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日,许德添班师回朝的第二日,早朝,承永殿。
沈正庭依旧高高在上,端坐龙椅,乍一眼扫下去,正见沈清竹一身暗黄色四爪龙袍立于最前排,按永明制,君王衣明黄,龙为五爪,而亲王则用暗黄,龙为四爪;沈清竹贵为沈谧之子,属于亲王,故其朝服为暗黄四爪龙袍。
“八皇叔,朕可终于将你盼来了。”沈正庭戏谑地说了一句,暗指沈清竹多日躲清闲,不理政事。
沈清竹上前一步,拱手行礼,“皇上见笑了,微臣身体抱恙,前往黎州养病,恰逢许丞相到黎州剿匪,区区几日已擒得贼首。微臣此前曾多次参奏许丞相,今日前来,既是向皇上道贺平定黎州之乱,亦是向许丞相致出言不敬之歉。”
许德添闻言也立刻出列,恭敬道:“微臣不敢居功,此去黎州,幸得黎州知州陆克俭相助,擒获流匪七十八人,全部已枭首示众,以显国法昭彰。”
沈正庭满意地点了点头,“听闻流匪躲藏山林之中,行踪诡秘,短短数日之间,便能擒获七十八人,许丞相做得很好,陆克俭也是个能人啊。”
听到沈正庭称赞陆克俭,许德添赶紧继续道:“启奏皇上,黎州知州年轻有为,胸怀大才,且如今都察院御史廖清尘叛逃而去,都察院御史之位,微臣请求破格录用陆克俭,补都察院御史一职。”
此言一出,朝堂众人顿时哗然,群臣窃窃私语——
“知州补都察院御史之缺,连升六级,永明开国以来并无先例吧。”
“剿匪而已,居然值得许相如此保举?”
“不过,都察院御史长期空缺,也确实需要人顶上。”
兵部侍郎马浩伸手扯了扯马初煌的袖子,示意其赶紧向皇上表达反对,马初煌耐人寻味地笑了笑,不置可否。
众人的讨论之声落入许德添的耳中,他亦只是无所谓地笑了笑——以许德添看来,从知州升都察院御史,根本就是白日做梦,但陆克俭帮了他,他也答应保举,如若不兑现,往后谁还帮他许德添办事。
沈正庭环视众人,道:“对于都察院御史之缺,众爱卿可有想法?”
大理寺少卿骆远山出列,躬了躬身,道:“启奏皇上,微臣有话想说,都察院负责弹奏百官,也断天下之大狱,遴选都察院之长,不可谓不谨慎。陆大人剿匪有功不假,但年纪尚轻,不足胜此大任。微臣推举工部侍郎赵子程补都察院御史之缺,赵大人在工部多年,于屯田治水等多有建树,足胜都察院御史之任;至于陆大人,为官时日尚短,往后前途不可限量。”
沈正庭满意颔首道:“骆爱卿所言有理,不过,陆大人既然有功,那便该赏,至于如何赏……确实有些头痛……”
沈清竹当下了然:除去廖清尘,是沈正庭的指示,那沈正庭定然想好了找谁去补廖清尘的缺,只不过这句话要借谁的嘴说,就是个问题了。现在看来,沈正庭心中的人选是赵子程,而骆远山早已是明安太后一派的人,按照沈正庭的设想,六部以马初煌为首,大理寺何家鸣暗中投诚,也是沈正庭的人,都察院御史若也是沈正庭的人,若往后需要借助刑狱去铲除马初煌党羽,三司会审,除刑部外,大理寺、都察院都在沈正庭控制之中,那沈正庭就有胜算了。
沈清竹叹了一声,再奏道:“微臣曾多次弹劾许丞相,但许丞相与陆大人剿匪有功,微臣也是看在眼里。皇上,微臣在黎州之时,听闻佥都御史郭威之父为流匪所杀,郭大人也是时候解官丁忧了,既然佥都御史一职有缺,不如就由陆大人补上吧。”
都御史为二品大员,分为左右都御史,下有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副都御史下,又有佥都御史数名,为正四品,陆克俭为黎州知州,原为正五品,升为佥都御史也只是升了两级,合情合理。
而更重要的是,按永明制度,父母身亡,为官者需解官丁忧,守孝三年,发回原籍,待三年之后重新起用,郭威是马初煌的妻弟,以郭父之死,逼郭威解官离任,无论谁做替补,只要不是马初煌的人,沈正庭也乐见其成。
“竟有此事??”沈正庭皱了皱眉头,微怒道:“郭威何在?”
“微臣在……”郭威求助地看了马初煌一眼,战战兢兢出列。
“既是父亲离世,为何不报?”按永明律,明知父母身故,却不解官丁忧,隐瞒谎报者,判处徒刑两年。
“微臣……已写好了奏章……只是老父死于流匪之手,微臣过分悲忧,一时就忘了呈交。”郭威见马初煌看也不看他一眼,便知此事被皇上知晓,再无挽回余地,马初煌也不打算出手了,唯有三年之后,才有机会重回仕途了。
沈正庭自然明白郭威是想瞒报,但也不想拆穿,假意安慰道:“那就准郭爱卿所请,早日回黎州吧,爱卿节哀。”随即目光再转向许德添,“许丞相,陆克俭年资尚浅,就先以佥都御史之职历练历练吧。”
许德添拱手:“微臣代陆克俭叩谢皇上圣恩。”
至此,沈清竹已得偿所愿:他从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都察院御史这个位置,而是佥都御史。流匪入城抢劫,目的也并非金银财宝,而是为了不着痕迹地杀死郭威之父,从而迫使郭威丁忧解官。至于弹劾许德添,也是为了陆克俭有机会投入许德添的名下,从而得到许德添的保举。当然,廖清尘也是他很重要的一步棋。
“既然众卿家无异议,那都察院御史之位,就暂由赵……”
“皇上且慢,臣、有事要奏……”马初煌大步出列,一时间全场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