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凶手为什么选择注射呢,为什么选择氯仿这种效果不是很好的药剂呢?”
听着秦宇的话,大家都开始思考这么多为什么了。
为什么要注射?为什么要用氯仿?为什么......
而曹洛在秦宇停下两秒之后,直接说道:
“凶手应该想过使用乙醚迷晕死者的方法,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听到曹洛开口,大家就都看向了曹洛。
秦宇也看向曹洛,笑着说道:
“可能凶手真的想过。”
“氯仿作为一种效果不太好的麻醉剂,知道的人不多,可以说很少。”
“但就算真的知道氯仿,杀人犯也基本不会将它作为迷药。”
“可凶手选择了氯仿,那这肯定是她深思熟虑过的结果。”
“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吗?”展颖问道。
这属于药品方面,是法医的专业,她一个刑警不是很懂。
“乙醚这种药品是医院中常用的药品,基本没有什么毒性。”
“但氯仿不一样。”
“有很大的毒性,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如果吸入的过多,除了昏迷,还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
“如果注射大量的氯仿的话,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心脏颤动等症状。”
“呼吸困难?”展颖提取出了有用的信息。
被注射氯仿的死者本就呼吸困难,如果再加上绳子的作用,死者死亡的可能性会很高。
难道真的跟秦队猜测的一样?
秦宇的话还在继续。
“凶手不敢使用乙醚,也不敢用毛巾捂住死者的口鼻。”
“她这么小心,只能是因为害怕。”
“她害怕出现意外,她害怕死者会在中间突然清醒而进行反抗。”
“所以最后她决定用氯仿。”
“而是还是用注射的方法。”
“大量的氯仿被注射进人体,导致人体出现呼吸困难,心脏颤动等一系列毛病。”
“这样凶手就算出现挣扎的情况,也不会起很大的作用。”
“凶手是一个小心谨慎,而且胆子比较小的人。”
“根据这些,我推测,凶手是女性的可能性更大。”
听着秦宇的话,展颖缓缓了点了点头,她明白了。
从麻醉药的选择上,推测出是一个女性,而且非常的有道理。
果然是大家钦佩的秦队。
大家也渐渐的懂了。
从刚开始的懵懂,到现在豁然开朗,是秦宇那番话的作用。
凶手可能真的是女性。
如果秦队的推测是正确的,那嫌疑人的范围就可以大大的缩小了。
也证明之前的猜测都错了。
因为从接到这个案子开始,大家就认为凶手是男性。
难怪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原来是方向错了。
不过,秦宇的能力非常信心,同样也相信秦宇说的话。
凶手是女性这件事基本可以确定了。
“看来之前调查的方向有些偏差。”
“现在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很快就可以抓到凶手了。”冯晋说道。
秦宇摇了摇头,说道:
“还不够明确。”
“凶手侧写只能当作一个参考,不能太过依赖。”
“都是推测,很可能会出现错误。”
“最后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没有找到凶手。”
虽然他对自己的凶手侧写非常的有自信,但还是要靠证据。
还是要从已有的线索中寻找调查方向。
根据凶手侧写入手进行调查,只能是那种什么线索也查不到的案子才会用。
但这个案子,线索足够了,不需要根据推测来找凶手。
冯晋点了点头,秦宇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好,接下来我们谈谈案发现场跟时间。”
“这又什么问题吗?”展颖问道。
时间跟现场在报告中写的清清楚楚,案发现场也是死者经常去的地方。
是凶手找到死者,将死者杀害的,中间没有经过绑架的环节。
这在资料中就能看明白。
“不要着急,你听我说。”秦宇说道:
“几人都是在自己经常去的地方被杀的。”
“时间相差的也不多。”
“大家认为,凶手是哪里人?”
“林安市人?还是其他地方的人?”
众人一愣,这一点大家好像并没有想过。
“这个不好确定。”
“四个人在案发当天的活动跟平常的一样。”
“各自干各自的活。”
“如果是熟悉的人,很容易就能找到他们。”冯晋说道。
秦宇摇了摇头,说道:
“你想想马逸明,第一个死亡的人。”
“马逸明?”冯晋疑惑的说道。
秦宇没有等冯晋的话,直接说道:
“马逸明,死在自己的车里,而且车停的位置也十分的偏僻。”
听了秦宇的话,展颖马上反驳道:
“马逸明车子会停在哪里本来就不确定。”
“但车子是随时移动的。”
“就算是不是林安市的人,也可以花几天的时间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
“在动手的当天让马逸明开车将她送到她选定的地方。”
“也可能是凶手就在那个地点等着,让马逸明过去。”
“马逸明开的是网约车,叫他开车去一个地方很容易。”
“可以这么考虑。”
“但你仔细想想发现马逸明尸体的那个地方,可不只是偏僻。”
“林安市面积很大,一个不熟悉林安市的人,很难在几天之中找到那么一个地点。”
“而且林安市的监控也不少,对于一个不熟悉林安市的人来说是很危险的。”
“用几天的时间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那肯定不难。”
“但我刚刚也说了马逸明死亡的位置,不只是偏僻那么简单。”
“那片区域比较老旧,基本没有什么近几年的建筑,监控也少的可怜。”
“但却是一个居民区。”
“那一片是因为拆迁才建起来的房子。”
“还有一些十分落后的房子。”
“因为房子老旧,所以租金很便宜。”
“不少刚来林安市打拼的人,或者刚开始找工作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在哪里租房住。”
“人员混杂,监控少,相对来说,那一片的犯罪率会更高一些。”
“如果只说偏僻的话,那里还不够偏僻。”
“比那里偏僻的地方多的是。”
“但凶手选择了那里,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