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建设人类宇宙 > 第一百八十四章 研发进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438研发进度

石申太空望远镜团队和张衡太空引力探测器团队在确定思路后,开始在鸿盛超算中心和世界上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设计。

虽然97%都是新人和学生,但是大家基础扎实,干劲足,这些日常学习的知识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这些参与的学生,平常学习时觉得科目多,难懂,特别是数学科目太多太深。

现在真正用上,各种抛物线、异曲线,材料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超导材料的作用,计算机智能控制操作系统等等资料需要整理。

还有几百种,甚至上千种物理结构,数学模型需要建立,再不断核算,各种修改,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多亏有鸿盛超算中心,不论什么资料都可以查到,或者是查到相似相近的数据或方案,他们再进行修改或者计算验证。

也有人根据所学,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改进,再经过计算讨论看是否合理,让所有人都眼界大开,对知识的理解更进一步。

所以在项目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思想进行碰撞,辩论,完善自己的短板,吸收别人的经验,融合入自己的知识。

无人没有知识盲点,就是张冲志也一样,对知识的掌握有个熟练度,也有理解偏差,AI电脑,大型超级计算机都有一个学习过程,也有一种熟练度。

实际宇宙万物都有这种现象,特别是生物,不然就不会有优胜劣汰,不会有生物进化。

各种电脑设计也需分类,有计算专长、有推理专长、有化学计算专长、有模拟专长等等。

在每种主要的仪器研发过程中,张冲志都会在适当的时机参与进去,听取意见,引导研发方向,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自己也不断从中受益,改进自己的设计,并引导这种设计的实现。

每个参与者都从中受益极大,特别在张冲志参与讨论时,他会不停抛出知识点,让学生思考。

并会旁征博引,指导数学建模,计算相关参数,让人的思路不断打开,一场讨论会能让许多人的思想得到升化。

这段时间,鸿盛理工大学的论文如同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出现在重量级刊物上,例如《自然》、《格物》、《科学》、《算术》、《天体物理理》等等刊物上每月都会有几篇。

使得鸿盛理工大学的论文数量迅速攀升,特别是重量级论文比例超高,与每年高高的入学分数终于相称起来,还有突破。

对于石申望远镜最关键的6.6米直径的抛物线玻璃镜片开始烧结,6.6米直经是为了超过韦伯6.5米直径的光学望远镜,当然经过计算这样的直径性价比较高。

整个镜片是先将各种材料研磨成粉末,然后搅拌均匀,放入精研的模型中,用模具夹住并保持一定的压力,接着开始整体加热,让粉未融化成为玻璃体,成为超低膨胀、色散很低的镜片玻璃,被称为鸿盛天文玻璃。

整个烧结过程全部由超算控制,为了保证温度压力的平衡,单独建造了一间恒定降温室让玻璃的温度随房间的温度一起下降。

仅温度降到室温摄氏20度,就用了五天的时间。

在室温下,整块玻璃亮晶晶的,用人眼看去,没有一点杂质和裂纹。

接着开始用各种探测器进行检测,从膨胀率、色散度、噪音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另外这样的玻璃一连制造了三块,从中优中选优,都符合标准后,就开始加工。

加工先是粗加工,将旋转抛物面加工到约几十微来的平整度,接着通过更精密的研磨抛光达到100纳米的标准。

严明复给张冲志打电话:“老师,镜片已加工到100纳米的粗糙度标准。”

张冲志说:“好,我一会过去,按我的要求准备好工具,我过去后会用到。”

很快张冲志来到巨大的镜片加工车间,整个车间足有一千多平方米,重打五吨多的镜片放在中间。

张冲志走到旁边,先用手指在玻璃的上下表面上轻轻抚摸起来,感受表面粗糙度。

一般人的手指就很敏锐,可以感觉到很小的凸起。

瑞挪国一个由材料学家和心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制造了16个特殊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上面有一系列非常精细的平行脊状结构。

脊之间的距离在300纳米到90微米之间,高度在5纳米到4.5微米之间,中间还有一个没有脊的平坦表面。

20名志愿者戴上眼罩,志愿者用食指在聚合物表面滑动,每次比较两个不同表面的差异。

结果显示,志愿者能够确切感知到这些纳米级别的山脊,也就是说一般人的手指就可以感受到5纳米高度的山脊,如果是盲人的触觉将更惊人。

而张冲志的五感更是远超常人,他现在手指触感可以达到1纳米,如果手指表面布满真炁,他可以达到0.3纳米。

所以按照他的手指触感,现在这100纳米粗糙度的镜片,真有点“粗糙”。

张冲志花费一个晚上的时间,利用黑星的放大效果,利用纯手工,对镜片进行了精细打磨,使整个镜面的粗糙度达到0.5纳米,而且与理论抛物面几乎达到一致,成为多少年的经典。

接着玻璃厂利用最先进的镀层技术,在镜面上镀上一层50纳米厚的银原子膜,再加上一层25纳米厚的氟化物。

银膜稳定性好,但是易氧化,采用氟化物保护,对于红外光、可见光的反射效果好。

而且由于镜面的平整度达到0.5纳米,所以对极紫外和x光线反射效果很好,也可以进行观测和曝光,这将石申天文望远镜的观测范围,由红外光、可见光延伸到极紫外光和x光线范围内。

镜片也达到同样的精度,再加上改正镜,目镜都远超人们的想像,让严明复非常无语,他不知道这样的一架太空望远镜最后的观测效果会怎样。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最后的效果最少比哈勃高两个数量级,韦伯的一个数量级以上。

看到暗星的等级就连42米的极大南方天文望远镜也难望其项背,这是技术优势的碾压,难以超越。

接着引力挥测器的分散镜、反射镜、激光发射器等关键光学镜片,张冲志都亲自出手进行了优化。

另外为了增加惯性,有利于系统平衡,将每面镜子的直径加大,质量加大到60公斤,这里面又需要超高的加工精度。

石申太空望远镜和张衡太空引力探测器,在发射上太空,进入正常观测后,每天会产生几tb的新数据,如何存储、分析这些数据,处理这些数据,这需要有一台强大的AI电脑。

所以每台仪器都配备上一台小型超级计算中心,采用450mm大芯片组为处理器,计算能力达到小型超算,保证整台仪器的顺利操控,还要兼顾能源供应。

随着研制进度的进行,国家天文观测台台长南建国来到鸿盛理工大学,进行参观学习,王喜良、张冲志、欧阳文远、周自远等人进行接待。

最后双方达成协议,石申望远镜和张衡探测器将与国家天文观测台分享数据,国家天文专家学者也可以来鸿盛大学天文系参观学习,鸿盛大学学生教授也可到国家天文台实习、参观学习。

没想到拓宽了学生的实习空间!

每日稳定更新4000+,求支持、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