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应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个朝代毫无好感的。
当你抛下当时的皇帝、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因素,只单纯了解那个时候的社会环境、生活状态、文化水平来说,尤其是在文化这一方面,确实是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因此,大多数人对两宋的态度其实是,怒其不幸哀其不争,你但凡支愣一点,我们也不至于看得如此脑溢血。
而这样的态度,显然不单单只是后世有,随着各朝代众人对两宋的了解,这样复杂的情绪也随着吹遍了千家万户,让天幕下的大部分人都想要看看,这北宋的开国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要说之前,他们对赵匡胤的看法,除去对皇权的敬畏,必定是十分不好的,篡位与被篡位的关系,确实是有那么亿点点微妙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对皇帝所有道德上的要求,都随着或明君那精彩纷呈的上位史而粉碎。
而他们对正统上位的皇帝的所有期待,又都随着昏君们的粉墨登场而消失殆尽。
再加上皇权争斗着实复杂,他们也不想动这个脑子了,只想看看这个上位的皇帝靠谱吗,甚至不用是皇帝,是女皇、是太后、是权臣、还是其他,他们都无所谓了,他们就只关注一个问题,这人能不能让他们有一个安稳的生活,让他们有充足的安全感。
而今天,他们显然也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判断赵匡胤的,他们被赵光义伤害了的心,特别需要赵匡胤的安慰。
唐朝。
李世民的面色平静,也好奇虞美人接下来会说什么内容。
但他知道,若是在天幕刚开始的时候,这种平静是断不可能如此坦然自若的出现在他身上的。
显而易见的,所有人看待皇帝的态度,始终只有一个,就是能者上,庸者下。
用后世人的话说,就是这是很残酷的丛林法则。
而这样的法则,在篡位者的身上无疑是格外明显的,如同他自己跟赵光义的对比。
他是被夸,赵光义是被唾骂。
而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早已被实锤了自己千古一帝的身份,这让二凤无论何时都十分安稳,稳坐钓鱼台。
毕竟就连他自己都对宋朝很不满呢,垃圾玩意儿,该骂。
所以赵匡胤又怎样,他觉得,应该并没有优秀到让后世人偏爱的程度。
……
[赵匡胤登基之后,相信大家能猜到他最先做的会是什么。
不要想歪哦,赵匡胤最先做的,可不是卸磨杀驴那种。
此刻的他,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个残酷的道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嗯,希望两宋那些一天到晚祖训祖训祖训的,也能把这句话刻进你们写满了祖训的dNA里呢。
事情是这样的,在北宋建立后,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发动的叛乱,而赵匡胤也借着这相继的胜利,巩固了北宋的政权。
但这也让赵匡胤更加深刻得意识到,现在并不是和平时,此时仍然是乱世。
之后,赵匡胤开始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经过两年的,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赵匡胤终于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决策,决心通过战争创造统一局面。
因此,在经历了足够养精蓄锐的时间以后,宋军让那时的人们看见了自己强大的战斗力,在他在位的那段时间内,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对内,赵匡胤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以及“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创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澄清吏治、劝奖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赵匡胤的种种举动,不仅恢复了五代以来的战争创伤,且使国家呈现出相对稳定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说实话,如果仔细看得话,我们一定会发现,作为宋太祖赵匡胤其实不单不信任那些武将,连文人他也不是特别相信。
如果说杯酒释兵权削的是武将,那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就是为了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了。
总而言之,为了中央集权,赵匡胤做了很多努力,比如让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是为了削弱宰相的地位和权力。
再比如,在礼节上取消宰相“坐而论道”的制度,是为了使宰相失去了百官所不可企及的待遇。
但可能是五代十国对赵匡胤的阴影实在太深,亦或者是在那个武德充沛的年代,皇帝确实是要摆出那么个态度。
赵匡胤之所以会给我们那么个重文轻武的印象,真要解释的话,一定程度上得说到赵匡胤自己是怎么想的,比如两权相害取其轻之类的。
赵匡胤曾对赵普说过这样的话:“五代方镇残虐,人民深受其害。我让选干练的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便都贪浊,也抵不上一个武人。”
也就是说,对于赵匡胤来说,他觉得文人的杀伤力对比武人来说,那就是个弱鸡,就是一百个,也比不上一个武人对江山社稷,尤其政权的危害。
但,我现在特别想采访一下当事人,请问您现在也是这样想的吗,有没有改变主意呢,会不会觉得还是自己想少了,在朝堂上的搅屎棍跟在现场的搅屎棍对比,其实也没差什么呢?
有没有深刻的意识到,两宋文人跪起来真的非常非常轻松,割地赔款特别利索,有没有看清他们贪污受贿的表面下,那软骨头一样的内核呢?]
宋朝。
赵匡胤闻言,脑门上青筋暴起,一张黑如包青天的脸上,愣是让人看出青红交加来。
虽然他们这话说得犀利又难听,他觉得这分明说的又是他的心里话。
他怎么知道在自己的“天真”想法下,最终会养出那么,一帮蛀虫、祸害呢?
事实上,除了两宋的文人以外,当翻开我们两宋之前的历史书的时候,可不就发现,我们对宋朝前面文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人贪污受贿,人中饱私囊,人土地兼并,而宋朝又不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贪污受贿赵匡胤又早有准备。
除此之外,那割地赔款的,在赵匡胤的印象中,那不都是昏君奸臣,乃至于石敬瑭之流那样的吗?
而你问石敬瑭是做什么出身起家的,这谁听了不得回答一声,人确实是打仗起家的。
所以,让后世人对腐儒的那总洗不掉的刻板印象,觉得他们柔柔弱弱跪得快一样,经历过五代十国毒打的赵匡胤,尤其帮别人篡过位,自己也篡过位,还都是靠武力值取胜的,也让赵匡胤在面对武将的时候,形成了那怎么也洗不了的刻板印象。
这一来直往,反正时至今日,赵匡胤是既没办法信任身边武将,也没办法信任身边文臣,就是看自己弟弟和儿女,那也是充满了十足怀疑。
看谁都觉得,此子接近我,必定是要阴谋害我。
一场霍霍下来,ptSd可谓是相当之厚了。
所以,赵匡胤真就是痛彻心扉,颇有种快要看透世俗,想要出家的感觉。
这要不是有宋朝的未来、燕云十六州在赵匡胤面前吊着,赵匡胤觉得自己真的会从此emo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