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和宣平回到长公主府时,林启和林言已经到了,众人一起用晚膳。
饭桌上安王和宣平说了书院的问题,林启对这个主意大加赞赏,他也看不上那些只会写写画画、吟风弄月的官员。
虽然在长公主眼里林启是个酸文人,但其实他可以算是个实干派,他不到四十岁时就成为丞相,又稳稳当当坐了这么多年,靠的是自身实力。
几人讨论了一番研究好细节后,又说起了林言的婚事,今年刚出正月,长公主就请了林二夫人和林三夫人陪同,亲自上汝阳侯府为林言求娶侯府嫡女莫雨凝。
这门婚事是年前就相看好的,莫夫人又早就知道女儿的心事,如今也算是心想事成了,所以莫夫人并没装腔作势,直接就痛快答应了。
因着双方岁数都有些大了,又是真心实意做亲的,所以各项流程都走的很快。
宣朝民间婚仪讲究三书六礼,其中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迎书。六礼则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如今前三礼已走完了,聘书也下了,后面就该纳征,由林启和长公主带着林言亲自登门送聘礼和礼书了。
“哥,下聘礼的日子定了吗?”宣平问道。
“定了,三月十六那天下聘礼,三月十八那天再去请期。”林言嘴角含笑的说道,现在他的心里只有莫雨凝了,自然对婚事满怀期待。
“过两天你自己再将聘礼仔细核对一遍,万不可有什么不妥之处。”长公主吩咐道,林言再亲自核对一遍也表示了对女方的重视。
“儿子省得了,明后日就亲自核对一遍,然后封箱了。”林言欣然同意。
与宣平的嫁妆一样,林言的聘礼长公主也早就开始准备了,林启自然也准备了一份,去年将两份合在一起优中选优准备了一份相当体面的聘礼。
今年二月,安王府又送来了一些东西,说是哥哥成婚,妹妹妹夫也要尽份心,让长公主看看有可用的就放进聘礼里。
安王府因为有船队可以出海的关系,海里的好东西比较多。送来的最出彩的是一对二尺来高的红珊瑚,虽然不算巨大,是十分鲜艳明亮的正红色,东西难得寓意也好,被长公主加进了聘礼里。还有一些成色极好的珍珠,长公主就将之前准备的珍珠替换了下来。
这份聘礼几次挑选之下,虽然聘礼样数中规中矩,但价值却不扉,充分体现了对婚事的重视程度,没办法,大龄儿子总算有人要了,做父母的高兴啊。
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十分温馨,饭后林言留在了长公主府,其他人回各自府邸。
三月初五就是考官们入闱的日子,一大早众位考官们都来到贡院门口集合,贡院门前的广场上摆着香案供桌。
钦天监早就算好了吉时,吉时一到,主考官带着各位考官祭拜了天地和圣人,然后宣誓,大概意思就是为国取士,不循私情,秉公办事。
然后宫里的传旨太监在御林军的护卫下将考题送到贡院,考题锁在盒子里,外面有皇帝亲手贴的封条。
主考官和两个副主考官共同确认封条及锁头完整后,由主考官接过,太监的任务才算完成,后面考题再出现问题就是考官的责任了。
考官们带着考题进入贡院,由值守的卫兵从外面将贡院大门锁上,直到七日后考生入场再短暂打开。
卫兵的来源每年都不固定,京城护卫军、京兆衙门兵丁、御林军,甚至是附近州县的守军,今年在太子的操作下,用的是京城护卫军。
钱志如今是京城护卫军副统领,太子怀孕的那个妾就是钱志的嫡女。这次护卫任务他派来的是他的心腹,也是他的义子秦兵,样貌英俊、身姿挺拔,穿戴着整副盔甲亲自带兵围着贡院巡逻。
考题入了贡院,当天下午,姜太监手中攥着抄考题的小纸条去了御花园,半刻钟后,一个小太监经过他走过的月季花树旁,见四下无人,悄悄从树根下捡了个纸团装进袖子里。
太子拿到考题后展开看了看,骂道:“这个狡猾的死太监,肯定早就拿到考题了,直到今天才交出来,拿了这么多钱却又想着半点儿麻烦不沾,想得美!”
“殿下莫与小人一般见识,总归是没耽误事,臣马上命可信之人将考题誊抄下来,分发出去。至于姜太监,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王平劝道。
“也罢,马上去办。”太子说着将手中纸条递给王平。
王平接过纸条,默念几遍将内容记住,然后打开香炉盖子,引燃了纸条,亲眼看着纸条化为灰烬才又合上盖子。
当天夜里,从庆国公府悄悄走出了许多黑衣人,分散向四面八方而去,穿梭在官员府邸和举子汇聚的客栈民房里。
黑衣人每到一个地点,就扔进去一个包着石头的纸团,所有捡起纸团的人看后都欣喜若狂。
大理寺卿乔江宁是个例外,拿起纸团,老头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有犹豫有期待,有喜悦有克制,总之十分矛盾。
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打开了纸团,将上面的内容记住后用烛火引燃,烧成灰烬,打算明天去找府中文采最好的幕僚聊聊。
这一夜,京城平静的氛围中暗流涌动。
次日一大早,宣平和安王用膳时,琴韵就进来禀报了:“王爷、王妃,昨日夜间,庆国公府已派人将考题发出去了。”
宣平咽下嘴里的小笼包后说道:“你派人密切盯着,尤其是那些商户人家,总会有人需要去外面请人作考题,一个二个是巧合,多了就蹊跷了,按之前安排的,悄悄透给温铁嘴,后面就不用我们操心了。”
琴韵答应着出去后,安王好笑地问道:“你怎么总可着温铁嘴一个人用啊?”
“谁让他身份、性格最合适呢,况且做这事,他肯定也是愿意的。”宣平说道,“你帮我盛碗豆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