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岁月的回想 > 第22章 如果早起都做不到,读书有啥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章 如果早起都做不到,读书有啥用?

在床上躺了三天,以为自己要殒落了。

转了一圈,悠悠醒来,天地依旧。

人总是这样,病了,希望好起来。要死了,希望活下去。

好了,便有了许多的想法和欲望,忘了伤疤也忘了痛。

于是幻想着醒来之后世界有些变化,甚至焕然一新。

不是说,洞中才七日,世界已千年嘛。

可是,醒来一看,依然是下着雨的秋天,依然浑身被抽筋了般软,被鞭打过后般的疼。原来,我不是误入了神仙洞,而只是病了一场。只是没有像那些有人付费的一样到医院去折腾一番。因为,我自己知道,一时还死不了。因为罪还没受够。要你走,谁也留不住,不让你走,走也走不脱。话又说回来,用高端药物现代手段留在这个世界,占床位,占官位,占地位,浪费空气和资源,有什么意义?该死而未死,是为枉活;不该死而死去,是为夭折。但活多久总是要死的。想通了这一点,对生与死便释然了。

每年总要那么来一次,在情绪低落时,重感冒便像少年时的恋爱一般说来就来了,排山倒海不可抗拒的来了。好在习惯了。好像真成了习惯。防不胜防啊。

说起习惯这东西真是厉害。

就像抽烟,就像喝酒,就像玩游戏,就像赌钱,就像当领导耍威风,就像小狗随地大小便,就像一些人喜欢装b,就像一些人嫖娼或偷情,就像睡懒觉……等等这些好像都是有习惯性的。而且这些坏习惯很容易养成。

人其实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有的习惯好想培养,却做了一次第二次就忘了,比如读书,比如早起,比如勤俭,比如廉洁,比如戒烟……而刚刚列举的那些坏习惯很多人在不知不觉间,在弹指之间就养成了。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其实和打麻将一样,写作也是一种习惯。

就像一个女人思念一个喜欢的男子,或是一个男人暗恋一个喜欢的女子。习惯了,便忘不掉。一闲下来,便没来由的想起来了。

因为躺了几天,总觉得哪儿不妥帖,后来一想,原来是几天没写那些狗屁文章了。顺便说一句,有人可能对我把写文章这样的神圣的事说成狗屁文章,有些不以为然。

因为前两天还看到一位作文的写了一篇文章,便大大的宣扬,是弘扬改革开放的一曲颂歌,是批判旧时代的一篇檄文。我看了几乎要笑掉大牙,实在忍不住(臭毛病又犯了)在群里说了两句:意思是你算啥呀?莫扯那远。计划经济好还是市场经济好?别讨论那些个事,历史的眼睛亮着呢。

你说是你妈好呢?还是爹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需要,有这么愚蠢的去做比较的吗?是吃肉好还是吃青菜好?由各自的身体说了算。有的人吃肉有劲,有的人吃肉有病。万事万物各有各的意义,各有各的作用。

所以说,老符作文既不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也不是什么檄文,只是有感而发,是一种习惯而已。

当然有喜欢的朋友认同,点个赞,甚至赏包烟抽就更好了。如果更有兴趣的朋友喜欢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让更多有兴趣的朋友看到,就更感到荣幸了。

现代人创造垃圾的能力不断提升,创造文字垃圾的人就更多了,如果还一而三三而再地死皮赖脸要别人怎样怎样,是很会讨人厌烦的。所以,写作于我而言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爱好而已。

说到习惯,真是一言难尽。前几日,过双节,亲友们聚在一起吃饭,有一晚辈一手拿筷子,一手拿手机,其父责其不礼貌,要他放下手机先吃饭,小伙子就要暴怒。见如此,我们只得劝算了算了,孩子嘛,大了就好了。做个和事佬,免得大家脸上不好看。其实,这个习惯不止于他,很多年轻人也有着同样的习惯。但做父母的却敢怒不敢言,在儿女面前只能低声下气,深怕得罪子女,这种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难道不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吗?

既然说到了习惯,再说说另一个习惯。那就是早起。

现代社会啊,许多人每天都在上演三件事:

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后悔昨天睡太晚!

吃胖了去减肥,熬夜熬出毛病了,去打点滴;晚上到凌晨也不肯睡,第二天睡到中午也起不来。

其实有一句话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父亲是个种田的,教我这句话时,我似乎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睡过懒觉,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田里土里的忙活,为了一家人能吃饱穿暖,没有浪费过一个早晨。虽然当时的我还有些半信半疑,但父亲一辈子都不会骗人,更不会在儿女面前说假话。因此,我是无条件的,似懂非懂地相信了。

后来渐渐长大,才在书上看到了:一日之计,始于清晨。这句话。后来有哲学者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可是马上有人反驳着说: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这个世界是不是很奇妙?但世界就是这样。真奇妙。

总有人感叹,人生短暂。

但有没有人思考,短暂的人生被我们睡掉了一半。

早点起,至少可以延长生命哦。

其实,这是闲话。活在这个世界上,长短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过:“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还有人说,人生的改变,就是伴随着清晨的6点钟闹铃开始。

古今中外,也确实有很多人是这么做的。

让民国总统蒋光头非常膜拜,被很多人称为圣人的湖南老乡曾国藩同样有早起的习惯。人称曾文正公,也有人称其为曾剃头。对任何一个人的评价,自古没有标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什么好说的。

但不管怎样,曾文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个家族长盛不衰,这是真本事。据我们所了解,曾文正是提倡早起的,而且对家人的要求很严,要勤俭,不可奢华;要早起、劳动,不可睡懒觉。即使是后来身居高位,曾文正本人依旧每天鸡鸣即起,从未倦怠过。说句现在流行的话说,是他一直谨记初心,从未忘却。

不像现在我们很多人,口里说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成绩没做出,谱摆得挺大。有点小职位,有点钱,就不认得自己是谁。又是摆官威,又是不可一世,男盗女娼一样不落下。儿女教不好,一个个成为人类的垃圾,自己也守不住底线,所以这个社会才会有这么多垃圾。这个社会需要若干的清道夫啊。

所以,一个人,要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就免谈了。现在很多家长送孩子上贵族学校,送到国外读书,打点好一切,甚至弄到了一本文凭、研究生文凭、博士文凭,连早起的习惯都做不到,生活都不能处理,基本道德观念都没有,读了最多的书,弄了最高的文凭,又有个卵用?

前段时间,和两位朋友吃饭,也聊到了这个话题。这两位一位是资深媒体人,现在自己做企业,也是农民出身,做的非常好。另一位,是个画家,也是个企业家。他们两位告诉我,他们每天都是五点起床。不管风雨,不管冬夏。

我不由得佩服了。我是最恋被窝的。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只说了两个字:习惯。

但我知道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不是常人能做到,所以这个世界常人太多,成功的路上真的不拥挤。后来我查了一下,发现这事不是那么简单。

先说古代当官的。自古以来,官员便要在清晨上早朝。汉代贾谊在《新书·官人》中写到:“清晨听治,罢朝而议论。”加上古时候车马不便,算上起床、梳洗、换上朝服的时间,官员们至少需要提早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起床。\"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雾色朦胧中,百官上朝。

朋友还说了这么一件事:他在媒体工作时,去采访省里的一个会议,说好八点开。他赶到时,已是八点半,但领导都已到齐。包括当时省里的宣传部长,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家。他们能这么早赶到,为什么自己不能呢?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再看看名人们。王健林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拥有令人恐怖的财富,仍坚持这每天5点半起床,并且会在7点准时到达办公室,一直工作到晚上七八点钟。为了保持更好的体力与经历,他还坚持每天跑步一小时。

如今,李嘉诚已80多高龄,但却依然保持早起习惯,无论前一天睡多睡,第二天早晨6点一定会准时起床,随后,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保证在8点前到达办公室。

伊万卡·特鲁普,川普背后的关键女人,也就是他的女儿。6岁开始买股票赚钱、高中成为模特打工、先到基层锻炼后才回特朗普集团上班,之后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每天工作16个小时,美国大选期间,要抽出时间给川普站台演讲,下班之后还要回家抱抱孩子,经常一天只睡4小时。在晨曦中醒来,在深夜里睡去。在母亲、地产专家和时尚品牌老板这些角色中自如转换,因她不浪费每一个清晨的时光。

就算你不看NbA,不知道科比,但你肯定听过一句话:“你见过凌晨4点洛杉矶的天空吗?”科比说:“早上4点正是睡得最舒服、床铺最温暖的时候,但你需要爬起来去训练!你必须有足够的毅力,才能把你从床上拉起来去做这些事。”科比在直播里说道,退役后的他依然早上4点起床。如果之前4点训练是来自成功的紧迫感,那么现在的他更多的是享受。

杰克·多西 twitter和Square联合创始人,他每天早晨5点半准时起床,静坐后慢跑6英里。分管两家公司的人,还不能早睡,每一天都要工作满16个小时。因为事情繁多,他把时间规划精确到分钟,把众多的工作内容分配到每一天,并且高度自律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研究表明,早起者通常起床更快,而且头脑更灵活,能够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和学习中。也不容易疲劳,精力更旺盛,工作效率更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任何年龄段的人,早起的情绪更加积极向上,自我感觉更好,健康意识也更加强烈。

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他们懂得克制,擅于利用时间,不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无谓的事上。

看来别人成功并不完全是运气哦,人家一个习惯就赢了好多人。

说完习惯再说说读书这件事。古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古人还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看重和尊重读书人。可是不知到了什么时候,读书被人们说的一文不值了。自从博士生给小学生打工,研究生给中学生打工,本科生给高中生打工的时代开始的吧?甚至后来,人们读了一肚子书,却不如扭扭屁股赚钱,所以家长们对孩子读书目的很明确:赚钱。而且好像成了习惯。

但读书这件事如果硬生生和赚钱这么直接挂上钩,那读书最多又有什么用?读成一个舔狗?读成一个不孝之子?读成一个没有廉耻没有道德没有家国情怀的废物?谁也不想这样,可事实是这样的废物越来越多了。很多所谓的精英读到国外,国也不回了,家也不要了。甚至父母也不管了,这样的“精英”有用吗?这样的读书有什么意义呢?

古人说,读书是为明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现在我们很多人明确读书只是为了赚钱,作死的赚钱,赚了钱又作死。钱赚到几时是个头?没有人知道。习惯了,就好像这个世界只剩下了钱了。好像除了赚钱,什么都没有了。读书是为了赚钱,开医院是为了赚钱,当官是为了赚钱,修房子是为了赚钱,好像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赚钱而生,赚钱而死。今天说得有点多,不过,有些习惯真的要改改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