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厂长”。

“我给你找的这几个小年轻,都是高中毕业生”!

“你看看怎么样”?

刘乡长一听沈雪梅要雇年轻人搞营销,立马给她找来6个小伙子。

“谢谢您,刘乡长”!

沈雪梅对朴实憨厚的小伙子们很满意。

不过,满意归满意,有些话还是要说在前头:

“市场营销不是件容易事”。

“你们既要带着商品满城市跑,还要天天和陌生人打交道,什么人都会遇到,什么事都能碰上”。

“这工作你们愿意干吗”?

沈雪梅简单明了地把工作性质和工作难度对小伙子们做了说明。

“当然了,工作虽然累点,但我这里的工资高,基本工资每月60块,其余的根据销量提成”。

为了留住人才,给他们增加信心,说完工作难度后,沈雪梅又把这份工作的好处亮了出来:

“根据我自己平时的销售量,我给你们预估了一下”。

“如果你们肯吃苦,能找对地方,态度殷勤点,嘴巴甜点,一天下来,至少销售三四十个竹编产品”。

“每个提成3毛钱的话,你们一天就能提成十几块钱,一个月下来,工资是很可观的”。

一个月能赚四百多块?

刘乡长飞快地算了一笔账后,惊得眼珠子差点脱框。

这样的好事他都想干!

“沈厂长,我们不怕累”。

“什么时候可以上班”?

一听一个月可以赚四百多块,小伙子们跃跃欲试。

这可是1985年呀!

在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才几十块的80年代,一月能赚四百多块,回家说给父母听,他们还不得高兴坏了?

像他们这样的高中生,在80年代虽然也算个文化人,但又能怎样?

国家又不包分配。

比别人多读了好几年的书,最后和人家一样待在农村地里刨食,他们心里有太多不甘。

好不容易有个可以施展抱负,还能多赚钱的机会,他们怎能不紧紧抓住?

“如果你们愿意,明天就可以上班”。

“我先带你们去海城跑几天,然后你们自己单干,一个礼拜的试用期”。

“试用期过了,双方都觉得满意的话,你们就留下”。

是骡子是马得先拉出去溜溜,沈雪梅喜欢把丑话说在前头。

小伙子们上班后,沈雪梅和李二哥带着他们跑了三天海城,就基本上看明白了,谁是做买卖的材料,谁不是那块料。

果不其然,一个礼拜的试用期过后,有两个自动打退堂鼓了。

人家一天轻轻松松就能卖出去三四十个竹编,他们卖出去十个八个的都要使出九牛二虎之力。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要做好营销,没有经商天赋根本不行。

沈雪梅看着那两个有文化的蠢材,无奈地摇头。

留下的4个小伙子,和李二哥组成了5个人的营销团队。

他们的加入,给嘉美竹编厂注入了新的活力。

每天从海城回来,小伙子们都会和沈雪梅聊聊当天的见闻,和他们的聊天中,沈雪梅有时候会得到很多启发。

“沈厂长,现阶段我们的销售方式挺好的,不用租场地,不用交市场管理费,找个居民小区就可以把带去的东西卖掉”。

“可海城再大,也有转遍的时候”。

叫赵勇的小伙子脑瓜灵活,思维敏锐:

“再说了,竹编产品的使用寿命很长,特别是那些竹编工艺品,在家里摆上一两辈子都没问题”。

“这样的销售方式,一年两年的还行,继续下去,市场总有饱和的那天......”

“你的话说到点上了,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赵勇能想到的,沈雪梅这个活了两辈子的老油条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

她重生到这个陌生的80年代,最大的优势就是别人没有的先知先觉。

沈雪梅何尝不知,眼下这种销售方式是在钻空子。

80年代还没有城管一说,只要没人撵,看好哪个居民小区,就可以在哪里摆摊做生意。

可过不了几年,城管就出现了,城管的作用就是驱赶城市的流动摊贩。

那时候如果还在路边和居民小区摆摊做生意,简直就是找死。

活了两辈子的沈厂长比谁都明白,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改革的浪潮一直都在。

只有在新浪潮中找准方向,然后冲击,前进,才能达到新的高度,创出一番事业。

赵勇的话,给了沈雪梅新的启发。

作为一厂之长,她不仅要大胆创新,还要快速调整思维方式,考虑问题要全局而不是局部。

虽然现在这种销售模式省时省力,也能让竹编厂在短时间内赚取满意的利润,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嘉美竹编厂要发展壮大,必须有稳定健康的销售渠道。

怎样才能找到一条稳定健康的销售渠道,沈雪梅从打算开竹编厂那天起,就在思考这件事。

嘉美竹编厂的前身,长治乡竹器厂,当初是以外贸加工为主要业务的。

既然当初乡竹器厂能依靠外贸公司这棵大树存活下来,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在这棵大树上做文章?

这个想法在沈雪梅脑海中酝酿了很久。

重生的最大优势,就是知晓社会发展方向。

沈雪梅上辈子就记得,80年代中后期,外贸行业发展的很快,国家已经将外贸权下放,出口市场和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起来。

因为海城沿海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鲁东省外贸公司在这里设立了分公司。

鲁东省外贸公司海城分公司,八九十年代在海城是屈指可数,很多人打破头都想挤进去的好单位。

在这里上班的员工不仅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公司还给他们建了档次很高的家属楼。

在海城,只要一提及鲁东省外贸公司海城分公司的家属楼,几乎无人不知。

长治乡竹器厂当年能和海城外贸公司挂上钩,是得益于它是集体性质的工厂,由乡政府出面,县对外贸易局牵头,事情就好办的多。

沈雪梅的嘉美竹编厂,一家个人开办的小厂,想和海城外贸公司这样的牛逼单位搭上关系,难度系数肯定很大。

“雪梅,人家海城外贸公司那样的大单位,能理咱这个人办的小厂子吗”?

沈雪梅把想借助海城外贸公司这棵大树,扩大竹编厂的销售规模告诉贾老太太时,老太太大张着嘴,半天才说出话来。

“奶奶,人家能不能理咱,试试不就知道了”?

事在人为,有些事不尝试一下,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不试人家永远不会理你,试了说不定人家愿意理你呢。

有些事可以用迂回的办法办成,“曲线救国”更容易成事。

沈雪梅不打算去海城外贸公司碰灰,她想去公司的家属楼碰碰运气。

打听到海城外贸公司家属楼的地址后,沈雪梅便带着她的竹编工艺品出现在那里。

来这里之前,沈雪梅做了若干功课。

她先通过在齐都商务局工作的小姑妈,对海城外贸公司做了详细了解,然后又把公司经理高大伟好好研究了一番。

高大伟是个孝子,他的老娘寡母带大两个儿子,作为长子,他一直对老娘很恭顺。

可侍母至孝的高大伟,偏偏摊上个娇生惯养的傲娇老婆。

他的老娘和娇气不会过日子的儿媳妇不对付,强烈要求自己单过,眼不见心不烦,老太太觉得一个人住心里才舒坦。

拗不过老娘,高大伟只好把她安置在外贸公司的家属楼里,带着一家三口住到老婆单位分的房子里去了。

沈雪梅来外贸公司家属楼转悠,是为了寻找和外贸公司搭上关系的机会。

高大伟这个总经理不好见,那就从他老娘身上打开缺口,通过她攀上外贸公司这棵大树。

带着目的做事,事情就好办的多。

在家属楼蹲了两天,沈雪梅就和这里的人混了个脸熟,从他们嘴里把高大伟老娘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高老太太身体健康,为人和善,独自一人住在3号楼一单元202户。

高大伟这个总经理工作忙,不能天天陪伴老娘,只能隔三岔五来看她一回。

摸清高大伟家的情况后,沈雪梅打算一步步接近他的老娘,慢慢笼络高老太太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