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辉转移到战场时,系统已经同步了城战规则。
规则很简单,
挑战方为攻城方,反之则为守城方。
守城方兵力、军备、财力均为攻城方的三倍。
攻城方可就地取材攻城,城破则守方失败。
如果一个月内,城池未被攻破,则判攻方失败。
这是国战中对小国的一种保护。
孙武很早的时候就说过: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十倍兵力才能搞围剿,五倍兵力就适合正面刚,要是兵力差不多,就得考虑分兵。
人家守城比攻城的兵力都要高出三倍,只要坚守不出,这仗基本没法打。
当然,孙武自己也说过,他是搞理论的。
所以以上论断只在理论上成立。
仗,还是要看谁打!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
因此,系统又增加了难度,兵力的多少由守城方决定。可以从一万到十万中任意选择,军备和财力会得到相应的匹配。
金贤俊极为不要脸的选择了一万开局。
也就是说,华国开局军队只有可怜的三千三百三十三人。
沈辉大骂金贤俊是个没出息的东西,
每一步都让孙武和诸葛亮算的死死的,弄的自己实在是没面子。
视线恢复正常后,沈辉已经置身于一片营地中,
与之遥望的是依稀可辨的高大城墙。
左右环顾,通过炊烟,可以判断附近有几个村落。
接下来,军队的发展,主要就是靠这几个村落。
回顾营内,见一苍髯老者对自己怒目而视:“介绍我的时候,说一下城濮之战就行了。”
老者说着话缓步向沈辉逼近,“有必要把我烧死介子推的事儿也说出来?”
“我是故意的?你以为我不心疼?不后悔?”
老者每向前一步,华国群众的期盼就更加强烈。
“这老头就是重耳?”
“废话,李清照是个女的,李典他们几三个都见过,剩下的还能有谁?”
“这老头的手劲儿也不知道大不大?”
“哈哈,我就是来看沈辉被敲脑袋的……”
“不对呀,好像还有一个辛弃疾吧?”
沈辉知道老者就是姬重耳,一边向后退,一边拿出诸葛亮的文书,急急忙忙的喊道,“等一下,亮哥写的,有太公的签名。”
重耳听到沈辉居然把姜子牙搬出来,哼了一声,伸手说道,“拿来。”
“亮哥让我……读给你听。”沈辉小心的看着重耳,得到同意后,清了清嗓子,小心打开文书。
“《告华国武将书》
各位先贤名将,及后世能臣武将。
沈辉这个家伙的脑袋,完全是一个误会,
这个误会是由东吴战将徐盛引起,
现二人已经和好如初,成了亲密无间的兄弟。
另外,徐盛等人也在沈辉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以我之意,日后的敲头礼还是免了的好。
提议人,诸葛亮
姜子牙附议!
最后,因为各个时代书信的方式多少有点不一样,
所以我就用大白话说,
你们听最好,不听拉倒,
就是不用担心此文书的真伪。”
沈辉故意啊“姜子牙附议”几个字说的声音很大。
读完后,沈辉小心建议,“我觉得还是听的好。”说着话,把文书交给重耳。
重耳接过文书,仔细看了一遍,鼻子里重重的哼了一声,不满的说“怎么到我这就变了……”
沈辉见重耳接受了自己的建议,顿时面露喜色的说,“孙武说,华国打仗的规矩也是从你这儿开始变的。”
见重耳一脸疑惑,沈辉补充说,“就是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亮哥也是这么说的。”
重耳来了兴趣,“诸葛亮?上次对老倭国的武将战我看见过这个人,小子有两下子。他怎么说?”
“亮哥说,华国历史上运用计谋作战的,您是第一个。您才是运兵用计的老祖宗。”
“哈哈……”听到被自己欣赏的人给出这么高的评价,重耳一扫不能敲脑袋的不快。
哈哈一笑,接着说,“顺水人情而已,答应了人家,该退还是要退的,不过仗嘛,该打还是要打!”
重耳得意的说,“这个事,在下面的时候和楚……那谁,就是和我打城濮之战的王,没少扯过,他也认为我做的对……”
沈辉继续拍马屁,“见到您老人家,太激动,嘴瓢了。
您也知道擂台降临,咱华国人往了好多事。
其实我的目的是让华国人都回忆一下,
清明节年年过,可是为啥过都不知道,
是不是有点可惜?”
重耳欣慰的点了点头,“的确是可惜……”
“可是我嘴瓢了……”
“没关系,”重耳已经原谅了沈辉,“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不小心说一点也无所谓。”
在国战的直播中,看不到细节。
华国群众在紧张的期待中,都认为自己错过了华国国战最精彩的内容。
沈辉虽然不知道每次他被敲脑袋到底有多火,但是也知道由他而诞生的一个新的成语“辉头辉脑”。
并且还知道,“辉头辉脑”已经被人抢注了商标,
且最新消息,该商标已经被一脚染发企业高价购买。
沈辉严重怀疑此举背后的运作人,十有八九就是暴徒李东升。
遗憾的是,沈辉猜的一点都不错。
接下来,运营徐盛的前期费用,就是靠这个暴徒卖这个商标得来的这个机会。
二混子沈辉三言两语把重耳哄成了一个老顽童,开心的手舞足蹈。
这时,沈辉才举目四顾,发现不见辛弃疾等人的踪影,疑惑的问,“其他人呢?”
重耳哈哈大笑的指着一个营帐说,“一男一女两个孙子,在里面哄另外三个孙子。”
沈辉呆了一呆,心中苦笑:
“看来,三位老爷受苦了……”
沈辉急着见李典等人,刚抬腿走了几步,又迅速退了回来,恭敬的对姜子牙说:
“您老人家先请。”
二混子沈辉浪荡江湖数年,虽然没有值得称赞的战绩,多少也有了点眼光。
知这些祖宗才是真正的大佬。
诸葛亮的文书,要不是有姜子牙做背书,估计也就蜀国有用。
姜子牙对沈辉的态度很满意,赞许的点了点头,“一起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