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尚义也是一点就透的聪明人,听完李元德的指点后立刻就明白了其中道理。
开采宝石矿对土着来说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但对外来的海汉人可就不一定了。
要武力征服康提王国,对特战师来说当然不在话下,但即便是强行抢下了对方的宝石矿场,后续的开采也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还得向该地区派驻一定规模的部队以策安全。
要知道康提王国在面对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时,被打压了近百年也从未放弃过抵抗,如果海汉重复欧洲人的做法,也难免将要面临长期的治安战。
而特战师的人力费用,只怕要高过土着百倍不止,这么搞法只会大幅拉高宝石的开采成本,远不如维持现状划算。
不过董尚义还是觉得,要是今后能往这锡兰岛迁入更多的汉人移民,有了更多的劳力可用,或许也可以尝试把开采权从土着手里拿过来。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愿景,恐怕得等到很多年之后了。因为他也看得出来,钱天敦似乎并没有完全占领锡兰岛的打算,只是想要将这里作为海汉在印度洋中部的一个战略支点和补给港,而不是实打实划入海汉版图的又一块海外飞地。
花了数日环岛一周之后,董尚义再次抵达了汉班托塔港。
此时他再看这里的种种基建规划,就不难明确地感受到钱天敦的确是有很强的目的性,并没有指望将此地建成星岛那样的区域贸易中心。
当然如果福瑞丰和即将到来的福建商行能够为这里带来更多商贸机会,相信钱天敦肯定也是乐见其成,否则就不会将宝石贸易的全过程展示给董尚义看了。
钱天敦再次会见了董尚义,询问他来到锡兰岛考察之后的感受和想法。
董尚义坦然说道:“大将军,请恕在下斗胆,此地的商贸前景可能并不会太好,原因有三。”
钱天敦脸色如常,微微点头道:“你且说来听听看。”
董尚义继续说道:“其一,本地的人口基础薄弱,特别是汉人,特战师加上移民也不到万人,所能撑起的市场规模不大。葡萄牙人仅有一处科伦坡城,人口可能还没我们这里多,也不能指望那地方有多强的消费能力。”
“其二,东西方贸易的传统交易地点还是集中在马六甲海峡区域,我海汉国、葡萄牙、荷兰,都在当地建有大城大港,这种国际货物集散地的功能,不太可能转移到印度洋中部一个基建条件有限的小港口来。”
“其三,本地的特色物产过于单一,且需垄断渠道才能获取最大收益,并不适合大面积招商。即便后续有商家来了,也会很快陷入没有生意可做的境地。”
钱天敦缓缓说道:“你说这三条是有些道理,那以你之见,本地的开发建设应当如何进行下去?”
董尚义道:“毕竟大将军志不在此,这汉班托塔港日后只要能维持收支平衡,想必大将军就很满意了。但如果大将军真想要提升本地的贸易规模,在下也有些想法可供参考。”
“务实一些的做法,就是将汉班托塔港定位成能向所有国家的商船开放的补给港,主打一个安全可靠,价格公道。有了口碑之后,往来这里的商船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生意,到时候再让海汉银行入驻,提供存取结算服务,或能让本地的贸易规模得到更多提升。”
董尚义所说也是实情,福瑞丰和福建商行的进驻,看似可以包揽汉班托塔港的海运业务,但由于本地的人口基数和消费能力,其实不会有太多利润空间,主要的收益恐怕还得指望宝石贸易。
而汉班托塔港若不加大开放力度,也无法仅仅通过规模有限的商业运营就实现盈利,甚至连收支平衡都会难以做到。
董尚义目前所能想到的法子,也只有改变港口的军事职能定位,不过他估计这主意早就有人给钱天敦提过了,未必能得到对方的首肯。
果然钱天敦回应道:“在我们建立起下一个落脚点之前,这汉班托塔港还得继续扮演桥头堡的角色,军事职能必须放在首位。商业运营固然也很重要,但时间节点上就只能先往后稍稍了。”
董尚义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对于这样的回应也没有觉得失望,拱手应道:“还是大将军考虑得周全,在下受教了!”
钱天敦摆摆手道:“你初来乍到,能有这些想法和认识已经相当不错,不必觉得自己想得不够周全。要是这地方条件更好一些,港湾更宽敞一些,我当然也希望能让商业运营同步跟上,早日将这里建成军民两用港。”
“你能坦诚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这很好,但我希望福建的商行不要因为这里的条件不够理想而退缩。在汉班托塔港的投资,不仅仅是支援这里的建设,也是今后进入西方世界的门票,你明白我意思吗?”
董尚义连连点头,他岂能听不懂钱天敦话里的提点之意。
虽然你董尚义可能现在不看好汉班托塔港的商业前景,但如果就此放弃了在这里的投资计划,那么今后特战师西进,掌握了更多的贸易资源,福建方面可就别指望还能跟着吃肉了,搞不好甚至连汤都喝不上。
钱天敦又道:“过些时日,我准备亲自带队,向西探索印度洋的未知区域,董大人有没有兴趣一起走一趟啊?”
董尚义听到这个询问略感吃惊,他完全料想不到会收到这样的邀请。
钱天敦所说的安排无疑将是高度机密的军事行动,邀请自己参与的目的,大概不仅仅只是为了表达善意而已。董尚义当下所能想到的,或许就只有钱天敦要借此向自己展示特战师的军事实力,以及向西扩张的决心,以便能让福建方面安心往特战师的辖区持续投入资源。
不过这种探索行动一旦出发,恐怕就不是十天半个月能结束了。董尚义还在盘算要以什么理由向福建报备的时候,钱天敦已经替他解决了这个难题:“董大人如果有这样的意愿,那我就跟许大人发一份电报,向他借用你几个月,想必许大人也不会反对。”