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韩国边境。
“魏军退了,魏军退了!”
辽阔平原上,副将彭越兴奋地将观测到的情况报与张良,声音随着风沙飘出很远。
彭越原是魏国人,在三年前张良驻守边疆时,被其发掘而出。
自此跟随在侧,屡有功劳,累升为副将。
尽管名为伏波将军,可实际上军权仍由大将军姬无夜遥控,张良所能掌握的很少。
想当初提拔彭越的时候,军中诸将便极为反对,认为其人年纪尚轻,难当大任。
好在有主帅张良力挺,且自己也争气,不过短短数月,彭越便凭自身实力成功在军中站稳脚跟,并暗中替主公张良发展势力。
如今三年过去,虽然进展缓慢,但在苦心经营之下,张良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私兵——三百轻骑。
这些人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地位卑下,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暗中蛰伏,只等主公需要时一拥而起,带给对手一个大大的惊喜。
别看现在人数较少,但张良坚信,只要时间足够,这些人的影响会越来越广,直到遍布整个韩国,乃至九州大地。
彭越没比张良大几岁,见敌军撤退,兴奋得手舞足蹈。
张良觉得好笑:“有这么高兴吗?”
彭越连连点头,目视远方,一脸向往:“敌军退了,咱们不就可以回去了吗?主公你可别忘了,说好了要带我去新郑王城开开眼的!”
张良哈哈大笑:“自然不会忘,到时候回去,咱们左拥右抱,勾栏听曲!”
回到军营后,张良召集诸将,宣布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在这鸟不生蛋的地方待了三年,三万人马早已是心急火燎、归心似箭,一听回朝有望,全军上下欢声雷动,彻夜狂欢。
张良明白他们的心情,也不阻拦,只命斥候加强观测,防备可能的偷袭。
事实上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自从通过罗网取得秦国丞相吕不韦的支持、发兵救援后,蠢蠢欲动的魏国瞬间不动了,只时不时地出兵袭扰,都被张良挡了回去。
终于在僵持三年后,许是觉得没有取得什么胜果,徒耗国力,便在今日彻底退军。
而带兵援救韩国的正是秦国左庶长王齮,一个既是将领,又是罗网杀手的人。
在翌日得知魏国退兵的消息后,王齮虽率军后撤,却只退至韩秦边境武遂,就地驻扎。
虽知秦国这样做绝没安好心,但形势比人强,面对悬殊的国力,张良也没办法,只能保境安民,不使秦军进犯而已。
消息传回朝中,韩王安龙颜大悦,厚赏全军,令班师回朝。
大军开拔的当夜,张良巡视完营地,回至大帐休息。
甫一进帐,焱妃便直直迎上,体贴地为他除下铠甲。
张良笑着握上佳人的手:“这几年你辛苦了。”
此话乃是真心实意。
作为阴阳家一人之下的人物,焱妃为自己接触罗网,向秦国求援一事出力良多。
若非有她,韩秦联手之事,恐怕还要费一番波折。
三年过去,张良从身到心,从内而外地长大了。
本钱一丰满,又孤男寡女地共居一室,该做的自然也都做了。
现在的张良,已经彻彻底底地蜕变成了真正的男人。
夜色渐深,焱妃俏脸一红,隐晦地邀请道:“该休息了。”
张良却摇摇头:“今日事忙,我再写点东西 。你先睡,不必等我。”
他不是急色的人,知道贪多嚼不烂,自己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有些事情过犹不及,因此与美人鱼水之欢的次数并不多。
焱妃知道他要写什么:“又在写你的随笔吗?”
张良摊开竹简,边写边道:“是啊!时日如流水一晃而过,有些人和事,也是时候筹谋起来了……”
在军中的这些日子,除了抵御外敌,闲暇时候张良还着书立说,将后世的优秀文章化为己用,以自己新取的表字“子房”命名,汇编成一册《子房文集》,传播天下。
因他所写不拘于一家,儒、法、道等都有涉及,渐渐地在百家乃至各国朝廷中声名鹊起。
人人皆欲睹其风采,想看看能写出如此锦绣文章的人,到底是何等英姿飒爽,出类拔萃。
张良对这些评价倒不很感冒,毕竟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引起西边政哥的兴趣,才没空理会另外六国的那些“庸脂俗粉”。
见识过了高大上的,一般人还真入不了他的法眼。
不过……或许东边大海上的某个山庄和一些人,倒是能够有点期待。
如果有空,还是可以多去其余几国走走,长长见识。
想法很多,为今之计却仍是先入朝述职,再做其他打算。
离开日久,想起新郑城中的那些人和事,张良向南眺望——
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
作为一国之都,新郑永远繁华喧闹,如同不断流淌的活水般川流不息。
不过三年未归,竟有了恍如隔世之感。
看着似曾相识的街景,张良幽幽一叹。
焱妃乘坐马车,先行回了别院看望惊鲵。
张良则马不停蹄,率领军队前去王宫交接汇报,只等参加完凯旋宴会,再回家和亲人团聚。
而在城东紫兰轩、张良看不见的视野盲区,一抹紫色倩影正于窗台款款伫立。
俯视街道上的凯旋大军,那抹倩影神色复杂,目中隐有喜悦,以及一些别样的期待。
滋啦。
伴着身后推门声的响起,紫衣倩影又迅速敛容,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关闭窗户,回到原位与进来的黑衣人说话。
黑衣人一头白发,黑色劲装搭配金丝镶边,以及过分凌厉的眉眼,气质冷峻得吓人,就差在脸上写个生人勿近。
大军退敌凯旋,街上喧闹吵嚷,充斥着议论嗟叹之声。
黑衣男子虽未说话,但一双眼睛却不住瞟向虚掩的窗台,显然内心并不如外表那般平静。
而在此时的王宫之中,当两方势力听得大军凯旋的消息以后,纷纷有所反应。
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满怀期待,又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