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王翠花,何曼婷才好好打量一遍屋子。
一排三间的正房,中间的进户门进去先是一排过道。
中间是厨房,一进门左手是一个灶,旁边一个壁龛可以放调料一类的小东西。往里是水池,背后有一张桌子,靠墙是一个碗柜。
左边是正房,放了一张大桌子,靠厨房灶的那堵墙旁边是一张床。
右边的房子目前是空的,里面什么家具都没有,何曼婷把今天买回来的东西全部放里面了。
这里没有火炕,冬天取暖只能靠这个火墙和煤炉了,煤炉是她在右边的角落里看到的。
要是有暖气就好了,她感叹道,但愿下雪的时候,赵义诚就回来了吧。
三天后她跟着王翠花再次来到县城书店。
书店除了店员和店长,就再没有人了,她都不明白这么偏的县城开了书店干嘛。
店长似乎听到了她心里的话,解释道:“这里虽然偏,但是还有小学,而且国家的一些新的政策要落实到各个地方的,书店会放一些书包报纸,那些想了解又没有钱的人可以过来看,不过这书店开了两年了,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店长叹气道。
何曼婷理解,这里的人都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可能花钱买书看,看完烧火估计还生不起柴火。
“店长,上次那个翻译?”
店长立马笑着:“来,我们坐那边说。”
何曼婷知道有戏了,她以后的生活有了一丝保障了。
何曼婷拉着王翠花坐到里面的小桌子上,店员还给她们倒了水。
王翠花安静的喝水。
店长说:“总店的主任很满意你那天翻译的文稿,他们现在急需要翻译一本外文的书籍,市里也找了半个月了,也有人去翻译,但是翻译的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店才贴了告示,主任看了你的翻译,想让你试试?”
何曼婷:“啊?这个,我怕”
店长:“没事,主任给了我一部分,你先试试,当然工费还是按千字五毛算,第一部分没问题,后期的都给你。”
何曼婷当然是没问题,但是不能锋芒毕露啊,毕竟这是1975年,而且还在边境上。
“好,那我试试,有时间要求吗?”
店长把一本杂志厚度的稿子递过来,“一个星期可以?”
他心里也没底,他听总部的人外文好的人,翻译这么多差不多要半个月,还有各种查字典什么的。
何曼婷看了看,“我试试吧,一个星期后不管翻译多少我都送过来,那要交押金吗?”
“你是赵义诚营长的妻子,我信你,不用交押金了。”
两个人出了书店就直接回家了。
王翠花问:“曼婷,不要有压力,能翻译就翻译,反正一营长的津贴足够养你了。”
“嗯,嫂子,那我回去了。”
王翠花知道她着急回去翻译,就没有多说话,她也回家了。
何曼婷其实一天就能翻译好了,但是她不能这么做,每天翻译一些。
然后在废纸上画着暖气的图纸。
暖气这个东西她见过,享受过,但是让她从头到尾的画出来,还有他的原理,真的挺难得。
李丽梅住在她家隔壁的对面,三天没见她出大门,就跑到隔壁去问王翠花。
“嫂子,那个何知青三天没出门,也没怎么见她做饭?不会?”
“没有,她有事在忙”
“啊?什么事?”
“在县城书店找了一个翻译的活。”
“翻译?”
“对,翻译,挺难的,我昨天去看了,可能太难了,一会儿写一会儿扔,还敲自己头的。”
“啊?敲自己头,那……她也不用自己出去挣钱,万一”
“没事,这两次都是我陪她去县城的,她毕竟没有记忆,你想想你要是这样,你会怎么办?就是她亲爹亲娘过来,她也不能完全相信啊。”
李丽梅一听叹了一口气,“以后她去县城得有人跟着,不能让人钻了空子,你看那个白洁,哼,一营长一走,她出现过吗?”
“嗯,我们多帮衬点,你回头跟院子里的人多说说,人家何知青人挺好的,以前可能一下子不适应这里。”
“行啦,嫂子我明白。她一个娇滴滴的姑娘来这里,我看着都挺心疼的,我要是她爹娘估计打断她的腿,都要把她带回去呢。”
两个人在院子里说的声音不小,左邻右舍的家属也过来凑热闹。
很快大院里对何曼婷的风向就变了。
十月十八的时候,王翠花过来了。
“曼婷,在忙吗?”
“翠花嫂子,我不忙。”
王翠花看着她坐在桌前,桌子上一堆纸。
“你要劳逸结合才行,现在老乡地里的菜冬收了,我们去换点菜,准备过冬。”
“哦,好,那我拿什么换?”
王翠花把自己拿的东西打开给她看,然后小声说:“等会儿悄悄给点钱就可以了。”
何曼婷也学着拿了一些,然后跟她去了老乡家里。
一路上还有几个家属,都聊着天,当然王翠花除了告诉李丽梅她在做翻译,别人都不知道,李丽梅也默契的没说。
一个家属说:“曼婷,这里下雪了就没事了,你一个人在家烧炉子还费柴火,要是没事就出来串门子。”
何曼婷笑着点头:“那行,到时候嫂子别嫌我烦就行。”
那家属见她真的和和气气的说话,心里也不紧张了。
“不嫌,不嫌,反正人多聊着天,时间过得快。”
她们到了老乡家里,都是他们菜园子自己种的,自己留了一些,剩下的换成粮食或者钱,这样过年能好过些。
成框子的土豆白菜,何曼婷换了两框子,然后看到窗台还有一些青菜种子。
“老乡这个种子能不能给我换一些?”
老乡一愣
何曼婷说:“我以前不会种地,院子里的地都空着,想着来年暖和了也种些,就不用经常往县里跑了。”
“行,我给你拿一些。”他儿媳妇看公公同意就进屋去拿。
何曼婷给他一斤大米,老汉忙说:“使不得,使不得,这些种子不值钱,你拿去就行,以后要是菜不够吃,你不嫌弃就来家里摘吧,要是没有赵营长,我们家都没人了。”
老汉刚听到她们说,她是赵义诚的媳妇,要不是菜都换好了,家里过冬确实粮食不够,他不要她的粮食。
“大叔,他军人,那是他的职责,你要不收这种子我也不要了,万一以后有心人到部队告他家属占老百姓便宜,那就问题大了。”
“哦,那好,儿媳收下吧。”
旁边的几个家属都另眼相看。
刚才跟她说话的家属说:“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说话都这么好听。”
几个人点点头,“何知青果然不一样了。”
老乡们叫来两个儿子和儿媳,一起帮她们把土豆白菜送回去。
何曼婷第一次下地窖,地窖不深,里面挺暖和的,老汉的儿媳妇手脚利索的给她摆放好。
何曼婷送她到门口,把五颗糖递过去,“大姐,这个拿回去给孩子。”
女子一看是精贵的糖,不敢伸手接。
“拿着吧,我是真的不会种地,你看我那院子还一地的石头,我就想着大姐你这几天有空,帮我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