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写完这一系列旨意后,天已经快亮了。
朱由哲又仔细审阅了一遍,这才交给孟大春,让他下发下去。
这时,朱由哲有点怀念在京师时了,当时有特定的人做这件事,现在这些都得自己亲自做。
身旁四个亲卫统领,孟大春,唐翰辅,黑明廉,再加上一个杨彩,一个比一个白板。
指望他们冲锋陷阵,护卫自己行,指望他们做文书工作,那简直要他们的命。
实际上,朱由哲心中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李岩的弟弟李年。有一定的武力,还有一定的文采。只是目前李岩态度不明,使他不好开这个口。
虽然李岩帮助朱由哲守住了泰安,但这并不表明他选择归顺了大明。
李自成的知遇之恩会一直撕扯着这个传统的读书人。
选择造反,忠君报国已不再奢求。但再次背主,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会让李岩难以接受。
朱由哲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心想该去见李岩一面了。
刚想躺下睡觉,便见赵继鼎前来寻自己。
朱由哲只得强打精神去见他。
赵继鼎此次前来是谈封赏的。
此次大胜,涉及人数众多。有阻敌的,有诱敌的,还有直接参与围剿阿济格的。
而因为所做事情的不同,斩获也有很大不同。
如果单纯以斩首,或者俘获敌军数量来计,难免不公平。
朱由哲听的有些头晕,直接对赵继鼎道:“这样吧!你让各军将领自己拟,选一些表现突出的将士上报,而审核权放在朝廷这边。到时候再会合一些大臣对相应将士进行评定,功大功小,自然得知。”
“而且,最好拟订个详细的流程,确定将来如何计功。这个要多询问将士们的意见,领军将领和普通士卒都要问。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说完,朱由哲又补充了一句,“让将士们有盼头,他们才有尽心。”
赵继鼎用笔在纸上不断写着,最后放下笔。“陛下,臣知道了。”
朱由哲也不再多言,挥手让他出去,他是真累了。
赵继鼎却没有告辞,而是说道:“陛下,还有一事。”
朱由哲苦笑,“我说,赵爱卿,你能不能一次把话说完?”
赵继鼎慌忙跪下认错。
朱由哲无奈,摆手让他起来,“朕不是怪你。朕只是……,算了,你直接说事情吧!”
赵继鼎连忙应是,“陛下,你曾许下诺言,斩杀,或者擒获阿济格者,赏千金,封侯。但目前杀阿济格者却是九个女子,这赏赐?”
朱由哲愣了愣,这的确是个问题,一千金的赏赐好说,但这封侯?九个人,不能都封侯吧!而且女子封侯,整个大明也只有秦良玉一个前例在。
“陛下?”看朱由哲长久不语,赵继鼎轻声询问。
朱由哲回过神来,“此事等朕再考虑考虑吧!”
等赵继鼎离开,朱由哲躺在床上,想睡却睡不着。
朱由检的影子再次出现。
朱由哲抬起头,有些疑惑,“崇祯老哥,你最近出现的频率是不是太高了点?基本上每天都出现?而且每次看着都那么的精神饱满。看来,还是当鬼好,至少不会像我这样累。”
朱由检看了朱由哲一眼,表情有些意味深长。
朱由哲没有注意到他神色的变化,只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闭上眼睛,“最近,我一直感觉身体疲惫的很,连白发都有了。现在才知道,烦心事太多,是真的会变老的。”
朱由检沉默了,还是没有说话。
朱由哲嘴不停,“崇祯老哥,别不说话啊!就我们两个人,你不说话,衬的我像个傻子似的自言自语。”
又是沉默了好一会,朱由检声音有些低沉的问道:“你真的打算连徐州都不守了吗?”
虽然还是闭着眼,朱由检能看到朱由哲有所意动,“这个问题我们不是早就谈过了吗?徐州南北通渠,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北上,还是南下,首先要夺的就是它。但问题是……”
朱由哲再次叹气,“但问题是我们目前没有北上的实力,有它暂时对我们意义不大。而徐州那样的地势,易攻难守,我们要投入多少兵力才能挡住清军主力?把大量兵力浪费在一个对我们意义不大,但清军又一定会进攻的地方,不值当。”
朱由检皱眉,“阿济格南下,占据小半个山东,就已经是遍地死尸了。现在又放弃这么多地方,又要死多少百姓?”
朱由哲睁开眼,“崇祯老哥,你是在怪我?”
朱由检摇了摇头,“不,我只是有些心伤。大丈夫行事,的确应当以大局为定,但是也不能完全不顾及百姓的性命。”
朱由哲嗤笑一声,“顾及百姓性命?如果不顾及他们,我当时就应该听了冯铨的建议,烧粮逼民,将整个北地直接变成一片废墟。要是那样,目前我也不会陷入如此的境地。”
朱由检顿时愣住了,“你这是何意?”
朱由哲冷冷的说道:“妇人之仁,救不了天下。崇祯老哥,你可知道东虏入关后杀了多少人?多少城池被屠?”
还不待朱由检回答,朱由哲便又重新闭上了眼,“数不清,一个人耗尽一辈子也数不清,但他们却坐了二百余年的江山。人不狠,难活。所以。我得下得去狠心。”
朱由哲沉沉睡去,但不断有呓语发出。
有惊慌,有失落,更有深深的自责和后悔。
朱由检叹着气,也不知道怎么去形容此刻的心情。
下得去狠心,似乎只是一个口号,更像是在逼自己,特别是对于一个内心柔软的人。
此刻,朱由检十分好奇他接下来会怎么做?
真能做到一切都熟视无睹,完全以大局为定。
一直睡到正午,朱由哲被黑明廉叫醒。
吃了点东西,朱由哲亲自去杨老太太那里告辞,并留下杨彩,让他不用那么着急前往与他会合。
在家里,陪老人享受几天天伦之乐也是好的。
最后,朱由哲骑马奔驰而出,回头看了看临沂城,这还是一座幸运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