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舍弟诸葛亮 > 第315章 被刘备盯上的人有多难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5章 被刘备盯上的人有多难跑

当初辛毗从青州南下的时候,赶路的时间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就二十来天,不算他在丹阳、吴郡驻留的延误。

回程就要慢得多,因为他不再是轻骑快马独行,得带着太史慈的军援运输队一路行军,光是出了长江口后沿海北上那段路,就得航行半个多月。

辛毗八月下旬向刘备辞行,估计至少九月底甚至十月上旬,才能回到青州。到时候袁谭在渤海郡的抵抗,估计已经打得比较艰苦了。

曹军在整个八月和九月,都会在河北保持攻势,这既会为曹操得到更多冀州的土地,也能把袁谭打得越发向刘备靠拢,所以刘备也不用急。

……

话分两头,辛毗行色匆匆赶路的这一个多月里,好不容易来一趟江夏的诸葛瑾,倒也不急着立刻回返丹阳。

他如今跟二弟阿亮各自分掌一州之地,难得有机会见面,也很少能回中枢述职。

这次回来,当然要抓住机会对刘备向上管理,顺便跟二弟一起参详一下地方政务中的疑难杂症。顺便也是借着这个名义休个假。

送走辛毗前两天,诸葛亮在听取向朗汇报的时候,向朗就提到了鄂县兵工厂的黑火药试验还不顺利,目前只能造出可以在无空气环境下燃烧的火药,而无法爆炸/爆燃。

诸葛瑾既然来了,也会在这事儿上搭把手,看看能不能稍稍加快点进度。

他首先想到的问题,可能是硝硫木炭的比例不对,比如木炭加多了,才会导致燃烧慢,就鼓励诸葛亮治下的试验员们试验更多的比例配合。

另外,作为现代人,诸葛瑾也知道一点常识,比如知道后世的火药要爆燃爆炸效果好,关键是火药颗粒化。

但诸葛瑾前世毕竟是搞教育工作的,只会纸上谈兵。具体怎么颗粒化,是用什么黏合剂把三种材料一份份精确配比黏起来么这些实践层面的东西他也不懂。

这也算是教书匠的悲哀,只有空对空的纯理论。

至于颗粒化之后的好处,他倒是能理解原理——无非就是希望在每一个局部范围内,硝硫木炭的比例都刚刚好完美。

否则只是总的比例完美,但混合不够充分不够均匀,比如一团火药里左边硝高一点右边炭高一点,反应的烈度和速度也依然会降低。

所以他能做的,也就是跟二弟再讨论讨论这些原理,启发二弟的思路,加深二弟的理解,然后让二弟自己去想办法落地实现。

诸葛亮花了几天时间,学习了大哥的理论猜想后,暂时也拿不出什么实验的头绪。

他只是简单评估了一下,就意识到这事儿今年绝对搞不定,明年也未必搞得定。

这也就注定,对于赖恭、吴巨那边的工作,只好先按照那天诸葛亮说的备选方案推进下去了。

想明白这一点后,九月初的一天,诸葛亮就找了个机会,跟刘备进谏说了这事儿。

诸葛亮的说辞有条有理,想得很充分:“主公,上半年跟你汇报过的那个‘火药’,迟迟没有进展。但如今天气已经转凉,秋收即将完成,正是荆南各郡,尤其是最南部的零陵、桂阳趁冬季农闲征发徭役的良机,所以也等不得了。

我建议立刻给零陵太守赖恭去书,陈述利害,请他今冬征发徭役,修复先秦时留下的灵渠的碶闸,再趁着冬天水位最低时,疏浚关键河段。以改善南部边防,提防士燮。也能改善零陵境内水运,让他将来再给刘表上贡钱粮时,转运损耗减少一些。

如果赖恭觉得自己初到零陵不满一年,还需要休养生息,我们也可以给他提供一笔钱财,让他找零陵当地富户购买余粮,以提供徭役民夫口粮。如此,即使今冬多征调一两个月徭役,当地百姓也会乐于出力的。”

刘备听说后,微微觉得有一些意外——主要是在他印象里,诸葛亮想搞一个东西,似乎从没有超过一年半载搞不出来的。看来这次的“火药”,实在是个老大难的问题,那就先放着吧。

随后刘备也意识到,诸葛亮给的已经是最优解了,既然如此,那就按计划执行好了。

汉朝制度,一般每年征发徭役是不会超过两个月的。如果是在北方,单季农作物种植区,每年只有春秋农忙的话,那就冬夏征发徭役,如果天气太寒冷的地方,那就夏天征的时间长一点,冬天短一点。

但荆南尤其是零陵等地,气候情况特殊,夏天太炎热了,还丘陵林地茂密,每年零陵都是集中在冬天征徭役。

否则天气热的时候人多集中干活,很容易瘟疫流行。错过了冬天就得等下一年。

“既如此,此事就由先生主持,该给赖恭的劝说书信,先生让人写好之后,直接用车骑将军府的大印就是了,孤自会派可靠舌辩之人送去。”

……

刘备答应之后,这事儿就有条不紊推行了下去。

83最新地址

十天之后,书信就到了刘备派给赖恭的副手、零陵郡丞李严的手上。

过去大半年,李严一直在帮着赖恭处理零陵郡的很多具体内政事务。

他和武陵郡丞董和,都是刘备派来架空刘表空降的赖恭、吴巨的。

不过刘备笼络人心的手腕,也是非比寻常,在观察了赖恭、吴巨的表现后,他也渐渐暗示李严和董和逐步放权,让太守们更多参与到具体事务中来。

而理由也很名正言顺:“太守刚来时不熟悉地方情况,当然要让在本地做事多年的郡丞多帮衬着点,以免办错事。等太守熟悉了工作,当然该归还的权力还是要归还”。

具体的节奏、放权收权的尺度,刘备自己当然会掌握。

以刘备的名声、威望、情商,这些控制下属笼络人心的事情,他是最专业的,都不用诸葛亮操心。

所以大半年来,赖恭、吴巨早已不是刚上任时的“刘表心腹死忠”状态了,他们也潜移默化感受到了刘备的善意和重用,渐渐开始软化,逐步向刘备靠拢。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阵营今年不能仓促用兵,必须先消化地盘的主要原因——别看北边仓亭之战结束时,南方的战事也跟着一起结束了,但刘备的根基远不如曹操和袁绍深。

时间仅仅倒退到两年前,当时刘备实打实控制的地盘,都还不到一个完整的州呢。现在有了两个州的规模,可见在过去两年里,刘备的地盘膨胀了一倍以上。

荆南除了长沙,其他三个郡都是名义上的和平接收,还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消化笼络,不是说张羡死了这事儿就算完了。

否则步子迈大了,内部全是漏洞,一运动就消化不良。

其实这个问题上,刘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刘表并不是在坐上荆州牧/刺史那个位置时,就天然拥有了荆州的,他只是名义上拥有。

为了从名义上拥有变到实质上拥有,历史上刘表花了十年。跟袁绍那种四世三公、单骑入州后立刻掌控局面的大佬根本没法比。

现在刘备只打算花两年弥补内部的消化不良,已经比刘表快了好几倍了。

此时此刻,赖恭收到李严送来的刘备书信后,稍微讨论了一下,便觉得刘备的建议很不错。

赖恭主动跟李严分析道:“零陵土地广大,虽有数十万人口在籍,但更多百姓流散四野,难以统计征税。传统征发徭役之法,往往征不到多少人,反而还导致在籍百姓进一步逃亡躲避。

不如就按车骑将军建议,搞几年由官府发给钱粮的劳役,不再搞无偿的,说不定还能多吸引到一些短视的穷苦百姓出山务工,我们再慢慢厘清户口,肃清豪强隐匿的问题。”

李严原本还准备了大段说服辞,看赖恭这么上道,已经被主公感化得差不多了。

毕竟赖恭历史上也是刘备《汉中王劝进表》上那十一个签字联署人之一,可能是他天生跟刘备相性比较合吧。

(注:李严历史上也在《汉中王劝进表》联署名单上,最前面是那些益州和西凉人,中间是诸葛亮和关张黄,黄忠后面就是赖恭、法正、李严)

既然赖恭配合,李严也就省了口舌,直接跳过第一阶段的劝说,跟赖恭讨论起冬季徭役使用的具体细节来:

“府君既然答应了,这几日我便统计一下需要征发的徭役规模,然后联络本地豪强,问他们买粮供给服役民夫口粮。

不过我以为,这种大规模买粮的消息一旦放出,或许会有本地豪强囤积居奇,趁着买入需求陡增,而抬升粮价。所以还请府君给我授权,可以严查哄抬粮价的刁徒。

另外,我们今年要大征徭役,粮食消耗陡增,刘荆州要求的送粮任务,肯定是完不成了。还请府君上书刘荆州,陈明利害,请求给予减免,或者挪到后年,或是允许以金银或铜钱折价替代粮食。”

赖恭咬了咬牙,他知道这也是刘备把他渐渐绑上战车的办法之一。如果自己放权让李严武力纠察屯粮惜售的豪强,到时候肯定会有一部分仇恨拉到他自己身上,或是拉到刘表身上。

李严和刘备身上固然也有,但至少会分摊走一部分。

而如果自己不明着授权,只是让李严自己搞,那仇恨就全在李严和刘备身上。

但赖恭没有选择,他最终还是决定参与一起分摊仇恨。这样荆南那些豪强也就无处可躲了——这些豪强的生存法则,主要就是“一旦本地有几个实权派在互相争夺,那么他们就得争着讨好拉拢豪强,换取豪强更支持他”。

比如要是刘备和刘表要争夺“民心”,他们就要给豪强们开价,最后价高者得,谁开得高他们支持谁。

可如果刘备和刘表的代理人一起施压,本地已经没有第三方势力可以拉拢了,统治者之间没法卷了,下面也就相对消停些。

赖恭是想明白了这些道理的,但他还是决定配合。于是签署了李严需要他签的那几个文书,还给刘表送了一封信,让刘表减免延缓零陵郡对南郡的输血。

83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