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豆腐脑,这玩意儿有的地方豆腐花,或许还有其他的一些叫法,阿成小时候喝豆腐脑时候,都是冬天时候,这东西卖的也是老大爷,准确来说都是老爷爷了。
同样的是挑着一个扁担,就跟水浒传那个杨志押运生辰纲时候遇到卖酒的一样的,只不过这里没有蒙汗药啥的,都是平民百姓吃东西。
老头挑着扁担,扁担两头是两桶豆腐花,那种桶是传统的木桶,就是那种竹板一块一块箍起来的木桶,这种桶装的豆腐花自带一种独有的香味在里面,老汉走街串巷,叫卖是有讲究的,比如一般都是出摊的点是在上午的十点左右,这时候一般早饭早就吃过了,还没到中午时候,打牙祭的时候农村也没有啥吃的,这时候要是但凡有卖小吃的,一般家里有点闲钱都会买点打打牙祭尝尝味道的。
卖豆腐脑的老汉一般都是沿街叫卖,他从来不带“卖”这个字眼,都是一声昂扬的升调“豆”字起头,像是一个口号的起点,虽是声调,却显得为后面的字铺路一样的不喧宾夺主,接下来就是“腐”这个字眼,这个字就显得平缓很多了,但声音拖的长一些,比如是三个音节的那种了,之后就是“脑”,你会发现在中国这个国度里面,同样的一个字,各地发音却差别很大的,这个“脑”字阿成学的课本是一个音调,但是却从这个老汉嘴里听到了另外一个音调,这个调调就是三声音调一样的带着余音绕梁感觉,这三个字完毕还有一个备音“嘞”,那么连起来读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可以想想一下这个叫卖声音“豆腐脑嘞~”这个声音从一个厚重的老汉嘴里发出,极具穿透力的在那个安静的小庄里面萦绕着,一般能够穿过三条街道听到这个声音,有买豆腐脑的人家都会提前去到他要经过的路上,或者知道他会经过自己家门口,要么准备好了钱财要么准备好了豆子,你拿钱买也行,你拿豆子换也行,他自带的有称给你称斤两。
豆腐脑是用那种银色铲子给你铲到白碗里面的,白糖你自己加,那时候的糖都是很甜的,一般撒在碗里,用小勺子舀一勺喝着那个豆腐脑,嘴里有时候带有那种没有化开的糖粒儿,是那种沙沙的糖粒儿碰撞着牙齿碰撞着舌尖和口腔壁,此刻的甜和软让你享受无比,糖是甜的,豆腐脑是软的,甚至于不用咀嚼就化了,那种滑溜溜的感觉顺着舌尖直接到了胃里的感觉像是一场浪漫的享受。
你喝完了豆腐脑,人家给碗和勺子清洗一下继续沿街叫卖下去,他那一桶一般一个上午卖完回家,卖不完据说也不回家的,也都是附近的村民,听说他们要是真的卖不完回家一般都是浇地了,据说这个豆腐脑浇地是极其奢侈的,那种地适合来年种芝麻,芝麻耗肥力,豆腐脑都是大豆这种好东西磨出来的,自然的也需要给这地找一个好的农作物种植才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