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俩说得不错,是时候将叛军彻底消灭了!否则那些百姓,文人之流,又要唧唧歪歪,骂我李夏了。”
李夏眼中露出一股冷意,虽是这般说,但其实他心里压根不怕什么百姓文人。
曾经他逼小祁王让位时,那么多人跳出来骂他谋权篡位,骂他该死,可最后,那些人却先死了。
“他们敢!谁要是敢对王上不敬,我第一个杀了他!”
虎贲侯一脸愤然道。
“王上下命令吧,我们两支军队早已将连弩训练熟练,就让叛军试一试威力如何吧。”
神武侯也是说道。
“收拾叛军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李夏看着两人,随意问道
“咱们兵强马壮,人数众多,我觉得咱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直接将黄山郡和梓阳郡的要道围起来,让叛军也瞧瞧,他们造出来的武器,如今正落在他们的敌人手上,用来杀他们自己人!”
虎贲侯朗声一笑,颇为得意。
李夏闻言,并未说话,而是转头看向神武侯。
“虎贲侯所言我赞同,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
神武侯倒是没虎贲侯那么乐观。
“担心什么?”
李夏来了兴趣,问道。
“我担心禹国方面会掺和进来。”
神武侯皱眉说道。
“你是说他们关系密切,很有可能达成了某种协议?”
李夏眯着眼睛,眼神冰冷。
“虽然禹国犯不着为了一点生意就和咱们撕破脸,但叛军手上的东西不少。
据说最近市面上很火爆的卫生纸,酒精等东西,都是叛军那边搞出来的,且不说还有那种能爆炸的玩意儿。”
“若是叛军愿意将这些东西都给禹国,那想必他们很有可能会一起出手对付我们的。”
神武侯满脸忧色,分析道。
“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做?”
李夏又是问道。
“先试探一下禹国方面,若是他们没有联合,咱们直接出兵灭了叛军,可若是联合了,咱们只得从长计议,或许要将其他军队也调过来围剿了。”
“嗯,眼下是该试探一下禹国方面的态度。”
........................................
禹国王宫书房。
看上去不过四十多岁的禹王坐在王座上,看着面前的奏报,心情极为不错。
下方,二皇子穆青云以及两位随同的官员站立左右。
“老二你这次做的不错,不仅让咱们军队的实力提升了,还促成了一单如此大的生意。”
“多谢父王夸奖,说实话我也有些意外,,没想到那个沈公子手上居然有这么多好玩意儿,我们还是与他们交易的第一人。”
“哦!那咱们可得好好和他合作,争取将这些东西的工艺也买下来。”
禹王笑道,脸上露出些许贪婪。
“儿臣不是没和他谈过,可他只愿意卖咱们东西,不愿意将工艺卖给咱们。”
穆青云苦笑,有些无奈。
“不愿意?可是咱们出的价没让他满意?”
禹王一听这些东西都没买到工艺,心中顿时有些不爽。别的不说,光是这连弩,若是自己掌握了技术,想造多少造多少,自己这边实力可以暴涨 。
可若是没有连弩工艺,他们就显得极为被动,发展军力还得看别人脸色。
“并非如此,只是他不想将工艺卖给咱们!”
“他就不怕我出兵灭了他?”
禹国经济繁荣,兵强马壮,虽不像曾经的祁国一样长期与蛮族作战,但实力依旧强悍。
“可能要让父王失望了,此人很有能力,胆识过人,他怕是真的不惧我禹国。”
穆青云回想与沈辰的谈话,此人很有礼貌,但并非惧怕,反倒是隐隐有一种上位者的气势。
那时他便知道,外部压力定然不会让他妥协。
“不识抬举!”
禹王闻言,脸色顿时垮了下来,气愤道。
穆青云有些无奈,东西本就是别人的,别人想卖就卖,谁也管不着,可他没想到自己父王因为这事发这么大脾气。
若是一般人还好,可这个沈公子并不是一般人,他手上可是有军队的,而且从以往的战绩来看,军队的实力很强。
“禀告王上,王天风在门外求见!”
正当房间中陷入怪异气氛之时,门外的小太监轻声喊了一句。
王天风,禹王的专属情报头子,之前他被禹王派往吴国,打探沈辰的底细,后来又被派往吴国国都,打探吴国的动向。
“王天风!不是让他在吴国打探消息吗?怎么回来了?”
心里本就有些不爽的禹王皱眉,嘀咕一句。
“让他进来!”
想了想还是先让他进来,说不定有什么重要消息禀报呢。
“参见王上!”
王天风一进来,先是跪地参拜,随后抬头扫了扫穆青云等人。
“说吧,你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
禹王不耐烦的问道。
“王上,属下这里有一封信,是李夏让我转交给你的。”
王天风从怀中小心的掏出一封未打开过的信,交到禹王面前。
“你什么时候成为信使了?”
禹王白了他一眼,冷冷说了一句,吓得王天风直接跪地。
“是李夏故意放出消息,说有信带给你,属下才派人拿回来的。”
禹王虽然气愤,但还是忍不住打开看了起来,越看,他的脸色便越精彩。
“原来这姓沈的手上还有这种好东西。”
看完信的禹王双眼放光。
“父王,吴王在信上说了些什么?”
穆青云听到是关于沈辰的,有些好奇起来。
“他说他马上会出兵灭了那个姓沈的,请我们助他一臂之力,待两军交战之时,我们出兵黄山郡,让其腹背受敌。作为报酬,他可以将黄山郡割让给咱们。”
禹王说着,脸上笑容越来越浓郁。
“哈哈哈,这李夏也终于开窍了!”
禹王此刻已被李夏如此谦卑的态度给迷住了眼,大笑不已,丝毫没注意信上所说的可靠的。
“父王,儿臣以为这李夏不可信,还请三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