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万古帝通天 > 第165章 九牛之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史官向挚见帝乙犹豫,便上前劝谏:“大王,三王子为嫡子,立为继承人,是符合祖制的,况且三王子之能,有目共睹,满朝文武支持者甚众,所谓民意不可违,请大王册立三王子子受为继承人。”

文武百官齐呼:“请立三王子殿下!”

事情已经不容帝乙多想,他只好传旨:“立受为王位继承人,册封为寿王。”

自此,子受便有了另一个名字:商寿王。

而后世为了丑化,便以谐音改称为“商纣王”,“残忍捐义曰纣”,商寿王是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所谓“暴君”。

沉思了一会儿,帝乙再次拟旨:“三王子已经成年,特赐婚史官呼伯之女,择日举办大婚,大婚之后,寿王返回徐城封地。”

子受吃惊的眼珠子都飞出来了,这赐婚也太突然了吧?

呼伯是一名史官,官拜少卿,相当于后世三品官吧,子受不明白父王的用意,或许是为了发泄心中的郁闷?

子受也看出来了,百官进言,有逼宫之嫌,父王心里不痛快。

飞云阁中的酒宴继续。

席间,大王子向帝乙献言:“父王,儿臣特地准备了九牛之舞,为酒宴助兴,请父王恩准。”

帝乙饶有兴趣的说:“九牛之舞?那是什么?”

“请父王靠近飞云阁围栏,可以观看!”大王子兴奋的说。

于是众臣随着帝乙靠近飞云阁围栏。

只见飞云阁下面,一群奴隶们指挥着九头牛表演舞蹈。

九头雄壮的公牛,全身涂成黑色,两只牛角被涂成金色,在牛奴的指挥下,排列出各种队形。

因为牛是田间劳作的重要力量,大商人民对牛是非常爱惜甚至崇拜的。

看到牛在牛奴指挥下,雄伟却又温顺,帝乙不禁开怀举杯:“众位卿家,大家一起痛饮!”

子受也连喝了几杯烈酒,兴致高涨:“只有牛自己表演舞蹈有什么意思,让我来和它们一起玩玩!”

说着,他从飞云阁三楼飞纵而下,走到九牛中间,右手将五头牛的尾巴挽到一起攥在手里,左手依样挽住四头牛的尾巴。

子受大喝一声,用力向中间一拽。

这九头牛出于疼痛奋力地向前拉,而子受双臂用力,稳如泰山。

九头牛凶性大发,奋蹄猛冲。

子受大吼发力,九头牛被他拉得向后连连倒退,呼啦一声纷纷倒地。

这九头牛东倒西歪,场面一片混乱。

但是子受仍然是抓住牛尾不松手,九牛挣扎了一番之后,都老老实实的趴在地上。

子受手腕一抖,九牛同时站立,随着子受的号令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完全屈服于子受的武力。

文武百官目瞪口呆,人人屏声敛气,甚至忘了喝彩。

子受一番舞牛之后,丢下牛尾,原地一个下蹲,脚一蹬,身体直接跃上飞云阁三楼!

观其神色,从容平静,好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来到帝乙面前,躬身下拜:“父王,儿臣武艺如何?”

帝乙方才反应过来:“九牛之力!吾儿神力!好!好!好!”

连接三声好,把大王子也从震惊中拉了回来。

这三弟如此神力,以后如何与之为敌?

加上无尽的恼恨,本来是想讨得父王欢喜的,这又帮助子受做了嫁衣!

自此,人人都知道子受力气比九头牛还大,全都折服于子受的伟力。

也就是后来的孔宣,才敢于和他比试力气。

飞云阁宴后,子受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因为已经受封寿王,那么自己的府邸也需要一个正儿八经的匾额了。

大商时期的寿字,从后从灸从之,引伸为长久。

古写的\"老\"字,从形体上看像一个手扶拐杖的老人,从字意上说老人意味着长寿,于是便取老字头。

下边形声\"畴\",上面覆盖老字头会意,组成了一个形声字。

子受以繁体字“夀”来为自己的寿王府题写匾额。

而子受亲自题写匾额的事情,却又在王都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波。

并非是子受的书法不行,历经前世,什么甲骨文、篆书、金文,乃至后来的楷、行、草,子受全都了然于胸。

以刀刻于木匾,这不是小儿科?

何况自己还凝聚了灵力于其上,几个字蕴含着磅礴的能量,可以镇宅、辟邪。

因为大商时期,寿字并不是子受所写的繁体字的样子。

人人都知道子受题写的那个是寿字,但是识字的人偏偏又不认同。

最初在民间产生争议,没过几天,竟然就闹到了朝堂。

这回,太史官站到了子受的对立面,率先发难:“寿王为大商储君,应为天下人之表率,不论口述,还是书写,都应合乎规范,不可主观臆造,而乱了天下文法!”

商容对向挚的看法也非常赞同:“所谓书不成规,人身难正。字都写不好,性格难免浮躁,那个字原本是什么样,就该是什么样,岂可乱写?”

几位朝臣一番的言辞犀利的批判,仿佛子受罪大恶极。

帝乙看着子受,想看他如何处理此等尴尬之境。

子受出列,环视一群文武百官:“所谓文字,目的是知情达意,我所写的这个夀字,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畴字的变体,意思也很好理解,要想长寿,需得从事田间劳作,不单是容易理解,还有教化作用,有何不可?”

“可是,寿字原先可不是这样写的。”商容反驳。

“的确,原先不是这样写,但是却非常复杂,而且意思很难看出来,特别是,我们大商,和西周,和东夷对这个字的写法也并不统一,我这样写有何不对?”

不等其他人反驳,子受又强调:“如果我写的寿字,可以改变之前的写法,我认为是一件好事!”

向挚争辩道:“想当年仓颉造字,可没有这样分析的,文字必须要讲正统的。”

子受反问:“请问太史官,仓颉一共造了多少字?”

向挚语塞:“这——”

因为他没法回答,仓颉造字,流传下来的仅有二十八字。

“仓颉造字圣人猜,二十八字一未开”。说的是孔子路过仓颉造字碑,看见碑上的二十八个字,一个字也不认识。

所以仓颉造字,恐怕仅仅是总结了一些符号而已,后世根据这些字符组合而形成文字。

而下一句话,让向挚更加感到了子受的叛逆:“仓颉可以造字,难道我不能造字吗?”

向挚对这个问题,也是困惑了很长时间,他在记载史书的过程中,由于文字匮乏,很多情况是没法用合适的语言来记载的。

所以在此过程中,有意无意的,他也“造”过一些字。

因为平时大家可能说某种东西,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文字可以表述。

碰到这种情况,被逼无奈,也只好造一个字。

但是,像子受堂而皇之的说,要自己造字,可是他不敢想的事情。

顾不上和朝臣们辩论,子受独自陷入了沉思。

大商时期,文字总数不过五百,严重制约了交际需求。

况且,了解了后世秦统一六国之后的统一文字的举措,以及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让子受感到有必要在大商时期就得推行此项工作!

如果统一了文字,对于幅员辽阔的大商来说,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非常有利。

当然也更有利于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

文字是铸牢一个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文字涵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

更加长远的意义在于,在历经几千年之后,拥有着同样的文字,同样的文化,那大家就是同样的根、同样的魂。

文字的统一,比起政治的统一更加牢不可破。

所以有普法战争中,普鲁士人强行让占领地学习德语,而不再学习法语的历史。

所以有小鬼子想让东三省学习日语的想法,学会日语,忘记汉语。

忘记自己的母语,等于忘本,等于彻底的亡国。

而拥有同样的文字,无论是历经怎样的分分合合,都相当于是一个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