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你是不是想过完年盖房子”?
在村里盖上几处宽敞明亮的红砖大瓦房,是贾老太太眼下最梦寐以求的事。
四个孙子就一处房子,还被黄媚春那个不要脸的霸占了,老太太想想就闹心。
如果家里不缺房子,她最爱的次孙还用为了多赚钱,撇下孙媳妇跑到深圳去投奔战友?两年过去了,到现在音讯全无?
贾文越把“沈雪梅”带回家后,得知唯一的房子被大哥一家占据了,他当时非常气愤。
后来,看在大哥腿瘸,过日子不容易的份上,他只能委屈求全,让沈雪梅和黄媚春共居一个院子,住进低矮狭窄的南屋里。
心上人为了爱情,千里迢迢跟随自己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家里却连个正经住处都不能给她,贾文越难过地恨不能扇自己两个嘴巴子。
家在深圳的战友何弘晖得知他的处境后,多次邀请他去深圳帮自己开拓业务。
何弘晖和贾文越战友三年,对他的了解如同手足.
何弘晖知道,品行高洁,刚毅果断的贾文越是个做事靠谱,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所以三番两次的邀请他南下。
为了早点给心上人挣下个属于自己的安稳住处,贾文越强忍着离别的痛苦,一步三回头地去了深圳。
可谁知道,他到了深圳后,不仅一直没给家里写信,也从来没跟何弘晖联系过。
两年过去了,他好像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一样。
宝贝孙子为了赚钱盖房子南下深圳,到最后不仅没赚回钱来,还把自己弄丢了,一想起这件闹心事,贾老太太就会伤心落泪。
虽然她坚信孙子一定会回来,人前总是强颜欢笑,可背后哭了多少场,只有她自己知道。
现在孙媳妇能赚钱了,老太太就想盖几处房子,哪怕是先盖上一处也行,等宝贝孙子回来了,好有个落脚地。
“奶奶,盖房子的事不急,可以先等等”。
沈雪梅第一次没和老太太想到一块:
“奶奶,文赞在三中读高中,文卓在乡上读初中,爷爷、我和文美在厂子里忙活,白天就你一个人在家,孤单寂寞就不说了,我们每天还要大老远的跑回来,如果全家都搬到乡上,所有问题不都就解决了”?
沈雪梅小脸绯红的朝老太太笑笑:
“而且搬到乡上还有一个好处,大姑妈一家都住在那里,你什么时候愿意,就可以什么时候见她”!
沈雪梅虽然是农村出身,但她对土地并不热衷,她觉得在乡下建房子没啥大意义。
刚重生时,因为被黄媚春恶心得够呛,急于搬出那个被她的邪气污染了的院子,沈雪梅才一心想着要盖房。
现在手里攒着大把的钱,她的想法又变了。
人往高处走,她的最终目的是带着全家人过好日子,要过好日子,就得离开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大官庄村,先搬到乡上,再搬到县城,慢慢地还可以搬到风景宜人,时尚舒适的海城。
再说了,一直窝在村里,有马建刚那个土皇帝加搅屎棍在,他永远也不会让老贾家过清闲日子。
“全家都搬到乡上咱住哪里”?
在村里住了快50年,要搬离这儿的事,贾老太太从来没想过。
土地是让老太太心安的存在,如果哪天国家政策变了,不允许个人办厂子了,只要有土地,一家人就有退路。
“奶奶,咱可以先在乡上租房子”。
租房子花的那俩钱,对现在的沈雪梅而言,就像十亩地里刮跑一个豆叶,根本算不上什么。
不管怎么说,乡上的房子也要比农村的房子强,而且在乡上买点东西啥的,也比在村里方便的多。
“租别人的房子住,还不如自己盖”。老太太的观点一时转变不过来。
沈雪梅无语,有些话她没法对老太太说,就是说了,她也未必能理解。
毕竟她和老太太不是同一时代的人,受限于时代,老太太即使再智慧豁达,见识上也有差距。
现阶段在村里盖处红砖瓦房,至少也得花个五六千元,盖上三处房子就得花费将近2万元。
沈雪梅觉得,以投资的眼光来看,在大官庄村花2万元盖房子并不划算。农村的房子,再过多少年也没啥升值空间,除非遇到拆迁。
可是拆迁那么容易吗?城市再怎么扩张,要拆迁到大官庄村,还不知得猴年马月?
在农村盖房子毫无意义。
而在城市买房子,意义就不同了,现在如果能在城市买到福利房或者个人祖产,将来可以卖出去,遇到拆迁,还可以获得大笔补偿。
“奶奶,咱不会一直租房子住,搬到乡上租房住只是暂时的,以后我们要买自己的房子,而且要去县城或者海城买房子”。
买房是沈雪梅的长远打算。
虽然现在墨水县和海城都没有真正的商品房,不过已经是1986年了,再过个一年两年的,商品房就会出现的。
沈雪梅很清楚地记得,前世她给一个客户设计装修图纸时,那个人看着眼前2万多元一平米的房子,无限感慨地告诉她,自己80年代入手的第一套房子,才200元一平米。
200元一平米的房价,买套100平米的商品房,总价不过才2万块,就沈雪梅现在的家底,如果不继续在生意上投资的话,卖10套这样的房子也绰绰有余。
等到有商品房的时候,她的家底会更加丰厚,说不定她那时候早成百万富翁了,要买个三套四套的房子,动动脚趾头就能办到!
“雪梅,你说的都是真的,咱家以后真能在城市买房”?
贾老太太在沈雪梅的刺激下,眼皮耷拉的双目炯炯有神:“这样咱全家以后都就成城市人了”?
沈雪梅描绘的未来太动人了,搞得老太太很是纠结,她不敢相信,但又觉得应该相信。
孙媳妇从来不说假话,她说过的话最后都成了真事。
“我看,咱还是听雪梅的,搬到乡上去吧”!
看老婆子表情纠结,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老爷子发话了。
老爷子支持全家搬到乡上,一来是心疼老婆子,不愿意把她一个人扔在家里,二来是他相信孙媳妇。
通过这一年多时间的观察,老爷子知道,虽然孙媳妇爱兵走险招,但跟着她走,保证错不了!
“好,那咱们就都搬到乡上去,不过要等到过完年再搬,日子过得再好,也不能忘了老祖宗”。
乡下人过年讲究多,要杀鸡摆供,敬神祭祖,租来的房子到底是别人家的,这些事不能在别人家完成。
贾老太太最后还是被说服了。
享过荣华富贵的人更容易被美好打动,她比别人更向往舒适的生活。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以前她只是听别人说说,现在眼看着就要变成现实了,她乐得轻声哼起了小戏。
说服贾老太太同意自己的想法后,沈雪梅就开始着手租房子的事了。
大姑妈贾修竹的腰伤已经痊愈,沈雪梅把这件事委托给了她。
一听说娘家全家都要搬到乡上来,一向端庄持重的贾修竹乐得差点蹦起高来。
人往高处走,娘家的日子火箭一样往上窜,她怎能不高兴?
自从婆婆中风瘫痪在床,贾修竹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她身上,没怎么照看娘家,侄媳妇在乡上办起竹编厂,她也没时间光顾。
她只知道嘉美竹编厂生意红火,没想到侄媳妇会让它红火到这种程度。
“雪梅,你安心忙厂里的生意去吧,租房子的事,姑妈会给你办得妥妥的”。
别的事帮不上娘家,这点事再不用心办,贾修竹觉得愧对侄媳妇对老贾家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