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 第102章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虞美人说着,也有些激动。

虽然对于这些,她之前就有一些了解。

但还是好激动,怎么办。

果然,追星还是要追这些科学家。

不仅能学到优秀的品质,还能顺带看一篇爽文剧本。

太快乐了!

[终于,在1980年,抗病新品小偃系列开始推广,种植1.5亿亩,相较于之前的,整整增产了60亿公斤。

与此同时,小偃系列的其他良种也培育成功,累计70个,种植面积多达3亿,增产75亿公斤。

不仅抗病,还高产,他31年的努力研究,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他也因为这项研究名声鹊起,声名远扬。

那个时候,在农民间,更是流传着一句话,“要吃面,种小偃。”

因为“小偃系列”的研发,他成了无与伦比的焦点。

但李振声仍保持谦逊的态度,即使杂交小麦的研究已经走上正轨,有人劝他说,“不必要这么辛苦。”

但他说,“真正为我打分的,是农民。”]

秦朝。

嬴政都有些羡慕了。

后世怎么什么人才都有啊。

最有意思的是,政府好像也是全力支持。

他根本无法想象,一个31年才有进展的研究,自己真的会有那个耐心一直支持吗。

应该不会的。

但仔细想想,还是要看到底是研究什么的。

如果是对大秦有价值,有意义的……

31年……

若是嬴政知道后世的一句话,大概会说,这研究,比他大秦的命还长。

……

[李振声其实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因为小偃系列的研究时间太过漫长,未能早日解决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

就,大佬的境界,是我等凡人不懂了。

所以,李振声打算,在接下来的时间中,研究一下各种颜色的小麦。

诶,是不是又懵了,讲真的,我第一次看见的时候,也懵了。

仔细一看,才知道,原来李振声的想法是,如果一个小麦的麦穗上有不同颜色的种子,科研人员就可以根据种子的颜色选出良种。

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如此便大大提高了小麦研究和种植的效率。

然后,不出所料的,他又成功了。

而且有研究“小偃系列”的经验后,研究得更快了。

不过短短几年,研究成功。

从此,依靠这项杂交技术,我国再次培养出50多个新品种,推广面积高达3亿亩。]

各朝代百姓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如果真要说的话,那大概是,这样的大佬,什么时候他们这里也能来一个。

到时候,别说31年了,62年他们也等得起,只要能让他们拥有那么厉害的小麦。

……

[李振声曾经说:“我甘心为科研献出生命。”

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到了。

1985年到1987年,小麦培育进入瓶颈期。

在这几年间,我国人民增长了5000万,然而小麦却没有增长。

李振声对此十分担忧,与其他农业科学家日夜研究,前往各地的小麦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寻求突破口。

终于,在河南封丘县,李振声将中低产田经过改良,小麦产量从400斤增长到了1000斤。

接着,在1984年,这个小县城就给国家上交了1.3亿斤粮食。

后来,在国家的支持下,李振声又率领400名科研人员深入黄淮海平原地区,治理中低产田。

6年之后,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小麦生产终于突破了瓶颈。

1995年,已经64岁的李振声不顾众人的劝阻,坚持前往海拔千米的生态站,山路颠簸,李振声的身体十分疲惫,他却浑然未觉。

学术和生活上的压力累垮了李振声,他开始大把吃药,却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事业。

如今,李振声院士已经90岁高龄,依旧风雨无阻,与小麦为伴。

他是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守护者。

一生淡泊名利,为小麦,为国家,也为万千种花儿女,奔波着,忙碌着。

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今日盛世种花。]

唐朝。

二凤陛下觉得自己的思想都有些停摆了。

都不知道该震惊,现代人能活到九十多岁高龄,还是该震惊那动不动上亿斤的粮食。

他是开挂了吧,是吧是吧。

这种人才,是能真实存在在人世间的吗。

从此,他李二凤又多了个人生信条。

去他妈的奇技淫巧,上不得台面。

从今往后,他李世民就要在这条路上一条路走到黑。

谁反对也没用。

魏征看着他家陛下莫名亢奋的样子。

默默抬步,向前,“陛下。”

对于陛下的想法,他们也不是反对。

但陛下是不是忘了,还有他们这些臣子存在,怎么样也得跟他们商量商量啊陛下。

李世民看着魏征,突然有些心虚。

悻悻收敛自己有些激动的心情。

就害怕魏征一张嘴,又说些他不爱听的话。

……

天幕下,各朝代都在沸沸扬扬讨论。

天幕上,虞美人已经开始收尾。

[李振声的传奇经历就讲到这里了,相信对大家还是有所启发的。

我们休息一下下,再讲最后一位。]

虞美人说着,调转了镜头,让天幕下众人能趁此机会,好好欣赏一下后世风景,自己则拿起水来,咕咚咕咚给自己灌了许多。

十分钟后,虞美人调整镜头,再次对准一开始的铜像。

[最后讲的一位,是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更是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004年,袁隆平荣获“世界粮食奖”,2019年又荣获“共和国勋章”。

他解决了14亿人吃饭难题。]

虞美人看着铜像,轻声说着袁爷爷的事迹。

语气是众人能够听出来的怀念。

看着铜像,各朝代嘈杂的声音,也莫名缄默。

[他在世时,对我们说过很多话。

其中一句就是,“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是以,在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他的杂交水稻。

有关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