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停车,停车,朕下车活动活动!放个水!”

司机听到喊声,连忙轻轻的按了按喇叭,缓缓的停下车来。车刚停下,车上的警卫就扛着枪,四处散开,后面的骑兵就往更远的地方冲去。按照防护措施,司令原地停留,方圆五百米内的的活物都得在控制之下。不能出现任何的差池!哪怕是鸟儿都得听从指挥。否则毛都给它扒了!

差不多一刻钟不到,车门处的警卫,接到防护圈已经完成的信号,这才慢慢的让开身位,拉开车门!

崇祯迫不及待的跳下车,找了一棵大树,挡着身子就放水!王承恩见状就开始鬼哭狼嚎,又连忙吩咐随行的人从车里搬帐篷!

“哎哟,我的爷,您挡着点,别受风了!”

崇祯的白眼都快翻上天了。这踏马就是尿个尿而已,用得着那么大的阵仗!

“大伴,爷又不是女子,又不是娇气的连光都见不得了,何必那么麻烦!”

“爷,这虽已是初夏,不过这北方啊,还是凉的时候,要是受了风,这以后老了可遭罪了!”

“行了,行了,越活越娇贵受点风都不行了!人就的粗放,这才能长命。吃五谷杂粮,睡五湖四海的婆娘。干最苦最累的活。日又香又软的?。这才是人生!你不懂,别逼逼!”

宫女端着水,给崇祯净了手,他就顺手在宫女的衣服上擦水。连毛巾都懒得用!惹得宫女不停的扭着腰肢。

“爷,湿了,湿了!都给人家弄湿了!”

崇祯叼上烟,扭头就是一个猥琐的笑:“君儿,啥湿了,你讲清楚哈!不然老爷可不认!”

“老爷,你真坏!”

崇祯不停的扭着腰,伸着胳膊腿,四处走走,到处看看。偶尔还做几个深呼吸!

“爷,咱们就这么走了,辽东的事,就不管了?”

崇祯:“有什么好管的,老子把地方打下来了,剩下的就是三相的事了!怎么治理,怎么恢复民生,怎么驻军,早都跟他们安排好了。只要他们按照既定原则处理就行了,朕只要去看结果就好!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老子做,他们倒是会享福!”

王承恩笑着拍马屁:“还是爷高瞻远瞩。活都让三相干了,爷就可以好好的养养身子!”

崇祯笑而不语,让官员干活,那就意味着放权,把皇权下放给百官。皇权集中制,那简直就不是人能干的事。也不知道老朱这个皇帝,爱权力爱到什么程度,才会把皇权集中到那种程度!结果自己每天都在干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事是一样都没搞好!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明代在开国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采用宰相制度,继承元朝旧制建立中书省,中书省丞相为位高权重的正一品高官,总览天下一切政务,宰相的存在可以协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让皇帝有精力统筹内外。

然而权力的过分集中化便导致了政治生态的倾斜。引起朱元璋不满。从1376年起,朱元璋开始对中书省总览天下政务的权力进行调整,裁割了中书省的平章政事与参知政事,只留左右丞相同时又撤销了总览地方政务的行中书省,将其权力一分为三,即分别监管行政、军事、监察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在经历了胡惟庸案之后,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便将中书省的权利进行了拆分,如此便产生了六部制度,这样一来六部制度便登上了历史舞台。明太祖中期,中书省与六部还是处于共生的状态,六部分管各自领域,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中书省在此时主要负责对六部资源进行整合,这样一来,中书省的权利遭到了大规模削弱,六部制度则秉承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极大的保障了中央政治的安全性。

原中书省的设立便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也是中书省后来被废掉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一、中书省的权力过大,中书省秉承着对皇帝负责的态度,大力发展各自势力,明代一度陷入腐败的官僚主义中。其二、中书省大多是以一种秘书的形式存在,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皇权的判断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影响皇帝的权威性。二者的结合将皇帝的权利进行了分割,民间更是将中书省称为皇帝的遮掩布,由此可见在明代初期,中书省滔天的权利。

根据史料记载,内阁制度的雏形起源于明朝初期。明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在与权臣胡惟庸的政治斗争中获胜后,废除了丞相官职,改由皇帝直接统辖六部,在六部制度早期,一直备受种央监视,其主要源自中书祸乱后的一种心理戒备。六部在明太祖时期并没有对外宣称,而是独属于种央的秘密组织,六部制度的雏形也是明太祖时期所确立的,将权利有条理地进行分割,使得中央在此制度下,极大的加强了对民间各种事宜的掌控程度,从而减轻了官僚集团对皇权的威胁。

他曾下诏:“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虽然朱元璋运用政治手段大权独揽,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是他一个人毕竟精力有限,并且天下还不稳定,国事繁杂,他没有能力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于是他仿照宋朝的制度,在洪武十五年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机构,并由大学士担任职位。不过,他设置的这些部门及人员只是类似后世的秘书处,还不算是真正的内阁。

早期的六部的领导主要由四大学士所组成,四大学士将六部的各项事宜进行统筹梳理,最后将整理好的奏折提交给皇帝,这极大的加强了办事效率,既可以将事件进行整合,又可以让四大学士相互监督,这在当时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