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受莫名其妙的跟着叔公子腾进入府内。
二人分宾主落座,子腾命人献茶。
“今日得三王子殿下照拂,老臣感激万分!”子腾面色柔和。
子受谦虚道:“为叔公分忧,乃是子受的责任。”
“王城整改,利国利民,老臣汗颜,这临老,却为一己之私,妨碍了家国大事!”
子受安慰道:“叔公高风亮节,素以廉洁着称!倘若叔公有深宅大院,子受必然不会另行对待。您为大商辛苦了一辈子,就留下这几间老房子,再给您扒了,那也太凉薄了!”
子腾有点感动,双眼湿润。
有些时候,人只不过要的是一种肯定而已。
“作为先王老臣,本不该过问储君之事,但是大王子的虚伪懦弱,实在担不起大王之责!相比三王子殿下,有经世之才,必将成为大商一代明君!”
子受忙道:“不敢受叔公谬赞!”
子腾目光深邃:“看准了的事情,必须当仁不让,殿下何须顾虑太多?”
子受斟酌着说:“子受必当以天下为己任,但我现在考虑的是国计民生,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何况父王正值壮年,储君之争暂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
子腾颔首赞许:“能够稳住心境,真正为大商子民做事,殿下高义!老臣虽不在朝堂,但是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必会支持殿下成为大商王!”
这是表明心迹了吗?
子受很惊讶,自己这么点儿恩惠就收拢了一位先王重臣?
其实子受不知道,包括子腾在内的不少老臣,都时刻关注着大商的政局。
谁适合成为下一个大商王,他们心里明镜似的。
子受在徐城展露出来的才能,试问有谁能比?
何况,徐城兵在他们心目中可是铁军的象征。
大商王城总共有六万军队,其中两万四千人是从徐城征调来的。
他们装备精良,其他部队难以匹敌。
特别是,这些徐城兵对三王子非常忠诚。
有这两万四千人在王城,这王位,子受什么时候想要,就是一句话的事。
明眼人看得是很透彻的!
正因为如此,大王子才会急切的要将他们排挤出王城。
飞廉的戍武卫就被调防到了城北五十里。
让子受不知道的是,正是这帮老臣,在储君的确立方面起了大作用。
由于他们的影响,许多的重臣都改变了看法。
他们虽然对子受有意见,但也无不佩服子受的能力。
他们是不可能接受一个懦弱无能的人继任大商王的。
流传在这些人中间的一句话是:大王子为朝廷做了什么?三王子为朝廷做了什么?
这一拷问,大家都发现,大王子除了仁德的美名之外,对大商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
相比较子受,值得说的就多了。
建设徐城,震慑东夷,现在更是出使东夷,结交十六国。
徐城经济腾飞,国富民强,兵强马壮。
黄河凌汛,子受接收了五万难民,为君分忧,避免了难民暴动。
去年子受给了朝廷八十万两白银,到现在他们发的俸禄,还是子受给的呢!
听说徐城今年粮食大丰收,好多的朝臣甚至打算从徐城借粮。
基于这样的考虑,这些重臣私下建议帝乙缓立储君。
否则,在子受被贬谪之后,大王子将会顺理成章的成为储君的。
离开前丞相府,子受也深有感触。
看来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大商并非全是昏庸无能之辈。
三王子府。
回到王城第三天了,子受在府中待的时间总过不过一个时辰。
全都奔波在王城整改上面了。
子受看着眼前小嘴撅得老高的呼笙儿,感觉也是很对不起她。
呼笙儿气鼓鼓的,坐在那里,也不说话。
子受干咳一声:“嗨,那个,你没回娘家去看看吗?”
呼笙儿怒目而视:“夫君不陪着我,我一个人怎么去!”
“嗯嗯嗯,自己回去是挺没面子的哈。”子受一副虚心接受批评的样子。
“来人!”子受招呼下人。
府内下人赶忙上前,子受吩咐:“备车,我们去呼府!”
“笙儿,我们去买一些礼品,陪你回娘家可好?”子受都安排好了,但还是以商量的口吻和呼笙儿说。
听了子受安排,呼笙儿的心早就飞到娘家去了。
小脑袋一甩,哼了一声,就走到门外,登上了备好的马车。
路过成衣铺、点心铺,子受购买了不少礼品,堆得满车都是!
子受有的是银子,自然不会吝啬,必须要给呼笙儿争面子。
不管怎么说,跟着自己到徐城的一年,确确实实是冷落了她!
马车中,呼笙儿坐在琳琅满目的礼品中,一脸的满足。
夫君对自己还是不错的。
掀开车上的窗帘,远远的看到呼府,呼笙儿两眼放光。
子受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摇了摇头,还是小孩子啊!
马车在呼府门口停稳。
呼府两扇大门虚掩,门内有个家丁在萎靡打盹儿。
在子受的搀扶下,呼笙儿跳下马车。
“喂!瞌睡虫!快去通报,我回来了!”呼笙儿招呼那家丁。
家丁一激灵,马上清醒了:“啊!大小姐回来了!”
转身一溜烟的跑进府中去。
没一会儿,呼伯夫人率领着一家人来到门口迎接。
“臣女恭迎三王子殿下、恭迎王子妃!”众人一齐行礼。
子受微笑:“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正式!”
呼笙儿早已飞扑到呼伯夫人的怀里,全家人一阵的嘘寒问暖。
“殿下,快请进来叙话!”呼伯夫人反应过来,殷勤的邀请。
呼伯一家比较贫寒,只有一个二进院子,总共十几间房子,家里三四个佣人。
经过垂花门,来到主客厅。
子受朝向呼伯夫人重新见礼:“见过岳母大人!”
呼伯非常拘谨:“你岳父在史历司当值,需要晚一些回来。”
“无妨,我们一起说说话。”
子受看已傍晚,决定在这里吃过晚饭再回去。
全家人都围在客厅,呼笙儿像花蝴蝶一样飞来飞去,派送子受给购买的各种礼品。
一幅欢天喜地的景象。
子受让护卫送上“小棉袄”和十几床棉被,又博得了众多惊奇的目光。
像呼伯这样的普通史官,家境不富裕。
丝绸衣物和被子是不可能有的。
子受拿来的东西算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今年冬天无虞,比送什么珍宝都可贵。
这可真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