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五零年代】带着空间跑路下乡 > 第256章 意料之外的汇款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一个早上的排队,终于赶在粮站中午下班之前,轮到了元家村的队伍。

元念初看到她大伯兜里鼓鼓囊囊的进了一间办公室,人站在门口脸上挂上交际式的笑容,这才抬手敲门。

进去了不到五分钟,办公室的门就开了,率先走出来的是一个穿着工装的中年男人,胸口还别着一支笔,元大伯跟在后面略显谄媚。

两人走到了正在过秤的工作人员那儿,只见那人伸手从袋子里抓了一把苞米粒起来,摊开在掌心揉搓了一下,又拿了一粒苞米塞嘴里用牙咬了一下,然后冲拿着本子记录的人点点头。

元念初竖着耳朵听到了那人说的话,“合格,一等品”

跟在他后面的元大伯得到想要的答案,立马点头哈腰的感谢人家,又从兜里掏出一包香烟打开,给过秤和记录的人一人散了一支烟,而分到烟的两人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香烟被别到了耳后,而他们的耳朵左右两边都别着一支香烟,看来这种操作也不光元大伯这么干了。

现在交公粮,是得分等级的,像有些村的粮食晒的没这么干,又不会和粮站的人拉关系的,那交上去的公粮就会被判定为不合格。

这种情况只能把粮食拉回去再晒一晒又送过来。

或者是遇到同样的情况,但村干部厚得下脸皮去拉关系,或者送点礼,那粮站也会收粮,但等级就不会很高,还需要多交一些粮食才行。

像元家村这样被判定为一等品的,必须得粮食本身就达到人家的要求了,然后再拉拉关系送点礼,那等级自然就上去了。

要知道,粮食的等级可是关乎于交粮食的多少。

等级越高,交的粮食也就越少,今天元家村带来的粮食,最后还剩了一牛车拉回去,可见元大伯送的东西价值不低!

从粮站出来,元念初脱离了大部分单独行动,去了一趟邮局,果不其然收到了刘敏阿姨寄的信,还不止一封。

还有一张汇款单,是海城的运输队的,不过金额比较小,两个月时间加起来也才二十块,这是一个月十块钱的养老费和生活费?

也不知道这个事儿是谁敲定的,渣爹出了事儿之后,她还以为再也收不到汇款了,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等回去后,看看刘敏阿姨的信里有没有说这事儿吧。

让人意外的,几封信里面有一封是京都寄过来的,信封上飘逸隽秀的字迹,落款是君怡安几个字。

元念初还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君怡安是谁。

顿时有些哭笑不得,看信封上的印章时间,都过去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他会不会以为自己不想跟他联系啥的。

收好信件,顺便取了汇款,还有一个不算小的包裹,出了邮局往自己买下的房子方向去。

这秋收也过了,周家兄弟也该重出江湖了。虽然市场上暂时不缺粮,但她的东西多的很,卖不了粮食还能卖其他的呢!

从墙缝里摸出钥匙打开门,房前屋后转悠一圈看看房子的情况,院子打扫的很干净,只有零星几片落叶。

后院的菜地因为种的时间晚,所以这会儿还有些豆角茄子什么的,不过长势也不是很好,茄子都有些干瘪蔫儿巴,应该是被霜给打的。

没看到房子有什么破损,元念初才进了屋。

从空间整理了几匹布料出来,考虑到天气冷了下来,所以布料都是选的厚实保暖的。

又打包了一百斤棉花,五十斤白糖红糖,还有几十斤的毛线。

东西全都装进袋子里,放到了客厅的炕上。

这个点儿去国营饭店估计也没东西吃了,这会儿的饭店可不像后世一样,想什么时候吃东西什么时候都能有。

这会儿的国营饭店要是过了饭点你再去吃饭,那你就等着挨呲噔吧!

元念初也不过去找骂,反正她空间里吃的存了很多,拿出来一份小炒肉,一份宫保鸡丁,一碗松茸鸡汤,外加一盆大米饭,吃的喷香!

这家的小炒肉做的不错,有点湖南那味儿了,当时她打包的时候,人家老板说是正宗的湖南菜馆,她还将信将疑,所以买的并不多。

其实也怪不到她,每个地方的人口味都不一样,外地人去本地开餐厅,大都会适当的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做菜,所以菜做出来味道都变了。

你也不能说人家不正宗,毕竟老板都是外地过来的,但人家也得挣钱吃饭啊,而且这样一来,人家的生意也跟着上了一个台阶。

就像老婆饼里面没有老婆,夫妻肺片里面没有夫妻一样,有些事不能太较真!

吃完饭,元念初拍拍肚子,感觉还有点位置能够装的下饭后甜点,她又拿出一块打包的提拉米苏配着奶茶。

在现代的时候,总会怕长胖,所以从来不敢大口吃蛋糕喝奶茶,但现在她还小呢,再多她都能吃的进去。

年纪小就是这么肆无忌惮!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元念初才溜达着去了供销社,跟张婶子唠唠嗑维护维护感情,又去刘大夫家里转了一圈,上门问候一下。

等太阳偏西了,才结束一天的行程准备回家。

这会儿村里人早都走完了,不过她出门的时候跟她奶打过招呼,所以即便回去晚了也没事儿,而且她一个人往返镇上也好几次了,她爷奶不会太担心的。

出了镇子,照例上山走山路,等差不多快到家了,才闪身进入空间,拆开包裹看了一下,还是之前那些东西,不过份量都多了一些,估计是刘姨特意寄的吧。

拆开信看了一下,两封信都是说的海城元家的消息,这些元念初恐怕比刘姨还更清楚一些,毕竟那些事儿都有她的手笔在。

最后一封信,刘姨说了自己的生活费和元爷爷元奶奶养老费减少的问题,还说这是街道办和运输队共同商议出来的结果。

因为元建斌选择了让出工作每个月让接工作的人给他一半的工资,现在工作难找的很,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接工作的人也是个刚退伍的小伙子,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人家也很乐意就答应了。

不过这钱人家只给五年,五年以后不论元建斌的情况怎么样,人家都不会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