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大风大浪”的陶淘对付粉丝的“刁难”坚直是手到擒来,道:“我们啊!不过我想你们更想知道的是我吧?”
现场又是一阵笑声:“陶淘最懂我们了!”
“但是,咱们不是一个阵营的同胞吗?咱们是要‘淘’出珩哥的心里话的!
但是,但是,身为同胞战友当然要与众不同__有福利嘛!陶淘可以负责任的吿诉大家不只是我,我们全班都喜欢珩哥。
但是,更喜欢‘三剑客’中的梁鸿和孟舆,因为可以抄他们作业!至于咱们的珩哥他不喜欢做笔记!
周敦颐说莲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心目中的‘三剑客’就是这样的!哎,我甚至觉得他们是没有七情六欲的!”
陶淘对面的萧珩的不禁笑了__几年不见,老同学的口才只增不减啊!
只是,他也知道,开胃小菜上来了,“大件”也不远了。
因为他亦知道陶淘这几句话不离“三剑客”就是冲着他今年上映的电影《大山里的守护者》来的。
这不,陶淘话风一转就来到了他的电影上。
“珩哥,我提前做了功课也知道《大山里的守护者》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但,班长吿诉我,故事的主人公其实也是我们的同学,是真的吗?”
萧珩道:“嗯,是这样的。
大三结束的时候吧!那时你已出国留学。暑假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工益支教活动,我们班也有不少人参加了。我们去的是云南的一个小镇。
小镇很美,那里的人很也很扑实,生活却很苦。但就像纪录片或新闻里纪录那样,小镇里也以老人和孩子为主,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孩子们上学有时要翻过几个山才能到达学校……
所以,电影说是改编,其实,也只是把故事的主人公和几个主要角色换成了演员而已。
其他的,都是真实的。
像主人公确实是在我们支教结束的前一晚才决定留在哪里的。
像主人公宋轲与朋友的谈话:‘阿梁,阿行,你们说学习是为了什么?梦想又是什么?
几个月前我们也讨论过,我记得阿行说他的梦想是“讲好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故事。
其实,来这里之前我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我们生在S市长在S市,见过摩天大楼,也看过为生活奔波劳碌的人…我觉得我的将来也就是找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可观的收入,娶妻生子,然后重复父母的生活。
我想,也许大多数人都是向望这样平凡而稳定的生活的!
可是,来到这儿。我突然觉得我的人生还可以充满激情与希望的。
我想留在这儿,不是年少气盛一时冲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你们也不用再劝我了,我决定了。
这里这么美,这里的生活也应该是美丽的!……’
而群众演员是当地的老百姓,或者说那就是他们曾经和现在的生活。”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的老同学,所以,他的朋友是你?”陶淘又问道。
“是的,是我和阿鸿!”萧珩回道。
陶淘道:“呐,珩哥又是怎么想起来把同学的故事拍成电影的呢?
萧珩道:“如之前所说的台词,我的梦想是‘讲好故事’,而老朋友的故事就是个美丽的故事。”
陶淘道:“唔…确实,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当人们向望走出大山时,他和他的妻子却想着怎样建设好大山,让大山里的人富裕起来把人留住。而且我觉得他们爱情也很美__有一见倾心的悸动,有同甘共苦的相伴,有志同道合的信念,有不畏将来的坚持……
其实,说到爱情,珩哥,你和嫂子的爱情也很美,而且很富有故事性,有没有想过把你们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也拍成电影或电视剧?”
陶淘的话音一落,现场倒抽一口冷气便顿时静了下来,仿佛连掉根针也能听到。
摄像机还特异给观众们来了个特写,现场是赤裸裸的“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心”啊!__噤若寒蝉的身体配着兴奋到冒火的眼睛。
不过,像在示例古风小说中风度翩翩的男主角坐姿的萧珩扬唇一笑道:“唔…还真没想过!不过,我想以后也不会想。”
“为什么?”陶淘乘胜追击道。
“因为…我找不到合适的女主角呀。”萧珩笑道。
“珩哥,咱可不是来拉仇恨的,你这话可是把我们女士们得罪狠了啊。”
“有吗?”
“当然!不然我们问一下现场的朋友们,珩哥意思是不是在说咱们都不如夏医生?”
“不是!没有……”
现场回应陶淘的是清一色的否认词。
陶淘听罢,像是突然一怔,方笑道:“口是心非啊,你们!不过,”陶淘话锋一转对萧珩道,“珩哥,看在老同学的份上,给你一次机会。来,解释一下什么叫‘找不到合适的女主角’?”
“嗯,首先感谢陶淘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其实,我所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那怕仅有一面之缘的女士,包括我的同学,同事或者我爱人的同学同事……她们都很优秀,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而不认识的女士们,我想信她们也定有自己的发光点。
但是,她们都不是我的女主角。”
“哎呦,珩哥,只是解释一下。怎么又撒起狗粮来了!”陶淘“埋怨着,突然转向了摄影机道:“阿与,老同学只能帮到你这里啊!”然后,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陶淘道:“哎,珩哥,那你当时怎么让阿与同意把他们的故事拍成电影的?”
“嗯…可以,不说吗?”萧珩道。
“不可以!不可以……”
当然,这次清一色的否定词是给萧珩的。
陶淘摊手做了个不容拒绝的手势道:“珩哥,大众的声音,听到了吧!再说,上我们节目就是淘出心里话的!”
“唔…好吧!其实,也是颇费了一番波折的。你知道的,阿与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他的爱人也是。他们一直觉得自己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搬上荧屏,性质就可能会变了调。
和阿与磨了很长时间他依旧不松口。
但,我知道阿与和他的爱人特别喜欢孩子。我们就找了几个孩子整天去给他们讲一些其他地方留守儿童的故事。后来,他们觉得搬上荧屏或许可以会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再后来…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吧!”
“嗯嗯嗯…”陶淘点头道:“话说,我记得夏医生也很喜欢孩子!有想法的朋友们记住方法了吗?”
萧珩摇头笑了,似乎早就料到了陶淘会有这么一出。
而陶淘也终于开启了另一话题。
“虽然,咱们今天不是来聊电影的,但要淘出珩哥的心里话,珩哥的电影还真是绕不过去。
其实,说到好故事。
我发现珩哥的《铁马冰河》《足迹》故事也相当精彩,但爱情的片段却很少。而这两个又都涉及到了真实的历史人物。
虽然,看过电影的朋友们(当然也包括陶淘)真心觉得电影相当不错。不仅还原了历史人物,也让观看者随着电影的进度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比如,在《铁马冰河》中我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呐喊:‘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想我们中国人骨子就流淌着保家卫国的热血。
呐,《足迹》亦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陶淘是中文系毕业的嘛,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因此,我看影视剧有个毛病__看历史剧必先看剧情介绍,扭曲历史,偏离历史人物形象的一律会被陶淘打入冷宫,永不复宠。
但是,《足迹》和《铁马冰河》陶淘看了不下三遍。
所以,陶淘也一直好奇珩哥对于历史人物拍摄成影视剧是不是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不能虚构人物,不增加感情线……什么的?”
“嗯…”萧珩认真回道:“如果说有要求的话应该就是尊重历史不能扭曲人物形象吧!就像我觉得我不能为了标新立异或者为了引起更多关注而颠倒黑白。
至于虚构人物,我想我们对于《三国演义》都不陌生吧!它是一部小说,所以里面人物乃至很多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是,我想我们谁也不能否认这部明清时期就有‘第一才子书’之称的小说是部佳作名着!而它确实有着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注:本句引自百度百科〉
而至于感情线,故事的发展离不开感情,而符合人物性格感情也会增加人物的张力。但同样过多的感情线也会偏离人物或故事的主题……”
随后,萧珩又举了几个例子,然后不仅与陶淘和观众一起把《铁马冰河》、《足迹》剖析了一遍,且做了逐多假设。比如倘若加上爱情线故事的走向是怎么的?又是否偏离故事的主题初衷等。
当然,得到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而陶淘与萧珩聊了创作,当然也不会落下结果。
呃,至于过程。
用陶淘的话说__她觉得大家应该已经“听腻”,她就不讨人嫌了。
于是,陶淘便从创作理念跳到了成果。
她道:“珩哥,我记得你在校时就演过话剧,也曾在大学生话剧比赛中获得过个人奖项。
你上个月参演话剧《雷雨》也是肉眼可见的一票难求。
而你在电影,电视方向也网络了各大奖项。
但,我听说演员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好像一般公认的是话剧演员强于电影演员,电影演员又强于电视演员。
呐,珩哥,作为同时身为这三种类型演员的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
萧珩略做思考后道:“嗯……我想先问陶淘一个问题,可以吗?”
“你说,珩哥!”
“嗯,我知道陶淘对古诗词很有研究。我想问陶淘,你说李白、杜甫、苏轼这三位文豪在诗词方面谁更胜一筹?”萧珩问道。
“哎哟!珩哥,你可真给我出了个难题!”陶淘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神苏轼…一个诗多浪漫狂放,一个诗多沉郁顿挫,一个豪放旷达……这很难选呢!选哪一个,陶淘都觉得是另两个文豪的亵渎!”
“嗯……我想不仅陶淘,选不出这三位文毫谁更胜一筹的人也会大有人在,也包括我。
当然,我们也会因自己喜欢的诗词风格的不同,而更崇拜李白或者杜甫或者苏轼……
当我们放眼整个中国文坛史,喜欢楚辞的会更崇拜屈原,喜欢历史的可能更崇拜司马迁,而喜欢小说的可能更崇拜曹雪芹或者罗贯中或者……
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无论李白杜甫苏轼还是屈原司马迁曹雪芹罗贯中……,他们都是我们文坛史上引领风骚的人物。
所以,我的比喻可能尚显牵强。
我认为演员,无论是话剧演员还是影视演员,只要用心去诠释角色的都是很棒的演员!
而无论是话剧演员还是影视演员,只要不断学习,用心演绎,也一样都可以成为自己行业中的佼佼者。
而且,我认为百花齐放才是春天。
”
“嗯嗯嗯……我发现珩哥用了一个特别好的词__‘用心’。其实,不论何种职业,只要用心去做总不会太差。
但是,珩哥。我们也发现了你最近几年只拍电影和话剧,对此网友们也是众说纷纭。而且,我还听说,戏剧界还流传这样一句话。说是:‘话剧是演员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