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这......”

听着电台,刘备也愣住了。

没有想到这次东征,不但没有打赢,让自己一方元气大伤之外,甚至连他自己都病死了。

自己到死,都没有看到“复兴汉室”,甚至对“复兴汉室”还十分地绝望。

丢失了荆州,又打了败仗,继承人又好像难以担以大任。

这样一看,汉室的未来又还有什么希望呢?

想到这,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随后看向了旁边的诸葛亮,出声道:

“丞相,是朕不对啊,不听你的劝谏,才导致这样的后果。”

现在的刘备,算是彻底地冷静了下来了。

不冷静下来,是不可能的。

毕竟在电台的描述当中,未来可是打了一个大败仗,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死了。

任何人都是惜命的,刘备也不例外。

“陛下,不必说出此言。

这其实是臣的不对,没有详细陈述东征利弊,才让陛下做出此等决定。”

诸葛亮回道。

这其实算是在给刘备台阶下。

毕竟另一边的赵云可是激烈反对过,还是没有劝住,想来诸葛亮也一样,除非法正没死。

“既是如此,东征之事,稍后还得细细商议。”

刘备又是道。

除非把电台给全军听,否则东征也不是说取消,就能取消的。

关羽惨死,整个蜀军中又有许多荆州势力,不打的话,恐怕人心就没有了。

这也是刘备、诸葛亮等人,需要解决的。

是想办法安抚人心,然后直接取消东征?

还是借电台的优势,东征孙权,取得一些优势之后,及时停下?

或者其它?

这都需要他们进行考虑之后,做出合理的选择。

......

大清位面,公元1689年。

“这《三国演义》,看来确实是一本好书啊!竟然能被这后世之人多次提起,看来影响力不可小觑。”

康熙点了点头,赞叹道。

此刻,他面前的桌子上,就放着一本书,书的封面就印着四个字——三国演义。

上一期电台过后,考虑到接下来要讲可能是三国,所以这些天,康熙又拿起了《三国演义》看了起来。

而这一看,就停不下来了。

随后,他又看向对面坐着的两个儿子,教训道:

“这《三国演义》里面,有许多的用兵之法、治国方略,先祖就靠着这些打下了江山,你们也得多看多学,明白吗?”

对此,两个儿子自是恭敬点头,表示明白。

《三国演义》从明朝被创作出来之后,就迅速成为了畅销书。

而到了努尔哈赤的时代,很多满族人都从中学习各种计谋。

甚至在稳定蒙古的时候,他们还以书中“桃园结义”为例,称蒙古族就是关羽,而满族就是刘备。

不断地给蒙古加封各种有关于关羽的称号,借机鼓励蒙古人以关羽为榜样,像关羽效忠刘备那样,效忠大清王朝。

而相比于《三国演义》,其它三本“四大名着”的命运就不是很好了,在不同的时期,分别被列为了禁书。

......

画面继续。

【说了这么多的背景介绍,终于可以讲诸葛亮北伐的事情了。】

【这里,还得给诸葛亮做一个介绍,虽然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诸葛亮的命,其实很苦的。】

【虽然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但是吧,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死了,而父亲,在他八岁的时候也死了。】

【诸葛亮就这么成为了一个孤儿。】

【好在的是,他的叔父诸葛玄是个负责任的人,担起了抚养诸葛亮和其它诸葛两兄弟的责任。】

【但是这好日子,又没有过多久,一个大恶魔就来了。】

【当时曹操的父亲曹嵩去投奔自己的儿子,结果没有想到的是,到了徐州这个地方,竟然遇害了。】

【而下黑手的,正是徐州牧陶谦的手下。】

【这让曹丞相怎么能忍?】

【当即以“为父报仇”的名义,出兵攻打徐州,并且每攻下一城,都会进行屠城。】

【据《后汉书》记载:“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徐州其它城看到这一幕,都吓住了。】

【无数徐州百姓,那是纷纷出逃。】

【而我们的主角诸葛亮,就在徐州境内。】

【诸葛玄见到这个架势,连忙带着诸葛三兄弟溜了,溜到了荆州。】

【所以知道,诸葛亮为什么不投靠曹操了吗?】

【对于这么一个屠杀自己老家的“刽子手”,诸葛亮怎么可能投靠?】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屠尽五城,曹操实乃屠夫也!”

听着电台的讲述,诸葛亮也露出了痛苦之色。

他们家在徐州当地,也属于名门望族。

虽然可能比不过其它世家豪族,但总体还算富裕,日子还是很无忧无虑的。

三岁丧母之时,他的年龄尚小,没有记多少事。

但是八岁丧父之时,却是给了他很大的打击。

随后逃亡的日子,更是让他苦不堪言。

逃亡途中,所看到的灾民难民,所见到的流言蜚语,都是曾经身为小康之家的他未曾接触过的。

这让他对“何为乱世”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

也大概在那个时候,尚且没有成年的他,也彻底恨上了导致这一切的曹操。

而随着年龄的长大,在进一步了解到国家的状况之后,他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更加没有了什么好感。

国仇家恨,都让他视曹操为贼人,恨不得伐之。

以至于后来,很多南下避难的人都回去了,他却是坚持留在了荆州。

原因无它,只是单纯因为他不愿意回到“贼人”的领地上面。

其实也不是他一个,是这种态度。

他一家共有三个兄弟,大哥投靠了孙权,他和三弟则投靠了刘备。

没有一个选择曹操,这意思已经不言自明了。

此外,像糜竺、张昭、张纮等人,同样也是徐州出身,对曹操也没有什么好感。

当然,也不乏一些徐州人不记仇,选择投靠曹操,其中甚至包括他诸葛家族的人。

对这些人,他不好评价,只能说,人各有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