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伯,这位是西伯信。”

子平带着略显惶恐的少年周信,来见辛屈。

周信只是看了一眼辛屈,连连拜见:“周信,见过北伯。”

辛屈没着急回话,拿着子平送来的子旬书信,仔仔细细看完之后说:“他倒是盘算得不错。但他是不是错估了一点,若是你们之后与姬姓周氏联系,册封姬周为西伯,那你给我的妘周,又有什么用呢?”

子平听了辛屈说的话,又看了一眼周信,确定他听不懂两人说的方言之后,才解释道:“这一点,我想只要燕国始终是北伯之地,那么姬周就一定没有机会翻身不是吗?”

辛屈冷笑一声,随后换了一个方言对周信说:“既然来了,那便是自家兄弟。不过,妘姓余部多在虎方治下,你缘何不去投奔亲族?”

妘姓起源于祝融氏,这些年因为受到羌人与姬姜的挤压,逐渐迁徙到了南阳一带生活,也就是后来的楚国的祖先之一。

但按照常理来说,周信不该投奔大邑商,反而应该积极联络南阳那一片的亲族兄弟,如此几方人材更容易进入扩张,而不是跟现在一样,被大邑商随手当闲棋丢在西北。

“这……”周信苦笑说,“本来就只是带着百余人逃出来的,没有粮食,自然只能就近投效。

不过北伯放心,周信得了王子旬的命令,既然来了此间投奔,必然全力配合。”

“这就不必了。我燕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孤先保举你商盟成员的身份,正好之后孤要扫北,你也跟着去,打下来的功勋与战利品,按照三三的规矩分了。

还有就是大西北的金天氏,能够快速做大,必然占据了一块水草丰美之地。

如今关陇之地,盗寇横行,群魔乱舞,以妘周的势力,很难降服那片土地,到时候看看金天氏的地盘,若是你喜欢,不若先去西北蛰伏,静待时机。

总之,现在你且安心修养,孤会救急你一批粮食,但若是还不够,商盟会给你提供贷款,日后慢慢还就是。

还有就是孤会安排一些人作为你的幕僚,帮你先把邦国框架组建好。

作为西伯,哪怕是名义上的,该有的名头得挂上,你要记住,你出门在外,是替大邑商行四至代管的特权,是大邑商的颜面。

若是你不慎亡灭,大邑商也得出钱出力帮你和族人兜底。

但能出多少钱与力,就看你的价值几何。

而价值取决于你的表现。”

辛屈也没避着子平,絮絮叨叨的一番,听得周信热泪盈眶。

这些年他带着残存族人到处躲避,投奔其他部落的时候,更是被当成狗一样对待,呼来喝去,只有在北伯这里,他知道他的难处,也贴心给了办法,仿佛被当成人一样。

子平看他有点沉沦,赶紧咳嗽一声说:“好了北伯,交流的事情,缓一缓。此次除了送来西伯,更重要的还是关于羌人的征伐问题。

王子旬,还是希望你能配合,一起讨伐羌人。”

“那你去挡金天氏?”辛屈反问。

“这……”子平尴尬一笑,“以北伯的家业,多少还是能匀出兵马来吧。”

“匀不得了。”辛屈两手一摊,“你们在东北还给我留下了一堆烂摊子,绝大部分兵力都去了东北,我哪里还有兵马?”

“您不是还有镇中将军府呢?”

子平赶紧说出了目的。

辛屈手中其实还有一支可以调动的机动兵马,就是屯戍在承德一带的镇中将军府,从上到下,完全可以拉起万余大军。

也正是这一支军队在,熄灭了各方对燕国核心区的试探。

但凡你敢带兵出现在海河附近,这一支军队就能从燕山冲下来,直接给车翻。

十分难以对付。

辛屈呵呵一声说:“行了,你什么心思,我还是能看出来的。镇中将军,是要拱卫整个幽州的核心力量,想要动他,孤的金吾与禁军,就得回去轮换。

燕国的霸府,没你想的那么方便调动。

孤设立制度的时候,也考虑了许多。

所以,你们也放心,你们不乱动引起幽州骚乱,镇中将军就不会行动。

若是你们乱来,我可不敢保证镇中将军会不带兵南下。”

“可是,您不担心,有人趁着您外出,取而代之吗?”

子平反问,辛屈霸府的特权,并不少,甚至可以说每个霸府的将军,都是一方诸侯,甚至能够直接威胁国君的权威。

万一霸府的将军脑袋一抽,辛屈好不容奠定的基业,就没了。

辛屈呵呵一笑,仔仔细细盯着他好一阵,直到看得子平不自在了才说:“这是子旬让你来讨教的吧?他其实很想知道,怎么做,才能控制得住军队吧?”

“没有,只是在下单纯的好奇。”子平赶紧摆手否认,但其实这就是子旬的意思。

子旬要整合各部的军队,然后遇到了问题。

那就是兵权的分配,以及贵族的反抗。

辛屈能用军功爵制度,尽可能配平各地的军队配置,但他思考了一圈,发现做不了。

因为大邑商是血缘亲族为主的封建奴隶采邑制,能上战场的都是贵族,跟辛屈这样拉着奴隶上战场,将战争规模下沉到奴隶身上的部落比起来,大邑商的贵族单人战斗力肯定是更强的。

但随着令旗体系被辛屈点出来,北方这些年爆发的战争,除了早几年辛屈还用涉险之外,之后的战争,基本就是军团战争,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鲁父也是辛屈带出来的,各种兵书辛屈也没少给这个弟弟,他也认真学,凡是跟燕国接触的方国部落,都多少学了一点皮毛,不说其他,光是结阵这条,就吊打了整个河南各地的采邑贵族。

这一次在河洛的战争,鲁父与其他北方下来的诸侯,战斗力都有了质的提升,子旬全然看在眼底。

所以他也想学,但他也知道,这是不传之秘,没有付出一点代价,是很难学到的。

更不要说学到之后,还需要面对大邑商的保守势力反扑。

若是历史上,没有辛屈在,子旬的改革会相对顺滑一些,因为他带着人迁都两次,利用两次迁都,直接摧毁了原有的地方贵族势力,重建自己的殷商体系,奠定之后的两百年发展。

而现在,子旬可不敢这么干,但凡激怒了贵族,他们是会跑的。

辛屈的商盟与军功爵体系,是最方便吸纳外来实力融入的系统,进来之后,不是论资排辈,而是凭借实力与势力。

只要得了封地,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还可以在地方自治,跟大邑商的血缘强制联系的纽带比起来,燕国这边相对宽松一些。

所以,子旬不能亲自来,那么只能子平代为调查与抄送。

辛屈并没有责怪子平的意思,平静的说:“若是你想学,我能教的就这么多,至于镇中将军会不会背叛或者造反。

事实上,能让国人都信服的人很少,但心腹是一定信服国君的。”

“额……那不就是说,宁石戊是你的心腹。”子平搔了搔头,“可不是说,你们不对付?”

“谁说的?造谣不是?”辛屈撇撇嘴,“若是真的不对付,我能让他担任镇中将军的职能?行了,金天氏那边有消息了,我准备发兵,前往金天氏驻牧地。”

辛屈随后就打发了子平。

起身的时候,他看了一眼承德县发来的奏报,上边明确列举了镇中将军府今年的粮食收支与转运出来的钱粮。

心腹,也有可能会被架着造反。

所以,控制他们的其实是粮食。

镇中将军府的粮仓,只有五个月的存粮。

若是镇中将军造反,五个月内不能镇压四方,那么他很快就会断粮,然后被瓦解。

一旦国家的规模上来了,控制兵马的肚子,就是最好的控制军队手段。

不然他造北平城与北平附近的粮仓群做什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