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嘉木行动很迅速,不过半小时的时间,就把车胎上所有的物质都提取到了。
工具箱中有检测的基本工具,可以进行初步的检测,能得到大概的结果。
又过去十分钟,贺嘉木留下了手中的动作,看起来说道:
“秦队,我物资都收集到了。”
“嗯,有什么特别的物质吗?”秦宇问道。
“目前还没有发现,还有一些需要回到市区,用机器来检测。”
“但我可以十分肯定的说这个车胎上没有土这种物质。”贺嘉木说道。
“没有土?”
“怎么会?是不是没有都提取到?”展颖着急的说道。
展颖的话,让贺嘉木非常不舒服。
他不喜欢别人怀疑他,特别是怀疑他的能力。
从警这么多年了,就算是严格到变态的秦宇,也从没有发现他出过任何差错。
他是个天才这没错,可同时也是个人,出错是正常的事情。
他之所以没有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因为他从来不大包大揽,自己能做到的他就会做到,做不到的,他直接说做不到。
他是个天才,但不是全才,有很多东西他是不会的。
既然不会就不会硬着头皮上,有会的人他们自然会做。
比如秦宇,他可以自己处理。
可一旦自己上手了,就绝对不会让其出现差错。
再说了,现在这只是在提取一些物质,可以说这是痕检警员最基本的技能了,这都不用他,随便一个痕检的人,可以做到。
展颖下意识的这一句话,就像在怀疑一个大学生,知不知道一加一等于几这个问题。
贺嘉木沉默了一瞬,继而说道:
“展队,你要是怀疑我,那你自己来查吧。”
听到他的话,展颖愣了一下,最后就反应了过来。
秦宇回来这段时间,贺嘉木一直挺‘乖’的,乖到她差点忘了这就是一个刺头。
自己刚刚只是下意识的问话,说白了就是自己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可现在…
算了,就这样吧,已经习惯了。
整个警局,贺嘉木怕谁也就听秦宇的话了,自己这个副队长,在他跟前根本没有什么威慑力。
秦宇没有管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而是静静思考着问题。
车胎上没有土,这怎么会呢?
贺嘉木的专业性,他非常相信。
要是提取物质这么简单的工作,他都能出错,那他早就让他滚蛋了,怎么会一直留着他。
“这是不是说明这辆车没有到过案发现场。”
秦宇低声说道。
但这句话却传到了所有人的耳中。
“应该是这样的,车胎没有被清理过,没有找到案发现场附近的土物质,所以这辆车应该没有去过。”贺嘉木说道。
秦宇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自言自语道:
“从监控上来看,祝乐瑶上车时间是在六点多,死亡时间是在四个小时以后。”
“现场我们也勘察过了,可以确定,那就是杀人现场。”
“可这辆车,随着走过的这辆车,却没有去过现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祝乐瑶上了这辆车,四个多小时后,死在了现场。
可现在通过检测发现,载过死者的这辆车却没有去过案发现场,甚至都没有清理过的痕迹。
难道说凶手步行去的案发现场?
可这也不可能呀。
强悍如秦宇,也没有想通,这是为什么?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都去过案发现场,也知道那里是什么情况。
废弃了多年的烂尾楼,附近也没人收拾,都是泥土地。
如果开车去案发现场,那么车胎上一定会沾染上泥土的痕迹。
附近的路况也查过,泥土地那块是必须经过的,绝对不可能绕过那块地去到案发现场。
从这些来推测,这辆车上应该会有泥土的痕迹,可现在检查了一番,却说没有你偷的痕迹。
思考了半晌后,秦宇转头看向老板,问道:
“你确定这个车胎是那辆车的车胎吗?”
老板没有靠很近,听着秦宇的文化,急忙大声说道:
“我确定,这这方面我可以说是个很专业的人。”
“肯定错不了。”
“要是真的错了,那我愿意承担所有的后果。”
听着老板的话,秦宇思索了片刻。
从之前老板的表现来看,他不是一个胆大的人,再加上自己对他的‘恐吓’,他肯定不敢说假话。
而且还说愿意承担后果,那看来是没什么错了,他说的对,车辆是他的专业,他应该不会认错。
随后秦宇收回了视线,说道:
“这么说来就剩下最后一种可能了。”
“那就是凶手在中途换过车。”
“嘉木,带着提取的物质,马上赶回警局,用最快的速度检查。”
“我要最快最完整的检查报告。”
“收到。”贺嘉木说道。
随后拿起自己的箱子,就先离开了。
秦宇等人也紧跟着回到了警局。
……
警局会议室。
大家坐在这里思考着要发现的线索。
秦宇坐在主位上,一边用手指轻轻的敲着桌面,一边思考着问题。
凶手在半路上换车,基本可以确定了。
要不然,车台上没有查到案发现场的痕迹,这件事就解释不通了。
难道他真的是扛着祝乐瑶走到烂尾楼里的吗?
可是那样也不现实,虽然是郊外,但不远处还有住户。
那样的话目标就太大了,说不定就会被某个人看到,风险也太大了。
如果真的是换车,那么之前车辆经过的绕远的路,就可以解释了。
可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要绕远路来换车?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就从案发现场,以及杀人原因来看,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杀人案。
对于凶手来说,也是很简单的一个杀人过程。
寻找好目标后,在某个地方蹲守目标,当控制了目标以后,直接带到提前选择好的杀人现场,然后实施犯罪行为就可以了。
过程根本没有那么复杂,可他为什么要绕远路,还要在中途换车?
环节多了,过程复杂了,那么留下的破绽也就多了,暴露的风险也就增大了。
凶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如果没有非做不可的理由,他绝对不会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