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张飞、方相、方弼三人及时到来,帮助谢乌云(乌云仙)、谢金箍(金箍仙)、谢毗卢(毗卢仙)三人拦下了其中的裴元庆。
张飞现如今,已经有绝世巅峰的实力了,基础武力高达105点,而方相、方弼二人的实力虽然不如张飞,但相差也绝对不会太多,基础武力都已经高达104点。
并且,方相、方弼二人还有组合技左右门神存在。
在三个人的联手的情况之下,作为神级猛将的裴元庆,不仅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反而还落入了下风之中。
但是,张飞、方相、方弼三人依旧还是去迟了一步,这个时候的刘备军已经损失了好几位将领。
罗士信虽然技能上相对有不小的副作用,但是,这个副作用也是看人的,实力低了,就算是如此,在罗士信眼中,依旧和蝼蚁没什么区别。
而且,他的技能都是相当容易触发的那一种类型,是很容易就可以将他的技能效果完成触发的。不过是区区三枪,凌烟阁名将刘弘基与水浒梁山好汉郝思文、李逵便成为了罗士信的枪下之魂。
刘弘基作为凌烟阁的功臣,既是名将又是猛将,刚一出世的时候,他的实力放在超一流之中,就不算弱了。
这么多年的征战下来,他的实力也突破到了绝世的级别,基础武力达到了101点,但在罗士信的手中,依然不是一枪之敌,不过是一枪就已经陨落在了罗士信的手中。
裴元庆也凭借其开头强大的爆发能力,一举斩杀包括彻地夫人在内的多员强将。
但是,没有了狄青部下的帮助的话,而关羽现在还在坐镇中军稳定大局,谢乌云(乌云仙)、谢金箍(金箍仙)、谢毗卢(毗卢仙)等人恐怕难以久持。
谢乌元倒是挡下了晋将之中最强的孙美,但是谢金箍与谢毗卢二人在面对罗士信和金台的手中却落入了下风之中。甚至,最关键的就是在郭子仪和王孝杰的前后夹击之下,说不定他们兵马战败的速度比将领战败的速度更快。
“大将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刘玄初不由得出声提醒道。
“也罢,本将亲自断后,刘牢之即刻领兵突围!”关羽将自己掌中的青龙偃月刀一抬道。
和狄青当时所想的想法一样,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之下,到了该撤的时候,自然不能继续逗留了。将自己手底下的兵马要是全部都打光了的话,他们的那些盟友可没有一个人会同情他们。
甚至,在他们虚弱的时候,说不定还会生了将他们吞并的想法。至于如果他们也像狄青那样撤了的话,是否会对剩下的袁绍和韩信那边产生影响,那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而关羽作为一名万人敌级别的猛将,到了该他亲自动手的时候,也绝对不含糊。作为一军主将,竟然亲自选择领兵撤退。
而在一番血战之下,刘牢之带领残部的兵马突围而出,负责断后的关羽也没有久留,等到刘牢之撤出战场之后,就开始带领张飞、谢乌云等将且战且退。
本来,关羽还以为郭子仪和王孝杰会对他们不依不饶,甚至产生了断尾求生的想法。可是,哪知道郭子仪在追杀了一阵之后,就已经快速收兵。
而王孝杰那边甚至都干脆没有参与对于狄青势力或者是关羽势力任何一方的追杀,将他们击败之后,放任他们逃离。
北方联盟的这四位诸侯之中,袁绍和秦政这两方势力才是关键,而刘备和窦建德相比就要差上不少了,这两方势力加起来甚至都比不过秦政或者是袁绍势力中的任何一股。
袁绍的冀州富裕,秦政的幽州则是民风强悍,是最好的兵源地之一,而幽州更加是大汉的产马地之一。
青州之地虽然也不差,但是,前些年被糟蹋的底子有些过了,相比起冀州和幽州来说就稍微差上一点了,更别说是青州现在还是处于两方势力的掌管之中。
因此,这一战的关键不在狄青和关羽,而是在袁绍和韩信。只有将袁绍和韩信击败了之后,司州的危机才会真正解除。
也正是因为如此,狄青逃跑的时候,郭子仪和王孝杰没有追,关羽逃跑的时候,郭子仪和王孝杰也没有真的追杀,仅仅只是假意追杀了一阵。
而这个时候,王孝杰已经在郭子仪假意进行追杀的时候,干脆直奔袁绍大营而去了。
在关羽这一步的时候,晋军将领是有一定的分歧的。
以刘伯温、王孝杰为首的文武则是主张在击溃敌军和关羽他们之后,将这一支重骑兵用来对付韩信的大营。
而薛仁贵、郭子仪等将领则是希望稳上一手,在击溃敌军和关羽他们之后,将这支重骑兵的力量继续压到袁绍的身上,让这一支重骑兵作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这个时候的时间有限,战机稍纵即逝,眼看着就要第一时间出兵配合偷袭的李存勖他们,根本容不得李翔有太长的时间来考虑。
因此,李翔也只能经过简单的思考之后,就已经下达了最后的判断,而他所选择的目标,赫然就是袁绍。
之所以将最后的目标定在了袁绍的身上,仅仅只是李翔下意识的认为像韩信这样的顶尖军事统帅绝对不会连一丝一毫的后手都留不留下,而韩信也绝对不会将自己所有的兵力都用来帮助自己的盟友。
韩信的能力可就不是狄青或者是关羽之流可以相比的了,更别说狄青还是他这边的人。就从狄青的真实身份来说,在和晋军交手的过程之中,或许表面上是全力以赴,但下意识的多少会有留手的行为。
在王孝杰击败狄青和关羽的这段时间里,已经足够韩信做出一些布置了。这个时候再将这只重骑兵用来对付韩信的话,这个风险绝对算不上小。
因此,出于求稳的打算,李翔最终将他的目标定在了袁绍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