事,因为没有必要,所以陈家坞并未在城内修建任何防御设施。因为陈家坞距离城池只隔着几座山丘,根本没有任何防御价值。

杨凌的计划是在今晚悄悄地摸到陈家坞,然后利用夜袭陈家坞,夺取城门并控制城门,并迅速地将城内的残贼清理干净。

杨凌的计划非常完善,但最关键的却是如何潜入陈家坞。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想要进入陈家坞就只能通过水路,然后绕道从南侧的山林中偷偷地摸进去。不过要想顺利潜入陈家坞并不容易,毕竟陈家坞周围布置有哨卡,要想混过去恐怕比登天还难。

杨凌思索良久,最后决定采取夜间潜入的方法。

夜幕降临后,济州县城内寂静无声,偶尔有巡逻的士卒从远处路过,也是匆匆忙忙,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有人潜伏在黑暗中,等待着发起致命的突击。

半个时辰后,济州城内的街巷中,杨凌和几名护卫已经悄无声息地爬上墙头。

杨凌仔细查探四周的环境后,轻轻地招呼护卫,示意他们趴下,然后慢慢地朝陈家坞的西墙翻去。

片刻之后,众人翻过墙头来到西墙下。杨凌低声对众人吩咐道:“记住,不要弄出任何动静,否则就前功尽弃!”

“诺!”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随即,众人借助夜色掩护,猫着腰朝陈家坞的方向摸去。

由于陈家坞只有二百多户人家,杨凌很快就摸到陈家坞的西墙下。

“大帅,怎么办?”护卫首领赵贵低声询问道。

“等,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搞鬼。”

杨凌压抑着内心的怒气,耐心地躲藏在墙角观察情况。

约莫半柱香后,杨凌终于看到陈家坞西边的屋檐下冒出几点火光,隐约可见有人影晃动。

“嘿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主儿在这呢。”

杨凌阴沉着脸低喝道:“动手!”

赵贵弯弓搭箭瞄准,松弦,弓身传来嗡的震颤声,箭矢化作流星飞向陈家坞屋顶。

“砰——”屋顶上的瓦片被射得粉碎,紧接着几名黑衣人从屋顶跳落,其中两人刚好摔在杨凌面前不足10步的地方。

“大胆反贼,纳命来!”(本章完)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