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8年12月\/特别对策部总部\/先驱者院\/大礼堂
——————
they will understand. 他们将会明白。
I\\u0027m gone. 我去了。
——————
数年的大混乱时期已经宣告结束,世界再一次恢复了十年前的和平,但人们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数百万人的伤亡,数万人已然死去。科技巨头们和政客在庆祝和平时代的回归,他们在告诉人民:“现在已经是科技的时代,任何对现状的反抗都只不过是极端主义的企图。”各种社会问题被繁多的改良措施所掩盖,营造了一种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索科莉的忠诚者们不会相信这些谎言。
……
这里是位于特别对策部总部大楼园区内的一处“偏僻的角落”,在外部世界里的名义是一座职工活动中心,但实际上这里是被称为“先驱者院”的特殊建筑。独特的构造使得这里与命运园区中的其他地方分隔了开来(利用了视觉错觉和心理惯性的设计),如果从远处向这里看过来的话,只会“毫不在意”的忽略这里的存在。也就是说,不是人们看不见这栋建筑物,而是无法“识别”到这是可以进入的建筑物,当其路过的时候只会像是看不见一样忽略这里。
这里现在已经聚集了很多的人,有老人、小孩、中年人、年轻人、少男少女,有穿着奢华衣服的也有穿着简朴衣服的,有拖家带口的和结伴而行的也有孤身一人的。在这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你可以很容易的发现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脸上的表情几乎都是悲伤。
……
“如果没有他在那一天向我伸出援手的话,我今天恐怕早就成为一个肮脏卑鄙之人了吧?”
“……嗯,他和他的同伴们为了像我们这样的迷途者提供的帮助非常大,大到我们一生都无法偿还那一天的恩情。”看上去大约是20多岁的年轻女性和大约16、17岁的女高中生模样的女生交谈着。
“我们是时候行动起来,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了。”
“无需多言了,是吗?唔……宽慰逝者的最好方式永远都是继续他们未竟之事,但我甚至不能自信我能够像他们那样闪闪发光的救下其他人。”
“为什么一定要像他们那样闪闪发光呢?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完成救赎,不也是他们的愿望吗?”
“可是……如果不能闪耀着度过今后的未来,而是以我们的方式度过的话,还算是报答吗?”
“你在说什么啊?能为之牺牲生命的信念可不是这种需要纠结的东西。认准最终目标而采取应当采取的行动,毫无疑问的就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是吗……也许是这样吧。”
……
这里是建筑物内的一个大厅,它朴实无华的装饰显得与其名字“先驱者院”非常相符。这里是用来纪念先驱者的场所,存放了大量的有关于牺牲者的机密数据。同时它也作为一个“悼念地”存在,每每有人前来参观牺牲者的事迹和追悼逝者。不过,逝者的遗体可从来都不会在这里,而在郊区外的公共墓地。
而今天的这个大厅,则举行了一场纪念过去七年来逝去的牺牲者们的追悼会。
“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为在大混乱时期牺牲的逝者举行追悼会,以此纪念他们的牺牲。”主持人站在原本用以演讲的高台之上,宣布着追悼会的开始。
台下本就轻声细语的人群顿时寂静无声。有的人是逝者的亲属,有的人是逝者的同事,还有的人只是逝者曾经帮助的人,甚至有的人只是一面之缘。无论他们与逝者的关系如何,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逝者的生平,尽管很多时候这个生平都是片面的。
“他们的牺牲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但他们的牺牲绝不会被遗忘,他们的努力绝不会白费,他们的事迹绝不会成为尘埃。是他们带给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他们保护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他们的行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怀念。”
台下的人们只是默默的听着,不发一语。很多人都回忆起了与那些逝者共同经历过的事情,但那些美好而又绚烂的日子却已经随着他们的逝去而一去不复返了。活着的人们只能用未来的岁月怀念过往,而逝去的人也永远无法知晓以后的故事。
“我们必须铭记牺牲的人所带给我们的事物。逝者已逝,而活着的人将继承逝者的遗志走向未来。未来无论遇到多大的痛苦与困难,我们都将铭记逝者曾经给予我们的幸福与快乐、崇高与坚强。他们的行动彰显了他们为之奋斗的信念是多么的崇高,是值得他们为之牺牲的信念。倘若逝者有灵,他们一定会希望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继续他们的事业。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交给我们的未竟事业,不能忘记为之牺牲的最后的愿望,只有我们把将来的努力用来继续他们心中的事业中,才是悼念逝者的最好方式。”
“现在,为逝者默哀7分钟。”
台下的人群默然无声,人们都微微低下头。
“接下来是影像资料记录……”
台上的巨幅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影像,是特别对策部的成员们在大混乱时期经历过的一场场战斗中进行的一次次援救和最终牺牲的缩影,而这些都是逝者生前的影像。
台下人群中的一些人在看到影像时止不住的流下眼泪,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来巨大的悲伤和痛苦之情。但其中,仍然有人有着对于这些影像里的逝者们的尊敬和“向往”。
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
追悼会已经结束,人们逐渐离去,回到了自己应该在的地方继续着他们的生活。
“这七年是我们最为沉重的七年:一千多名相关人员死亡、一百余名终生伤残。这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极为惨重。我们剩下的人数已经不像十年前那样多了,必须要恢复我们的力量。”
“……我们绝不会衰弱下去,逝者给予给生者的东西已经让他们看清了很多,新生代将会成长起来。”
“但愿以后的同行者能够少经历一些这个年代的悲剧,能够救下更多人、完成我们的事业。”
“不。我想,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的悲剧,一定会牺牲更多的同伴和民众。我们只能够及时挽救,我们距离根本解决还太远了。”
“是啊,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在太困难了……今后的道路只会更加漫长……”
“但我们会一直继续我们的事业,不是吗?”
——————
在追悼会结束数小时之后,先驱者院再次回到了平日里寂静无声的状态。但正如平时一样,这里从来都不缺乏零星的凭吊者,以及来到这里借着凭吊而怀念过去的老友。为什么不去城市外的公共墓地凭吊?有些时候只是因为逝去的故友连遗体都没有遗留下来而已,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原因。
一个人此时正漫步在先驱者院内的星空回廊里,边抬头看着模拟出来的动态星空图。这个回廊正是平常提供给来访者凭吊逝者所用的,它的动态星空图会将记载的所有影像都呈现在动态星空的背景中,营造出一种绝佳的追忆氛围。但与其他来访者不同的是,这个人并没有使用这个功能,他只是就这样慢慢的走着。
“你曾经期待着一个没有悲剧的未来,我曾经期待着一个能将悲剧斩断在出现之前的未来。但直到最后啊,我们都没能看见那样的一个未来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我们曾经的好朋友们、亲人们、熟识之人们却一个接着一个的陷入到无尽的悲剧之中,即便我们费尽所能,做到的一切努力都没能改变他们的结局。”
“我们当初的梦想是错误的吗?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千千万万的后继者们将自己投入到了这一切中去,甚至是他们的生命。我曾经是那么的热衷于我们的事业,却又为其撼动一切的巨大变动所感到震撼乃至于恐惧。先驱者和后继者们真的做好所有的准备了吗?当他们活着的时候,每个人都在表现出自己愿意为之牺牲一切的巨大热情,可当他们的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随着这个人的话语说到这里,周围的动态星空图呈现出了无数的“临终时刻”。
这绝对是能够媲美恐怖电影般的场景。临死之人最后的惨状千千万万份的叠加在一起,给人一种说不出话的窒息感。虽然没有声音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影像的压迫感,但彩色的图像却深深的加重了这种恐怖感:就像是身临其境一样看着这些人死去。
但这个人丝毫没有表露出害怕的表情。是他早就看惯了濒死死亡场景还是在他眼里这只是影像而不是现实,答案只有自己才清楚。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确实在看着这些影像,同时也在喃喃自语。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确实是露出了痛苦之情的,这些人恐惧着死亡,也许还会在那一刻间后悔着他们的选择。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要从主要方面看待问题,但我们也都知道那是多么的困难。最后一刻的后悔是否是对事业的背叛?最后一刻的恐惧是否可以评价以前做过的事情?以前得出的答案让我们确信了关于看待一切事情的看法,并因此取得了今天的胜利。但当我们一天天的深入下去、贯彻下去这一套道德伦理原则的时候,我们却感到了更大的迷惑。”
“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就这样堕落下去了,他们放弃了最初的血之誓言,选择了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做到自己想干的事。可是他们都错了,他们最终因为自己的愚蠢选择而落到了自我毁灭的结局中,而且甚至还很他们曾经非常厌恶的人站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所代表的一切发展都在愈发深刻的告诉我们,人类的精神发展实在是太难以跟上物质发展了。即使我们已经发挥出了200%的效率去进行‘感染计划’,但计划却永远赶不上计划。不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或许会给我们一个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只不过想要实现那个新计划就需要你的人格数据模型。我们需要一个借助你的思维模型来维持运作的‘新世纪智能’,这将是一个新的世界奇迹。”
“说来可笑,我们居然已经到了不得不依靠来自银河深处的太古遗产的境地。在‘它’的帮助下我们才实现了崛起以及梦想的启程,而如今却也只能依靠‘它’再一次帮助我们。但这将会是最后一次请求太古遗产的直接帮助了吧?从今以后一切都只能依赖人间的技术来对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进行模仿乃至于超越。如果能够成功的掌握哪怕1%的技术,历史的齿轮就将按照预想的方向前进……至少是有可能的。”
“逝者永远只能悼念而不可复生,但重新开始的逝者又是否还是逝者呢?答案只能交给未来解答。现在所能做到的事情只是将这种技术化为可行,并且将其应用。一定会有无数的人在背后指责和咒骂,过激的人甚至会暴力相向,可那又如何呢?这是阻挡不了这种技术的宏大愿景的。他们的行为都将化为滑稽可笑的往事,被未来的新人类所嘲笑,被未来的新世界所彻底清除。我们想要的只是新世界的到来,以及成为新人类的伟大门票,因我们是最早的缔造者和先驱者,不因我们的傲慢和虚伪。”
“但那一天需要多久才能到来?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还需要多少悼念才能宽慰我们的心?没有答案可以回答问题,但我们会继续下去,带着逝者的遗愿和生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